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纪录片)
《发现中国》旨在以中国文化彰显栏目品质,360度、细节化展示中国丰富的顶级文化、自然资源。第一次全面解密了中国的自然文化资源,根据权威、准确的信息发掘隐藏在它们背后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讲述历史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引领观众走入圣地,带有历史感的去亲身感受其中的魅力。引领观众贴近它们,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高清拍摄制作,日播节目,每天一集,每集30分钟,全年播出约365集。以最符合逻辑的推理过程、最富戏剧性的情节发展、最具表现力的镜头语言,从一个被人们熟悉的文化现象或自然景观作为切入点,沿主线渐进探寻推理、层层剥离,最终清晰生动地展现其价值本质,并以其中独特的中国式情感触动观众内心。
中文名发现·中国
纪录片
北京元纯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的历史、地理、科技、艺术等
分集介绍
自然之谜系列
探源五花海、川祖李冰、三江秘惑、龙门石窟、世外桃源、大足石刻、谁主沉浮、熊猫东尕、云冈石窟、水墨江山、黄山四绝、九色光影、峡谷迷宫、三清探秘、印象江南、九曲棹歌、梦回黄龙
历史的面纱系列
寻找北京人、烽火边关、玄武之谜、发现藏经洞、皇城盗宝记、烽火佳人、神坛烟云、千秋帝梦、圣人之道、方圆之争、泄密白骨、雷神之怒、皇帝谋杀案、寻找消失的金库、钟王秘史、奉旨保镖、上虞传奇、大清痘魔、失踪的头颅、太监的婚事、银针试毒、悬棺、头骨凶痕、密道——地下迷踪、秘典沉浮、皇家图样、书院、绝顶金殿、传说中的记忆、寻梦桃源、茶马互市、千古幽魂
消失的王朝系列
风流殷商、冥界帝国、昨日帝国、失落的帝国、千古一帝、迷城下的秦朝、迁都之谜、千年王者、光绪之死、沉睡的巨石、追踪皇帝、功成名就
最后的记忆系列
戏梦人生、澳门、丽江古城、恋恋封尘、平遥古风、七弦觅音、日暮乡关、地下王城、古道遗风、徽商、九州、宗族之谜、拙政园往事、通往天堂的路、城墙的学问、塞上雄藩、牌坊的启示、飞天、最后的东巴文、神秘围城、最后的男旦、神像背后、京城坊传、大地回响、迷墙、再造指南车、诗魂、舍利之谜、文化之桥、庐山恋
神奇的世界系列
布达拉宫的前世今生、心中的圣殿、千手之谜、菩萨的胡子、走尸疑惑、武当幻境系列——何出仙山、上善若水、神宫初显、寻访仙人、榔梅瑞兆、道法自然、登峰造极、治世玄岳、四海归一、共祈太和、碧霞元君、琴弦上的家园、足下春秋、双城记、漆之秘
中国大地震系列
家园、生死之间、重建心灵、生命的歌唱、复活
播出经历
2009年1月1日在上海纪实频道和美国5CTV同步开播;
2009年7月在意大利马可波罗频道开播。
制作理念
中国《发现·中国》栏目旨在用高清节目的制作理念、丰富的素材内容、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和极富欣赏性的高清影像画面,深度展示中华文明,挖掘和探究五千年的人文脉络和时空构成。
高清的成像质量比标清更接近人的肉眼,因此,更具观赏性。从技术指标上讲1920×1080的高清解析度,是标清720×576的5倍。也就是说,同样的画面在高清信号下,能让观众读解到更加完整的信息和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在表现形式与手段上,为了弱化画幅较小、解析度较低的不利因素,标清节目往往陷于对音频的依赖。高清节目则可以运用成段落的高质量影像进行有逻辑、有情节的集中展示,使解说词和音乐音效真正回到其辅助的位置上,真正实现“看电视”。
《发现·中国》的制作理念,就是“专业”二字。不但要在创作意识上严格遵循高清节目的基本要求,而且要在创作手段上区别于标清创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清栏目的欣赏性优势。事实上,人文地理类节目最有价值的还是来自于画面本身。
社会效益
《发现·中国》开创了中国原创节目直接走入海外主流媒体,并以常态栏目样式播出的先河,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2009年“两会”,元纯公司与其《发现·中国》栏目作为具体实例被写入《关于加快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软实力以促进对外经济发展的提案》,受到中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发现·中国》填补了中国国内本土高品质纪录片的市场空白,国内观众的情感认同度高,该栏目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常常高于《探索》、《寰宇地理》、《传奇》等引进类纪录片。
