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铁(无锡轨道交通系统)

无锡地铁无锡轨道交通系统

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由5条线组成。其中1、2、3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与城市“北展南拓,东联西优”发展规划及既有沿沪宁高速公路发展带相适应;4、5号线为辅助线路,增加了线网在中心区的覆盖率。

中文名

无锡地铁

所属地区

中国江苏省无锡市

简介

无锡地铁

无锡地处苏锡常都市圈的地域中心,是东西向的沪宁城镇聚合轴和南北向通道新长铁路、京沪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重要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著名旅游城市。[1]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速度加快、机动化水平提高,城市地面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不足问题日渐突出,而且由于人口和建筑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地面道路建设受到用地短缺的制约,亟需通过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来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鉴于此,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均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努力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空间、职能、交通特征相适应,交通与用地一体化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无论是从苏锡常都市圈发展、城市规划布局的实现、之忧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还是城市环境的改善、节约能源来看,无锡市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策应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的加快建设,无锡市也急需配套衔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通过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转换,促进城区客流与对外客流的有效集聚和疏散,努力实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的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能。

2008年12月,从无锡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下文批复了《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至2015年,我市将首先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总长度56.11公里,设立站点45座,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

无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目标是:以缓解主城区,特别是老城区目前的交通压力和适应城市迅猛发展态势为重点,同时带动新城、新区的开发建设。根据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远景年2050年,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将以主城区为核心,由“三主两辅”5条线构成放射+环形线网,其中1、2、3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4、5号线为辅助线路。规划线网总长157.77公里,设车站111座。

筹备情况

早在2002年,无锡就提出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设想,2003年起就着手开展《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2004年5月,无锡市规划局委托日本中央复建工程咨询株式会社编制完成了《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2005年10月,又委托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对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深化研究,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同步完成了《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客流预测报告》,通过对上述两份报告的整合,编制完成了《无锡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于2006年6月得到了市政府的正式批准[2]

2006年7月,编制完成《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经江苏省发改委初审后,于同年12月底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之后,进一步完成了线网规划环评、用地预审、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安全评价等审批手续,于2007年3月,通过了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联合审查,2007年12月底,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审查评估,评估报告于2008年3月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2008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启动第二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工作,无锡被列入近期审批工作城市名单。2008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会签住房城乡建设部,《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200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复《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这标志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正式得到了国家立项批准。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加强组织领导,2005年12月,无锡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直接挂帅的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之后,为进一步推进京沪高铁无锡段、沪宁城际铁路无锡段和无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又组建成立了无锡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暨指挥部),负责制定我市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和相关法规,协调项目的加快推进。为加强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控制和规范利用,在《轨道交通1、2号线站点周边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2007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准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控制强化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为做好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衔接,我市还相继完成了《无锡市轨道交通供电规划方案》和《无锡市公交线路衔接轨道交通专项规划》等各项研究。为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具体做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目前,无锡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正抓紧组建中。

规划详情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至2015年,无锡市将首先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总长度56.11公里,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两条线均采用B型车,车辆和机电设备综合国产化率为70%以上。其中,一号线初、近期采用四节编组,未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将扩展为六节编组。两条线路估算总投资254.54亿元(每公里5.5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114.54亿元,占总投资的45%。将以政府主导,多渠道筹资的方式进行建设资金的筹措。项目资本金由无锡市政府出资,由城建资金和轨道交通发展资金构成,资本金以外部分通过国内商业贷款等形式筹集。

无锡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均采用B型车,根据车体宽度不同,我国轨道机车一般分为A/B/C型车。A型车宽3米,B型车宽2.8米,C型车宽2.6米。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亚洲汉城(首尔)地铁类似A型车,东京地铁类似B型车,北京地铁老车型也是B型车,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六号线以及八号线则采用C型车。

获批开建

江苏无锡市政府2008年12月2日宣布,继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之后,无锡日前经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批准,开建城市轨道交通,长三角区域现代化综合大交通格局雏形渐显。

