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一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徐州市第一中学(Xuzhou No.1 Middle School),简称“徐州一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是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首批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中、徐州市的首批5所四星级普通高中之一 、徐州市唯一一所高品质示范高中。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徐州中学堂。1912年,始名为江苏省立第十中学。1953年6月4日,随徐州市划归江苏而更名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截至2021年,学校拥有紫金校区和夹河校区2个校区。现有教职员工280人,专兼职教师26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08人;中级教师112人。
中文名徐州市第一中学
Xuzhou No.1 Middle School
徐州一中
办学性质
公立高中
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首批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中
徐州市教育局
党委书记、校长:陈青
明德至善
巍巍我徐中
紫金校区: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奥体西侧) 夹河校区:徐州市泉山区夹河前街26号
历史沿革
徐州市第一中学可追溯到清康熙六十年(1721)云龙书院的兴办。
清末“新政”时期,徐州地方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将云龙书院改办为新学-徐州中学堂;
1906年又创办了徐州师范学堂,这两所官立的新式中等学校就是徐州一中的前身。
辛亥革命后,江苏省教育厅分别于1913年、1917年将徐州师范学堂和徐州中学堂,改办为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和江苏省立第十中学。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立第十中学与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奉令合并,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区立徐州中学;
1928年9月始定名为“江苏省立徐州中学”。省立徐州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高中部设普通、师范两科),全校共12个班级、约500名学生。
1932-1937年间,在严立扬校长的主持下,学校“领导得方,教师阵容整齐,人事和谐安定,读书风气浓厚,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上升”,一跃成为省内“校誉隆升”的名校之一。
学校荣誉
抗日战争爆发后,省立徐州中学被迫在西迁武汉后于1938年春宣布停办。抗战胜利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于1946年2月复校,有16个班、465名学生。复校后的省立徐州中学汇集了一批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很快,但战争再度迫近徐州。
1948年冬,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下令将省立徐州中学迁往无锡,但大部分师生选择留在家乡以迎接解放。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人民政府随即接收了江苏省立徐州中学,并将省立连云中学和立达女子中学等私立学校并入,命名为“徐州市立第一中学”,丁志刚任校长。
1950年5月,随行政归属的变更而改称“山东省徐州市立第一中学”。
1953年6月4日,因徐州市划归江苏再改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至今。
1953年被评定为首批全国194所、全省14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1993年又两度予以确认。
1998年起停止招收初中生,逐步过渡到独立的高级中学,同时创建了主要招收初中学生的撷秀中学。
文化传统
校徽
徐州市第一中学校徽
校训
明德至善
校风
勤奋学习、尊师守纪、团结互助、艰苦朴素
教风
严谨创新、诲人不倦
学风
奋发进取、学而不厌
校歌
校歌词曲 |
《巍巍我徐中》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 校舍虎踞灵秀域,山河环绕势如龙。 此是吾侪之宝筏,此是吾辈之明灯。 声名文物开先路,济济多世尽茂英。 最所愿人才辈出,校誉蒸蒸。 如松柏之长茂,如日月之恒升。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 |
参考资料
1.一中简介·徐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