《发现·中国》擅于多角度挖掘中国文化,不断增强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维护和增长。
栏目简介
《发现中国》隶属家族网的人文频道。主要包含栏目有:中国悦读、寻景溯源、名人家族、家族趣事、中华俱乐部。通过对中国古今人、事、景、物、姓氏、历史的深入探究,还原历史背景,让用户更深入透彻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栏目详细介绍如下:
中国悦读
中国悦读主要是对各地的人文历史、社会民生、古今奇闻、学术着作等进行
深度报道。通过用户的互动参与,最终把一种现象、一件事情、一个事物的故事丰富起来。当文化沉淀到一定程度,经过历史学、社会学专家挑选、评审,出版文化杂志刊物《中国文化》。
寻景溯源
中华文明近5000年历史,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故事,有的被传颂千年,有的被历史掩埋,有的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每一个景点、遗迹都象征着一段历史,当我们收集够足够的资料,就会去寻找这个地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还原历史,还原真相,把景点最原始的形态展现出来,把其中最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寻景溯源》栏目只想告诉大家:任何一堆废墟瓦砾、破败荒凉或是繁花似锦,都有美丽的故事和值得我们挖掘的历史意义。
名人家族
中华文明的起源始于部落,文明成熟始于氏族,所以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中国自古以姓氏聚集,所谓“天下同姓是一家”就是由此而出。每个家族都有没传颂的人物,他们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和目标,也是家族共享、地位的象征。素有中华第一家之称的“孔氏家族”,就是因为孔子而影响了古今世人。
家族文化是一门及其深厚的学问,探索名人家族是研究姓氏、家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名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努力和信念得到世人认可后形成的。他们的成长历史可以激发人们积极的面对人生。这也正是我们探索名人家族的目的:用名人的成长故事来激励现在的人们。
家族趣事
这里所提到的家族,小至普通的家庭,大至氏族。平淡的生活中偶尔会有令人难忘的事情,平凡的人往往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大家把自己的家族故事讲述出来,一起分享,一起回忆,幸哉,乐哉!
中华俱乐部
中华俱乐部是用户互动的聚集地,大家在里面可以谈天说地,结实好友;也可以有规律有组织的发起活动;或者开展某一个话题的讨论会、以轻松的方式沟通、交流,把快乐拿出来一起分享,把痛苦倾诉给大家一起承担。
目标定位
【栏目定位】:中国人文历史的探索者和传承者;
【最终目标】:发起全体华人一起来探索中国,发现中国,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发展历程
2008年3月:《发现中国》概念被提出;
2008年5月:《发现中国》正式立项,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
2008年11月:《发现中国》初步策划完成;
2009年4月:《发现中国》正式上线,得到用户热烈欢迎;
2009年8月:《发现中国》开展“发现广州”行动,为保护、传承广州本土文化作出努力;
2009年12月:《发现中国》第一次改版;
2010年5月:《发现中国》在大学校园开展“爱我中华”系列活动;
2010年10月:《发现中国》第二次改版并做了更合理的调整;
荣誉事件
2008年12月被广州文化部门评论为:在保护广州本土文化的社会活动中,《发现中国》堪称第一;
2010年3月评为:最佳文化栏目;
2010年8月:发现中国形象大使;
2010年11月: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栏目策划
《发现中国》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栏目的创新和质量,在策划的过程
中更注重用户的反馈。
运营总监:罗嘉宾,著名的互联网网络专家,致力于SNS网络运营;
策划总监:冼土焕,《发现中国》策划负责人,致力于互联网产品策划;
技术总监:谭益民;
设计总监:麦翠钧;
总编:李玮,指导编辑团队内容策划、采集等;
参考资料1.发现·中国 (2009)·豆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