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邮(义务兵专用票)
红军邮,1995年8月1日为了改革和完善义务兵通信制度,解放军总参部与邮电部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发行了义务兵专用票(简称红军邮)一枚,供沈阳军区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试用,原使用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在试用地区即告停用。这套军邮是人民解放军自己的画家杨谷昌设计的。
中文名红军邮
Red Army post
义务兵免费专用票
杨谷昌
神圣使命
红军邮邮票围绕“神圣的使命”构思,构图以“八一”旗下陆海空三军仪仗兵战士行军礼形象为中心,突出义务兵的神圣使命,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职责。[2]因为主色为红色,人们习惯称它为“红军邮”。红军邮上,仪仗兵战士分别代表陆海空三军严整的军容和无敌的军威形象,模特写实的画法使三个年青人英俊雄健,朝气阳刚,代表了当代中国人的勃勃生机,背景以三军代表性的现代化兵器——主战坦克、导弹、驱逐舰,歼八战斗机、导弹直升机以及雷达、火箭等组成的诸兵种协同演习,展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及军事防卫的威慑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大。
和平鸽既有通信特点,又代表着和平的中国永远不会恃强凌弱,永远也不能被人欺负。加上右上角的20分字样,使整个画面既有强烈的统一,又显气势壮观。至1996年7月20日,沈阳军区司令部发出通知,内称:“根据总参通信部通知,‘义务兵专用邮票'的试点工作还要进行,但由于‘义务兵专用邮票'尚未发到军区,为保证广大义务兵免费邮寄信件的需要,从1996年8月1日起,驻东北三省的陆、海、空军及武警部队暂时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专用邮票”也再未发放。但这既不是试点工作的结束,也不是“义务兵专用邮票”的停用,而是“专用邮票”和“免费戳记”同时通用。
义务兵专用
“义务兵专用邮票”是邮电部、总参谋部决定,于1997年4月15日零时起停止使用的,同时“试用地区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文件称,“为进一步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广大义务兵的关怀,使义务兵从部队免费交寄信件的权利得以保障,总参谋部和邮电部将继续研究义务兵免费邮寄平信的改革办法”,这说明这种发放“义务兵专用邮票”的改革办法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而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的办法也还需要改革,要继续研究新的保障义务兵免费邮寄平信的方法。
方案形成
自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发行军用邮票的提案,至1994年由总参谋部和原邮电部共同牵头制定了军邮的发行方案。总参谋部委托军事博物馆的美术师杨谷昌设计,设计作品被定名《神圣使命》。指定在沈阳战区试发行并由沈阳战区通讯兵部具体负责方案实施和制定发行细则。
两次印刷
第一次印刷采用的荧光涂层防伪纸,由于颜料对纸张的吸附性差,形成的画面人物不够清晰,整体效果不佳且成本过高,仅有少量印刷就停印即定版票(又称:试机票)。第二次印刷采用荧光纤维防伪纸(首次在邮票印刷使用)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临近发行,为避免浪费,决定将第一次少量印刷的不通齿红军邮撕开,全数发放给沈阳战区司令部少量直属部队的战士手中。第二次印刷的不通齿邮票作为试用地区的试用邮票(根本没发行,但有少量流出),由总参谋部驻沈机构统一保管。
种类用途
目前藏品市场红军邮大体分类为通齿、不通齿、定版票(试机票)。其中通齿票是做为试用期使用的义务兵专用邮票,仅供驻东北各野战军、省军区、边防、武警等部队使用;第二次印刷的不通齿红军邮是做为试用期结束后面向全军发行的专用邮票;定版票在审批时确定了版面样式、规格、颜色和其它相关数据,在报请审批时发现印刷质量不合格而停止印刷。
防伪手段
由于红军邮仅限于军内有限制地使用,因此在版面防伪方面未做过多考虑,仅在纸张方面做些防伪处理,第一次印刷采用了荧光涂层防伪纸。第二次印刷采用的是荧光纤维防伪纸。版面的防伪处理仅不通孔版在第46枚出的海军士兵肘部加入了一条黄线。而这两种荧光纸的采用也是建国以来首次在邮票印刷工艺中加入与印制钞票相同的纸张做为印刷材料。红军邮基本不存在假货,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邮票防伪技术都很高,有的甚至超过人民币,如果要造假,成本会非常高,造假也就没有意义了交付使用和使用对象。
