郑州101中学(郑州市辖区高级中学)
郑州市101中学(原郑州铁路一中),始建于1929年,是郑州市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郑州市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郑县党支部就在该校建立。建校来,学校发扬“爱国、进取、勤奋、求实”的光荣传统,传承几代师生凝聚的优良品质与作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世界飞碟射击冠军巫兰英、深圳万科集团公司老总王石、原省政协副姚如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阎海旺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永汉等都曾在这里就读。
中文名郑州101中学
铁一,101
公立高中
德才兼备、勤奋自强
巫兰英、王石、姚如学、阎海旺、王永汉
1929年
普通高中
2300人
125人
河南省郑州市
李国喜
办学历史
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的前身是1929年创建的平汉铁路郑州扶轮中学, 1930 年改为铁道部立郑州扶轮中学。建校初,学校就提出 “ 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 ” 的办学宗旨,于 1937 年在学校成立了中共郑县县委领导下的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她的许多学生走上抗日前线,走向延安,投身革命事业。学校治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突出, 1981 年被河南省首批命名为重点高中, 1997 年又被郑州铁路局首批命名为路局示范性高中, 2005 年成为河南省首批省示范性高中,2005年6月1日移交郑州市政府管理,正式更名为郑州市第101中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于 1938 年开始先后辗转于西安、汉中、堡城张寨,经过5年的颠沛流离于 1942 年迁至陕西省蔡家坡。期间,学校虽迁徙多次,但优良传统没变,教师以教学水平高,教风严闻名,学生以刻苦努力着称。学校爱国热情高涨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50 年,郑州扶轮中学改为蔡家坡铁路子弟中学。
1952年,原郑州扶轮中学的部分教师回到郑州,在东三马路原扶轮中学旧址重建郑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简称郑州铁中。期间,学校曾设立三个分校。 1953 年在开封设分校, 1955 年独立为开封铁中。 1954 年设立新乡分校, 1955 年独立为新乡铁中。 1957 年学校由东三马路迁到陇海东路 187 号现址。 1962 年再在郑州设立分校, 1963 年独立为郑铁二中。同时 “ 郑州铁中 ” 改名为郑州铁路一中。 1987 年经省教委批准撤消初中部, 1989 年过渡为高级中学。
七十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形成了 “爱国、进取、勤奋、求实 ” 的优良办学传统。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省级科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郑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近20余人。一批德高望重、教学技艺精湛的老教师在教学一线率先垂范,一大批年富力强、敬业爱生,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新课程理念的中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学科竞赛、教育科研、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
社团介绍
现有11个社团,如轩冕诗社,黄河文学社,动漫社,DIY社等。社团活动丰富,并有科学艺术节等社团联合活动。轩冕诗社、黄河文学社是文学类社团,成员精炼而强干,令人瞩目。各社团都配有辅导老师。
办学特色
七十余年来,学校发扬“爱国、进取、勤奋、求实”的光荣传统,传承几代师生凝聚的优良品质与作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世界飞碟射击冠军巫兰英、深圳万科集团公司老总王石、原省政协副姚如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阎海旺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永汉等都曾在这里就读。严格的校风,扎实的教风,勤奋的学风,使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学科竞赛先进单位,是河南省“文明学校”和“五爱”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还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提出了"在郑州101中学校园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敬业奉献的拼搏精神,使学校在中招成绩远远低于省市其它同类学校的情况下,高考成绩多年来保持在郑州市前五位。共有30余名同学升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考成绩不断提高,重点率达30%,本科率达70%,高考录取率达97%以上。在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中,毕业高质量”的办学特色。 莫道雄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郑州101人,正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努力,积极“打造一流精品学校”,再创学校教育教学新的辉煌。
学校坚持整体提高的教育质量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标高。重视全体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坚持培优补差,加强对学习困难生的个别辅导,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意志的培养。学校一直以“校风严、教风实、学风浓”的办学特色为社会所称道,不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家长、学生的信任与支持。近10年来,有近40名学生升入或保送进入清华、北大,近2000名学生升入“985”、“211”重点高校。课程建设和校本教研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2015年高考中,我校519名学生参加考试,在高中入校成绩远低于郑州市部分名校录取线的情况下,学校取得了文化课一本上线111人,艺术类本科A段上线52人,合计上线163人,二本累计上线337人的骄人成绩。天明班保持了100%的一本上线率。各层次学生的高校录取率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数学、化学、生物、物理四学科的竞赛中,我校共有30人次获奖,其中有3人获省级二等奖,4人获省级三等奖,5人获市级一等奖。学校教育真正体现了“使每位同学在入校基础上高一层、优一等、进一步”的办学特色。[2]
历任领导
任职时间 | 职务 | 姓名 |
1929——1930.6 | 校长 | 黄富强 |
1930.6——1930.10 | 校长 | 张锋伯 |
1930.10——1932.6 | 校长 | 黄富强 |
1932.6——1932.12 | 校长 | 周德伟 |
1933.1——1933.6 | 校长 | 黄致平 |
1933.6——1940 | 校长 | 吴乃立 |
1940——1949 | 校长 | 林祖群 |
1949——1950 | 校长 | 曹兰珍 |
1950——1952 | 校长 | 徐拓夫 |
1952——1953 | 校长 | 查全敏 |
1953——1957 | 校长 | 郭武城 |
1957——1971 | 校长 | 蔡运生 |
1971——1977 | 负责人 | 步占存 |
1977——1979 | 校长 | 孟照仁 |
1979——1980 | 校长 | 杨力行 |
1980——1984 | 校长 | 黄惠群 |
1984——1985 | 校长 | 杜玉坚 |
1985——1987 | 校长 | 赵法泉 |
1987——1996 | 校长 | 李道熙 |
1996——2004.9 | 校长 | 高鹤 |
2004.9——2010.5 | 校长 | 钱锋 |
2010.5——今 | 校长 | 康午生 |
参考资料
1.学校概况·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
2.校长致辞·郑州市第一零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