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瑞(王承瑞个人资料)
>王承瑞(王承瑞个人资料)
那还是多年以前的往事
苏球
2022年6月8日
刚刚进入芒种节气,我们又在炎炎的夏日,迎来了全国高考的日子。每年的高考日,不但牵动着千万家。同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考前考后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包括社会相关人员,以及交通和服务行业,都给于了大力支持和关心。芒种是收割和播种的季节,同样,高考也是莘莘学子收获和播种的日子。
一
前些日子,江城芜湖铁山宾馆的老同事王长生的一篇散文,把曾经的铁山人再一次带入了那些难忘的岁月。记忆虽然有些模糊,尘封的往事还是有所触动。心情也有一些欣慰,也有一些波澜。有些往事,在脑海中涌动;有些画面,也在眼前闪现。过去的岁月,虽然已经走远,但是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走运。特别是铁山人的创业精神,那些载入宾馆史册的辉煌岁月,没有走远。铁山人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故事还在讲述,还在向后人传说。
二
在建馆初期和后续的日子里,多次接待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员,以及外国的元首。在铁山人心目中最引为骄傲的是,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芜湖造船厂,并下榻于芜湖铁山宾馆。我刚到铁山工作时,时任接待科负责人的王传云,当年就曾经参加毛泽东主席下榻铁山宾馆时的接待服务工作。另外,友邻国家的领导人,像越南的胡志明主席等,都曾经入住芜湖铁山宾馆。进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进入新世纪以后,接待和完成了许多重大的内外宾接待任务,硬件和软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铁山人用真情和实意,焕发了激情,并用铁山人的光荣传统,书写了一个个新的辉煌。
三
一九八一年,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铁山宾馆的驾驶班,还不叫车队。人员除了刘师傅和马师傅以及肖师傅是老的,就要算从部队退伍分配到宾馆开车的翟小平,还有从大使馆回国工作的唐传贵。(唐传贵是作为服务员被选调外交部派到坦桑尼亚大使馆工作的,后来通过努力在使馆学会了驾驶技术。按他的说法,在外工作期间,一个人要担当多项工作,也就是多面手。)再有就是从公安分处刚调来的杨军。后来随着原铁山宾馆革委会副主任蒋怀福结束驻外使馆的工作回铁山后,骂驶班变为了车队,蒋怀福老师傅也担任了车队长。
四
一九八一年初,正式调车队跟刘永龙师傅学驾驶。当年的刘永龙师傅,因为驾驶技术过硬调宾馆工作的。他不但技术过硬,在交通部门也非常的吃的开。他不但人员熟,门路也很广。我跟他学驾驶,当时是交通局车管所管,还没有交警支队车管所一说。刘永龙师傅因为关系和本人多年带徒弟,包括多次参加新驾驶人员的考试监理,车管所同意我随刘师傅单独学车,也就是吃小灶。完成规定的程序和学习任务,直接参于考试。记得当年我学的是货车,考的是货车驾照。
五
在车队大概工作到一九八四年的上半年,王福昌从市委办调铁山宾馆担任总经理。(王福昌前面已经有三任总经理,许建华、王承瑞、靳恩池都担任过铁山宾馆总经理。许总因工作需要,安排调市外事办担任副主任;王总因工作需要,调市委市政府接待处担任处长;靳总因工作需要,调市马塘区担任副区长。)宾馆随着接待任务的变化,对机构和人员也进行调整。我被调整到办公室保卫组工作。后来,宾馆组建了保卫科。在宾馆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之下,我被选派到新组建的保卫科担任了第一任副科长(主持工作)。
六
一九八五年,铁山宾馆的各项工作和面貌都在发生变化,许多工作都在探索之中。员工的劳动报酬也在发生变化,加班有补助了,也就是加班工资,参加义务劳动也有补贴了,在按劳分配政策的指导下,各种奖金也悄悄地走进了宾馆工作人员的身边。吃大锅饭的现象正在消退,懒散消极的工作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宾馆上下很快形成了活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接待处指导和宾馆的具体操作之下,宾馆从市旅游学校招聘了新的员工。新鲜血液的输入,为几十年的老宾馆增添了生机。
七
一眨眼,三五年过去了。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又迎来了宾馆领导班子的调整和主要领导的更替。记得,那悬一九八八年的下半年,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强和充实铁山宾馆的领导班子,先后从市委办公室和转业干部之中,选派了总经理和党支部书记。这些举措,也为铁山宾馆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保障。张脉泽总经理到位后,抓了调查研究。在摸清宾馆现状和短板的同时,利用现有的条件,针对员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打破常规,树立起居安思危的战略举措。为铁山人打了预防针,也在发展中看到了危机。
八
?我也有幸参加了新一轮的改革。一九八九年五月,宾馆安排我继续回到保卫科工作。在分配工作时,张脉泽总经理和刘思举书记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部置了工作任务。保卫科方必源科长谈话时也在座,后来在工作中给于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老科长掌舵,放手让年轻人工作。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今天回想起来,重返保卫科工作,除了张总和分管领导的关心支持,当时的副总经理曹成林给于了莫大的关心和帮助。那个时候的芜湖,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到处都充满了希望。同时,也受到了沿海地区发展的冲击。经济活跃,市场也很繁荣。各陆精英都上了阵,这里有国有企业的,也有民营企业和个体户的。形形色色,对宾馆影响也很大。有来自海内外的信息,当年入住宾馆的除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外宾,更有各路人员。为了确保入住宾馆客人的安全,摆在铁山宾馆面前的是艰巨的任务。
那个时候不是简单的门卫值班,铁山宾馆分部广,各个楼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都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挑战。另外,铁山宾馆建在绿树成荫的山坡上和溪水之畔的山坳里。房屋结构多为木结构,防火任务也很艰巨。其次,每个楼宇门前几乎都有停车场,夜间的守护任务也相当的繁重。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宾馆保卫科因地制宜的向宾馆领导提出了具体工作方案和人员配备等请求。张脉泽总经理是开明的,也是审时度势的。任务归任务,支持必不可少。我们从宾馆的各个部门选调了精兵强将,我们在宾馆和上级部门,特别是消防部门的关心支持之下,成立了铁山宾馆消防中队。保卫科内设警卫班和巡逻队。宾馆保卫科长是方必源,副科长是郭苏球,科员有赵天安,向建勇,张永发,陈兆清,陈克玉,王义敏,蒋锐,王雷,刘世明等。王毅敏负责巡逻队,陈克玉负责警卫班(后来刘守鑫和朱华贵、张新等也调入保卫科,刘守鑫还担任了副科长)。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九日,在上级和市消防大队、市公安局警卫科的关心支持下,正式组建了铁山宾馆消防中隊。以上这些只是短暂的回顾,也很片面,没有面面俱到,有些不足恳请铁山曾经的同仁,特别是一个战壕的战友给于批评和帮助。写此文,主要用于记念曾经在铁山宾馆工作的日子,也用于感谢曾经的老领导、老同事给于过的关心和帮助。最后,祝愿铁山宾馆的事业鹏程万里!也祝铁山人健康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