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帘(汉语词语)

酒帘汉语词语

卖酒的旗招,又称“酒旗”、“酒望”、“招子”、“望子”。为汉族的一种商业民俗。起源甚古,初特指酒店的布招,用布帘缀于竿端,悬于门前,以招引顾客。酒旗历史很早,战国时已有悬帜做法。《韩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斗●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而酒不售,遂至于酸。”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今都城(杭州)与郡县酒务,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帘于外,以青白布数幅为之,微者随其高卑小大,村店或挂瓶瓢,标帚杆,唐人多咏于诗”。

中文名

酒帘

拼音

jiǔ lián

又称

酒旗、酒望、招子

定义

用布缀于竿头悬在门前招引酒客

出现

战国

出处

《韩非子》

词语解释

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唐·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 也称为「酒帘子」、「酒幌」、「酒旗」、「酒望子」、「望子」。[1]

参考资料

1.酒帘词语解释·汉典网

关键词:酒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