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湎(汉语词语)

沉湎汉语词语

沉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én miǎn。释义: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名称

沉湎

拼音

chén miǎn

出处

《东周列国志》

释义

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

形容

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基本解释

沉湎:①沉溺(多指不良嗜好):沉湎酒色。②沉浸:沉湎于忧伤中,不能自拔。如沉湎古籍,自得其乐。[1]

国语辞典

沉湎[chén miǎn]:沉溺、沉迷。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娱酒不废,沉湎日夜。」

唐·陆龟蒙〈村夜〉二篇之二:「上诵周孔书,沉湎至酣藉。」[2]

出处

<尚书·酒诰>有如下规定:“饮惟祀”(只有祭祀的时候才可以饮酒);“无彝祀”(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的时候才宜饮酒『好奇怪这规定,跟现代医学相悖--笔者大胡子老张注』);“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周朝对此的规定更详细,:进门不脱鞋,边喝酒边聊天是为“礼”;脱鞋席地再喝,是为“宴”;能喝者喝不能喝者不喝是为“沤”『要是不能喝者喝那就是呕吐的呕了--笔者大胡子老张注』;大家一起喝,是为“沉”;喝得出不了门,是为“湎”。君子可以“礼宴沤”但不可“沉湎”,也就是说前三种说法符合礼节,后两者是喝酒时应该严格禁止的。

参考资料

1.沉湎解释和意思·在线汉语字典

2.沉湎的意思·汉语词典-千篇国学

关键词:沉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