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汉语汉字)

汉语汉字

娘(拼音:ni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娘和〔女襄〕本来是两个字。娘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形声字,古字形从女良声。〔女襄〕始见于篆文,古字形从女襄声。许慎《说文解字》认为“〔女襄〕”指烦扰,读ráng。后来〔女襄〕用于指母亲,读niáng。由母亲之义又引申指女性长辈或老年妇女。古汉语中“娘”一般指年青女子,多指少女,后来又指母亲,代替了“〔女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女襄〕”作为“娘”的异体字。

中文名

拼音

niáng

部首

五笔

86VYVE

仓颉

VIAV

郑码

ZMSX

字级

一级

平水韵

下平声·七阳

注 音

ㄋㄧㄤˊ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10

笔顺编号

5314511534

四角号码

4343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孃niáng

〈名〉

(1)(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2)同本义[women;young woman]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3)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此);新娘;姑娘

(4)[俗]∶母亲[ma;mother]

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

(5)又

爷娘唤女。

(6)又

爷娘闻女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唐·杜甫《兵车行》[2]

(7)又如:我出生时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亲);娘母子(母亲)

(8)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mistress]

那秋菊拾着鞋儿道:“娘这个鞋,只好盛我一个脚指头儿罢。”——《金瓶梅词话》

(9)称人之妻[wife]。如:娘们(指妻子)

(10)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elderlylady]

娘以指叩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1)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婶娘;姨娘

常用词组

娘家、娘舅、娘娘、娘亲、娘儿、娘儿们、娘胎、娘姨、娘子、娘子军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娘【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女良切《集韻》《韻會》尼良切。同孃。少女之號。《唐書·平陽公主傳》高祖女,柴紹妻。高祖起兵,主與紹得數百人以應帝,定京師,號娘子軍。

又馬頭娘,蜀女,化爲蠶。見《圖經》。

又雪衣娘,鸚鵡名,見《開元遺事》。

又雪面娘,馬名。《李肇國史補》八百哥,雪面娘,窣地嬌,銜蟬奴,皆魏王繼笈馬名。

又紅姑娘,野果名,見《徐一夔·元故宮記》。

又嫵媚娘,唐樂府曲名。

又通作孃。後世稱母后曰孃孃。《蘇軾·龍川雜志》仁宗謂劉氏爲大孃孃,楊氏爲小孃孃。

又俗稱父曰爺,母曰娘。亦作耶孃。《古樂府》不聞耶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1]-

说文解字

【卷十二】【女部】女良切(niáng)

烦扰也。一曰肥大也。从女襄声。

说文解字注

烦?也。烦,热头痛也。?,烦也。今人用扰攘字,古用娘。《贾谊传》作“抢攘”,《庄子·在宥》作伧囊,《楚词》作“恇攘”,俗作劻勷,皆用叚借字耳。今攘行而娘废矣。又按,《广韵》“娘,女良切。母称。娘亦女良切,少女之号。”唐人此二字分用画然,故耶娘字断无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

一曰肥大也。《方言》:“䑋(郭音壤)盛也。秦晋或曰䑋。凡人言盛及其所爱,伟其肥晠谓之䑋。”郭注云:“肥䑋多肉。”按,肉部既有䑋字矣,此与彼音义皆同也。《汉书》“壤子王梁、代。”壤即䑋、娘字。

从女,襄声。女良切,十部。按,前后二义皆当音壤。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字头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王力系统

n

ǐaŋ

董同龢系统

n

jaŋ

〔⿰女襄〕

ȵ

jaŋ

娘、〔⿰女襄〕

周法高系统

n

iaŋ

李方桂系统

n

rjang

〔⿰女襄〕

n

jang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n

ǐaŋ

〔⿰女襄〕

ɽ

ǐa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n

jɑŋ

〔⿰女襄〕

ȵ

jɑ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ɳ

iɑŋ

〔⿰女襄〕

ȵ

iɑ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jang

〔⿰女襄〕

ńź

ja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ǐɑŋ

〔⿰女襄〕

n

jaŋ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娘、〔⿰女襄〕

〔⿰女襄〕

平声

下平十阳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女良切

njɑŋ

〔⿰女襄〕

平声

下平十阳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汝阳切

ȵjɑŋ

集韵

娘、〔⿰女襄〕

〔⿰女襄〕

平声

下平十阳

泥/娘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尼良切

ȵiɑŋ

〔⿰女襄〕

平声

下平十阳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如阳切

nʑiɑŋ

〔⿰女襄〕

平声

下平十一唐

开口呼

一等

次浊

奴当切

nɑŋ

〔⿰女襄〕

上声

三十六养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汝两切

nȵiɑŋ

增韵

平声

女良切

中原音韵

阳平

齐微

次浊

nia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尼姜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七阳

次浊

女良切

niaŋ

分韵撮要

阳平

第九张掌帐着

参考资料

1.娘·汉语字典

2.娘·新华字典

3.娘·汉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