交付使用
1994年初,沈阳邮电印刷厂接到承印任务后,组织技术人员制版、多次校对、颜料选配、比较和论证,才印刷清样供审核。经过了严格细致的出厂检验,1995年8月1日交付给军队接收。而部队在发行细则中明确规定:红军邮发放机关为各部队军务部,发放对象为沈阳战区在编陆、海、空、武警部队义务兵。
票戳并用
义务兵邮票发行是义务兵的福利。但是一经面世就进入了藏品市场进行交易,严重干扰了部队和邮政市场秩序。1996年“八一”前夕,原邮电部会同总参谋部联合发文:停止发放义务兵专用邮票,邮寄信件从1996年8月1日起,恢复使用原三角邮戳,已发放的义务兵邮票继续使用,至此义务兵邮寄信件进入了票、戳共用时代。1997年4月13日沈阳战区转发总参谋部的命令:从1997年4月15日零时起,停止使用义务兵邮票。尚未使用的剩余邮票就地封存等待命令。这个命令发布后有些部队进行了收缴和上交工作,有些部队没有进行收缴和上交。
流出数量
在义务兵邮票发行之初,一些敏锐的邮商看到了其市场价值的潜力,千方百计的进行收购。近日由沈阳军区原主管军邮发放的校官证实,红军邮总印量约1300万枚。通齿票流出渠道为各部队发放主管人员,邮商用地方流通的普通邮票兑换战士手中的军用邮票,该票的流出数量无法统计。不通齿邮票没有经过大面积发行,但据走访当时的库管人员得知,是某位将军的后人,以送外商礼品为名,申领了3000版不通齿义务兵邮票。后经邮商辗转流入市场。定版票在发现印刷问题后一直保管在沈阳战区通讯兵部库房内,发行前被定为废票,导致保管不当,经清点有2000版左右的损耗和流失。
红军邮很多资料还没有到解密期,仍然存在很多疑点有待考证。
经中国国际邮展评审员鉴定的红军邮试机票(定版票)。
鉴定真伪
红军邮“红军邮”精美的设计不仅吸引了广大邮票爱好者,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先进的印刷技术,用“红军邮”真品原大翻版,套色胶印出整印的赝品在邮市上进行出售。其刷色和纸质足以以假乱真,没有鉴定经验的人极容易上当受骗。
那么,应该怎么来鉴定“红军邮”的真伪呢,邮票行情又是怎样的呢,
1.看邮票图案中五角星和“八一”印刷网点:真品和伪品虽然都是胶版印刷,但在印刷网点排列的角度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用高倍放大镜观看五角星和“八一”上的印刷网点,能够很快辨别真伪。
2.看铭记:真品铭记“中国邮政”字迹清晰,笔划粗细均匀;伪品笔划精细不均匀,字迹不够清晰.尤其“中国邮政”中的“邮”字,真品第六笔的勾与第七笔的直竖不相连,而伪品则相连。
3.看帽徽:真品邮票图案上陆、海、空军帽徽上的五角星均较清晰,成形;伪品则不成形,呈一片红网纹。海军帽沿上的“中国人民海军”字样,真品字迹清晰可辨;伪品模糊不清,字迹难辩。
4.看齿孔:真品齿孔打得笔直而圆润、光滑;伪品齿孔打得弯曲不直,孔不圆润,较粗糙。
5.看背胶:真品背胶刷得均匀,细腻;伪品刷的是假背胶,不均匀,在版票边纸部分,仅有一半边纸上刷了假背胶,另一半则未刷。
基本鉴别方法
1、用眼睛看:真品颜色纯正鲜艳,层次分明。伪品颜色偏红或偏绿[变体票除外],层次模糊;真品纸张薄而挺,背胶薄而均匀细腻。伪品纸薄[偏红的]发韬,纸厚[偏绿的]的特挺,背胶都不均匀。
2、用手检测:真品用手端起[整版的]弯曲均匀。伪品纸薄得端起弯曲不均匀,纸厚的端起基本不弯曲。
放大镜鉴别真伪
一、普通放大镜检测法:
1、看中国邮政四个字下面的黑色横杠,真品用放大镜看是一根连续的黑色横杠。伪品是断续的黑色横杠。
2、看中国邮政邮字的耳刀偏旁,真品用放大镜看最后的弯勾与左侧的一竖是不连的。伪品是连上的。
3、看齿孔,真品齿孔打的整齐.圆润,齿孔是从正面向背面打的。伪品齿孔打的不整齐、圆润,齿孔有的从背面向正面打的。
二、高倍[40-60]放大镜检测法:
1、真品和伪品虽然都是胶版印刷,但在高倍放大镜下看邮票图案上网点有着明显的不同。真品的网点是非常清晰的方形块或菱形块,伪品是模糊不清的。
2、真品和伪品图案上红色网点的连线与邮票水平的夹角不同。真品图案上红色网点的连线与邮票水平的夹角为45度,伪品图案上红色网点的连线与邮票水平的夹角为72度。
3、看帽徽,真品图案上陆海空战士帽徽上的五角星清晰可见,伪品则不清晰、模糊。尤其是海军帽徽上的字迹差别就更大了。
4、坐标尺[整版的],真品通齿版的坐标尺在左侧,黑色,清晰。不通齿版的坐标尺在右侧,四色,清晰。伪品则不清晰,模糊。
其它鉴别真伪
1、通齿版右下角厂名的沈字与其他三个厂名的沈字写法不同,其他三个沈字的三点水第二笔和第三笔划是连笔写成的,而右下角沈字的三点水第二笔和第三笔划是两笔写成的。
2、不通齿版左下角厂名的沈字与其他三个厂名的沈字印刷不同.其他三个沈字印刷正常,而左下角沈字的最后一笔弯勾的旁边多印了一个红点。
红军邮参考资料1.红军邮及其鉴定·炒邮网
2.鉴赏八一建军节特种邮票图·华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