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滚滚(1990年严浩导演电影)
根据三毛最后一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以旧上海为背景,讲述的是在战乱中能才与韶华、月凤与革命男友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为读者分析了几个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最后的归宿。本片获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严浩获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林青霞获最佳女主角,张曼玉最佳女配角。
中文名滚滚红尘
Red Dust
剧情介绍
沈韶华(林青霞饰)少时因父亲不准其与恋人相处而被锁于家中,自杀未遂,只好将心中抑郁抒发为文,长大后成为了一位作家。父亲去世后,韶华重获自由独立生活,并以写小说为生,开始在报纸上连载自传小说《白玉兰》。
某日她接到一位名叫章能才(秦汉饰)的读者来信,一日两人见面,章能才倾吐爱慕之意,韶华对其一见倾心。然而章能才为日军效劳,做着汉奸事,令韶华内心不安。
同时韶华的闺密月凤(张曼玉饰)因与男友(严浩饰)赌气来找她倾诉,韶华一边规劝,一边甜蜜地介绍爱人章能才。一日三人一同出游,却恰巧碰见日军设障审查,当街凌辱中国人,章能才的身份随即暴露,月凤顿觉其面目可憎,三人闹得不欢而散。
时局转变,日本战败,国民政府四处抓捕汉奸,章能才躲到僻远农村。韶华几经周折在农舍中找到他,却见他为遮掩活命而与寡妇同居,韶华顿感悲愤。韶华在绝望中回到女友月凤的住所生活,过去的邻居知晓后带人前来抄家,月凤维护韶华而被打伤。
此时隔壁的余老板爱慕韶华已久,赶忙伸出援手。不久后月凤因与革命男友参加反政府集会而双双遇难。韶华则靠余老板救济生活,此后偶遇穷困潦倒的章能才。解放前夕,余老板用金条换来两张末班赴台船票,欲携韶华离开大陆,韶华却将章能才送上轮船,余老板也放弃离开的机会留下照顾韶华。四十年后,章能才返大陆寻找爱人,只见到韶华写的长篇小说《白玉兰》。[1]
影片赏析
纷繁乱世难由己
夜深人静的时候,蓦然回首前尘,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尘封多年的记忆里,总有一些人,是我们一直隐隐约约惦记着的;总有一些事,是我们一直想忘却又偏偏忘不了的;亦总有一些电影,是我们一旦想起,便会情不自禁唏嘘不已的……对我而言,《滚滚红尘》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电影的主要年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后期,而那时正是近代中国时局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大环境下,人能活着,已属不易,倘若还想再来谈及什么感情,则似乎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旦动了心,动了情,往往也就身不由己了。
都说乱世莫道儿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而《滚滚红尘》说得正是这样一个乱世情深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名叫沈韶华,她出身不俗,才华横逸,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她的一生,完全是为了爱而生。如果她爱的是一名寻常男人,或许她就不必承担命运上那凄艳的煎熬,然而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她最终爱上的是那个叫章能才的男人,于是她的人生也随之变得跌宕起伏。
说她幸运,是因为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而能才恰好正是懂她的那个人。韶华之前虽身为千金小姐,但少年丧母,父亲对她又极为冷漠,因此在她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爱与被爱的。
章能才温文尔雅,成熟稳重,对她又彬彬有礼,细心体贴,百般呵护,物质上无需她过多言语,便知她的所爱所需,自行悄然买来,给她惊喜;精神上他是她的忠实读者,三言两语,即有共鸣……试问这样知冷识热的人儿如何能令她不为之心动?
然而遇上能才,亦是她的不幸。首先是因为前者的身份过于敏感特殊:他是一个“汉奸”;其次是因为他的性格沉稳的有些懦弱,缺乏担当,为了他,韶华曾被千夫所指,遭人欺负;为了他,韶华曾毅然抛下一切,万里情奔……
她别无他求,她只要他爱她!可是谁料想到头来,他终究是负了她。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清泪垂。如果说身体上的创伤可以由药品与时间来治愈,那么心灵上的创伤则不是几句“对不起”就能轻易拂平的。
不过伤的越重,这段情也就越发地刻骨铭心。对于这样一段爱情,韶华爱的热烈且纯粹,犹如扑火的灯蛾,纵是被烧的遍体鳞伤也从不言悔;
而能才呢,他不是不爱韶华,只是他远比韶华现实,在成长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沧桑以及本身身份的特殊性令他对未来感到茫然,甚至恐惧——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在乱世之中随波逐流的平凡男人,他如何能负担韶华的如此深情?于是在那场爱情战役里,韶华拼尽全力,勇往直前,而他却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而与能才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位余老板。他粗鄙、庸俗、外形委琐……远远望之,已令人心生厌恶。然而在韶华受欺负的时候,挥着军刀来保护她的人是他;
在韶华穷困潦倒时,细心照顾她的人是他;在韶华受伤时,经常来看望她的人是他;在韶华没能坐上客船的时,毅然跳上岸誓与她同生共死的人还是他!
