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中国公铁两用跨海大桥)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跨越海坛海峡北口,连接大陆一侧的长乐市松下镇和海坛岛上的平潭县苏澳镇。
是福平铁路和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高速铁路的延伸,以及国家高速公路网京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福州至平潭铁路控制性工程,也是“十三五”规划中北京至台湾高铁的先期工程。
中文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Pingtan Straits Rail-cum-Road Bridge
始建时间投用时间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类型跨海桥、公铁两用桥、特大桥、斜拉桥
长度16.323
宽度35.5
车道设置上层:双向六车道,下层:双线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分别元洪航道桥、鼓屿门水道桥、大小练水道桥、非通航孔桥、引桥、小练岛铁路路基组成;大桥线路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运营情况
2020年12月30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段实施收费制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客车)2.68元/车·千米计算,货车及专项作业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货车)2.14元/车·千米计算。
建设成果
难点及特点
1、大桥所处海域风大、水深、浪高、航道多、流速大、冲刷严重、潮汐明显。
2、大桥所处地貌有海岸线、浅水区、近岛段、深水区等,大桥北岛屿分割成四片水域,途经三个主航道,频繁往来的船只对施工影响大。
3、工程量巨大,全桥混凝土量约(132.93×104)立方米,钢筋重约(15.43×104)吨,钢桁梁重约(13.89×104)吨。
4、由于施工周期长,栈桥、墩位平台及钢围堰等所用的大量临时钢结构会遇到各种腐蚀(如大气腐蚀、潮位变动区及浪溅区腐蚀、裂缝腐蚀等),钢构件应在车间内、按设计要求完成涂装。
施工技术
1、针对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潮差大急地址条件复杂等工程特点,对期间的风浪进行监测及预报,以指导施工。
2、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的方案施工,采取了长栈桥、钻孔平台及超大直径钻孔桩等施工技术,桥塔墩承台采用哑铃形防撞箱围堰施工。
3、桥塔采用全封闭液压爬模施工,采取了全封闭防风液压爬模抗风、1100千牛/米的塔吊及塔吊附墙抗风、空间桁架横撑等施工技术。
4、通航孔桥钢桁梁采用整阶段全焊接制造、拼装,利用架梁吊机或3600吨浮吊整节段海上架设。
5、混凝土箱梁采用海上造桥机和现浇支架施工。
6、简支钢桁梁采用工厂整孔制造船运至现场后利用3600吨浮吊整孔吊装。
参考资料1.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在福建贯通·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