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的四字词语(24个)(形容声音清脆好听是什么成语)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的四字词语(24个)(形容声音清脆好听是什么成语)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的四字词语(形容声音清脆好听是什么成语)(24个))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的四字词语(形容声音清脆好听是什么成语):万籁俱寂,书声朗朗,书声琅琅,作金石声,响彻云霄,喉清韵雅,嘹嘹呖呖,如雷贯耳,戛玉敲冰,戛玉鸣金,敲冰戛玉,有问必答,朗朗上口,柔筋脆骨,游响停云,琅琅上口,磨刀霍霍,裂石流云,金声玉振,铿铿锵锵,铿锵有力,铿锵顿挫,锵金鸣玉,音声如钟。

1、万籁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释义:万籁俱寂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书声朗朗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释义:书声朗朗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3、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释义: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4、作金石声  zuò jīn shí shēng

释义:作金石声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5、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释义:响彻云霄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6、喉清韵雅  hóu qīng yùn yǎ

释义:喉清韵雅  韵:风度。歌喉清亮,韵度幽雅。形容歌唱艺术高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便命取了一支紫竹箫来,命佩凤吹箫,文艺唱曲,喉清韵雅,甚令人心动神移。”  

7、嘹嘹呖呖  liáo liáo lì lì

释义:嘹嘹呖呖  形容声音清脆婉转动听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妥娘唱毕,大家又称赞了一会儿,朱贵儿方在轻吞慢吐,嘹嘹呖呖,唱将起来。”  

8、如雷贯耳  rú léi guàn ěr

释义:如雷贯耳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9、戛玉敲冰  jiá yù qiāo bīng

释义:戛玉敲冰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10、戛玉鸣金  jiá yù míng jīn

释义:戛玉鸣金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11、敲冰戛玉  qiāo bīng jiá yù

释义:敲冰戛玉  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出处: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12、有问必答  yǒu wèn bì dá

释义:有问必答  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出处: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史,兼宫中答应,也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知识之人,博学得到了有问必答、不问也答的地步。”  

13、朗朗上口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释义:朗朗上口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处: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14、柔筋脆骨  róu jīn cuì gǔ

释义:柔筋脆骨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出处:明·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士之有志于文者夥矣,抽青媲白,组织文绣,柔筋脆骨,点缀形似,徒夸艳乎。”  

15、游响停云  yóu xiǎng tíng yún

释义:游响停云  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6、琅琅上口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释义: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17、磨刀霍霍  mó dāo huò huò

释义:磨刀霍霍  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8、裂石流云  liè shí liú yún

释义:裂石流云  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19、金声玉振  jīn shēng yù zhèn

释义:金声玉振  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20、铿铿锵锵  kēng kēng qiāng qiāng

释义:铿铿锵锵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或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车行时摇动的铿铿锵锵,就如奏细乐一般。”  

21、铿锵有力  kēng qiāng yǒu lì

释义:铿锵有力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22、铿锵顿挫  kēng qiāng dùn cuò

释义:铿锵顿挫  铿锵: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23、锵金鸣玉  qiāng jīn míng yù

释义:锵金鸣玉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24、音声如钟  yīn shēng rú zhōng

释义:音声如钟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