反观能才,他又为韶华做过什么?!——真是绝妙的讽刺!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其实韶华不是没下过决心要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可是多年后在那条纷乱的街道上,只因能才的一句哑语“我,爱,你”,便又令她再次沦陷。不管怎样,她,还是爱他。为了爱情,她毅然把生的机会留给了那个懦弱的男人。
码头人海中的那一放手,对于能才与韶华而言,既是生离,又是死别了。在之后的四十年里,能才是在无尽的回忆以及悔恨中度过的;而韶华呢,她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去独自面对那漫长寂寥的人生的呢?我们不得而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三毛的编剧,林青霞与秦汉的情侣搭档,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原型,张曼玉的出彩表演,再加上罗大佑那一曲柔肠寸断的《滚滚红尘》。这些,已足够构成期待一部经典的理由了。
纵然在此剧中见识到传说中剑眉星目的玉女祖师青霞姐姐,可是,以客观的眼睛看,青霞姐姐的表演,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还是有花瓶的姿态的。
而曼玉则通体灵动,简直就是电影精灵。写观后感主要就是想说里面的曼玉太可爱了。她一出现,浑身散发的光华就让人无法移开目光。不知道拍片是哪一年?那时的曼玉是否已算是演技派?
她的俏皮自然,双眸仿佛星星般会发亮,抱着病榻上的青霞又笑又哭的那段脸部特写,觉得已然可以看到多年后她在《甜蜜蜜》最后一幕中,那奠定了她影后地位的百转千回的带泪的笑容。
看着青霞曼玉拉着秦汉的手说说笑笑走在清香的阳光下的场景,不禁赞叹,实在是两个美女,现在看不到这样的美女了,真真是肤若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很美好的感觉。
很经典的一幕是青霞光脚踩在秦汉的鞋上,在阳台上相拥舞着,红色的披肩将两个人裹在一起,《滚滚红尘》的歌声悠扬婉转地响起,光影色泽,有种时光凝固的曼妙隽永的味道。
管它乱世难料,管它命运多舛,只要这片刻的安宁,在你怀中共舞,此生便别无所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原是太美丽的奢望,不敢要。
影片着墨很重的还有最后一艘开往台湾的船启航的一幕,人潮汹涌着撤离大陆。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展现这幅壮观的图景。也许是为了衬托男女主人公乱世中的别离,很让人震撼,值得一看。
幕后花絮
这是作家三毛的一部作品改编而成的,影片描写了一对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从相识到离别所经历的感情磨难。在拍摄方面和镜头、音乐、映像运用上,与过往所拍的电影非常不一样,运用了许多的实验性的手法。
随着女主人公从精神上的歇斯底里到后来章出现,影片节奏渐趋轻快,而进入生离死别时,随即转入深沉。该片获第2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造型设计、最佳摄影、最佳音乐八项大奖。
影片将动荡时代的儿女私情刻划得荡气回肠,画面也拍得相当漂亮。林青霞饰演的韶华影射女作家张爱玲,她生长在一个得不到父爱的封建家庭中,少女时代遭父亲禁闭,愤而为文,获读者章能才倾倒,两人迅速相恋。
而章能才是替日本人做事的文官,因“汉奸"身份暴露而躲避到农村去。两人的爱情之路就是这条崎岖路走下来,直至大陆沦陷终于面临生离死别。导演严浩拍得相当认真,大陆实地拍摄的外景也丰富了故事的吸引力。秦汉与林青霞的配搭是典型的郎才女貌,同时演好友的张曼玉也非常抢镜。
原声音乐
歌曲名
《滚滚红尘》
词曲
罗大佑
演唱
陈淑桦
歌词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复雨手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参考资料1.滚滚红尘·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