据悉,无锡此番获批开建的轨道一号线和二号线,总长五十六公里,总投资近二百五十五亿元人民币,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分别与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零换乘”,2015年建成通车,为该市建设史上最大市政项目。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国区域经济中心之一,交通一体化成当务之急。据了解,按照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将新建城际轨道四百五十公里,重点建设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开工建设宁杭城际轨道,启动宁镇扬城际轨道,加快完成南京地铁二号线,启动建设苏州、无锡地铁一号线和南京地铁三号线。

线路介绍

无锡地铁1号线

为南北向交通骨干线,北起堰桥,南至雪浪,线路全长30.5公里,设车站24座,估算投资174.8亿元。线路连接中心城和南北部的城市重要地区,贯穿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和商业发展轴,串联了北部惠山区行政中心、无锡火车站、三阳广场核心商业区及南部太湖新城无锡市新行政中心。不仅承担南北方向的大量交通需求,缓解现状交通问题,支援重要城市功能建设,并能促进无锡近期重要发展目标“南拓”的实现。1号线2014年通车。

轨道交通一号线起自惠山新城的惠山大道,在政合大道和惠山大道的交叉口设置起点“堰桥站”;然后线路沿惠山大道南下,在锡北运河北岸设置“锡北运河站”;继而在锡北运河大桥西侧跨越运河,再上跨沪宁高速公路,向南在西漳镇东侧设置“西漳站”;在天一路口设置“天一路站”;线路继续南行,在老锡澄路路口设置“刘潭站”;线路自此降低转入地下,在广石路南侧设置“广石路站”;在江海路南设置“江海路站”;从江海路站出来,线路转向东走庆丰路后,向南穿过北新河,在火车站北侧设置“无锡站站”并与东西向的无锡地铁三号线换乘;线路在下穿了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无锡火车站后,陆续向南穿越兴源北路、通惠东路、在工运桥东侧下穿古运河,沿工运路至胜利门广场设“胜利门站”;线路转入中山路继续南行,设置“三阳广场站”与无锡地铁二号线换乘;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西侧设置“南禅寺站”;线路在江南中学南侧向西南方向偏转,连续斜穿解放南路、古运河、新民路和振新路后进入清扬路一路南行,在永丰路南侧设“永丰路站”,在永和路口设置“太湖广场站”,在清名路北侧设置“清名路站”,在医疗中心设“金城路站”与无锡轨道交通五号线换乘,在新光路设置“新光路站”后,从华清大桥东侧穿过京杭运河后向西转入扬名工业大道,在扬名工业大道设置“梁东路站”,线路继续向西往南转入南湖大道,在南湖大道与大通路路口设置“落霞路站”,线路沿南湖大道向南,在高浪路设置“高浪路站”,线路继续南行至观山路向西转,在观山路与贡湖大道路口东侧设置“苏锡路站”,接着线路沿观山路敷设,在观山路与立德道交叉口设置“市民广场站”与无锡轨道交通四号线换乘,在五湖大道口设置“湖滨路站”,线路再转向南沿青祁路行进,在高浪路与青祁路交叉口的东南侧设置“大学城站”,线路继续向南,直至终点站“雪浪站”。

无锡地铁2号线

为东西向交通骨干线,西起梅园,东至安镇,线路全长25.38公里,设车站20座,估算投资104.94亿元。线路连接中心城和西部地区以及锡东新城,沿无锡东西向发展轴布置,串联了西部滨湖区行政中心,东部锡山区行政中心、京沪高铁无锡站,并与1号线在三阳广场站形成换乘。主要承担中心城区和新区、蠡湖新城以及对外交通枢纽的东西向交通,使中心城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2号线2015年通车。

无锡轨道二号线为东西向交通骨干线,西起青龙山南侧的梅园站,以地下段沿环太湖公路路向东,在梁溪路路口折向东北进入梁溪路后,再沿梁溪路向东而行,过梁湖路口,于公益中学西侧的规划路路口设荣巷站,过大池路、杜鹃路、雪松路,于桃源居西侧规划路口设置张巷站,沿梁溪路向东行进,过青山西路于蠡溪路路口设河埒口站,与轨道交通四号线换乘。接着在线路再穿越展西路、青祁路、孙蒋路,于联结路路口设置大王基站。下穿运河西路、京杭运河、运河东路,再沿五爱路向东北,在梁溪大桥匝道北侧穿过建业路设置梁溪大桥站。随后沿五爱路向东北方向行进,在人民路与五爱路交叉口设置五爱广场站。接着线路转向东,在人民桥北下穿古运河,横穿解放西路、健康路、石皮路转入人民中路,于中山路与人民中路交叉路口设三阳广场站,与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换乘。线路继续沿人民中路向东偏北前进,于解放东路和人民路交叉口设置东林广场站,线路进入人民东路后线路逐渐向南偏移,在亭子桥南侧下穿古运河、工艺路、兴源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部分民房,进入上马墩路,在振奋路口设置上马墩站。随后沿上马墩路继续东行,在江海高架路与上马墩路交叉路口设靖海公园站,与无锡轨道交通三号线换乘。过广南路后线路以S形反穿街区进入锡沪中路,在华东装饰城东设地下一层的广益新城站后,线路转为高架,过柏庄路后在华夏路和锡沪西路交叉口设置华夏路站。过迎宾路、东亭路后在友谊路与锡沪中路交叉路口设友谊路站,与轨道交通五号线换乘。线路过源泉路口,在春阳路和锡沪东路交叉口设置春阳路站。此后线路连续上跨312国道及沪宁高速公路,在团结路和锡沪东路交叉口设置团结路站。线路沿南中路继续往东,在南中路和纺城大道交叉口设置纺织城站,在金桥路和南中路交叉口设置金桥路站。线路再转向东北方向,在查桥镇设查桥站与轨道交通四号线换乘,最后在京沪高速铁路无锡站站放下设置高速铁路无锡站。

无锡地铁3号线

由西北到东南斜传无锡城区的一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起于惠山区城际铁路惠山站,止于无锡高新区无锡机场站,途径洛社新城、钱桥片区、盛岸片区、上马墩、新加坡工业园等城市人口密集地带,为《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的第三条线路。计划于2017年建成通车。

轨道交通三号线起于惠山区城际铁路惠山站,向南下穿京杭大运河后在钱洛路和洛中路交叉口设置洛社站,接着在钱洛路和府前路交叉口设置红明村站。线路穿越无锡西站物流园后在车站路和显山路交叉口设置无锡西站站,线路沿显山路向南,在园区北路和显山路交叉口设置藕塘站。接着线路向南后折向东进入锡陆路,一路设置溪南站、苏庙站和钱桥站。线路由此进入惠钱路并在惠钱路上设置公路处站后向东折入盛岸西路,并在盛岸西路和石门路交叉口设置山北站。线路继续沿盛岸东路行进,在盛岸东路与凤翔南路交叉口设置盛岸站,与轨道交通四号线换乘。接着线路继续向东,并向北折入通惠路,在穿越运河西路、京杭大运河后在通惠路和青石路交叉口设置吴桥站。接着线路向东进入兴源北路,在兴源北路和锡澄路路口设置三院站。出三院站后,线路以S型反穿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在无锡站北广场设置无锡站站,与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换乘。线路继续穿越部分建筑,进入锡沪路向东行进,并设置山墩凹站,在江海高架路口向南折向江海路,并在将江海高架与上马墩路交叉口设置靖海公园站,与无锡轨道交通二号线换乘。接着线路穿越部分民房,进入长江北路,在长江北路与太湖大道路口设置金海里站。线路继续向南,在长江北路和金城路交叉口设置太湖花园站,在长江北路和旺庄路交叉口设置旺庄路站。线路进入长江南路,穿越部分道路后和沪宁城际铁路平行,并设置城际铁路新区站,与轨道交通四号线换乘。线路继续往南并折向东进入机场路向南,在无锡机场设置终点站无锡机场站。

(注:部分车站存在与否、站名、站位皆尚未明确)

参考资料

1.无锡地铁公司概况·火车网

2.无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批·中国公路网

关键词:无锡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