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和狗的成语和诗句(34个)(形容狗和猫的成语)

关于猫和狗的成语和诗句(34个)(形容狗和猫的成语)

关于猫和狗的成语和诗句(形容狗和猫的成语)(34个))

关于猫和狗的成语和诗句(形容狗和猫的成语):一笔抹杀,争猫丢牛,人模狗样,偷猫盗狗,偷鸡摸狗,关门打狗,卖狗悬羊,咬人狗儿不露齿,土龙刍狗,嫁狗随狗,打狗看主,打落水狗,挂羊头卖狗肉,朋比为奸,牛黄狗宝,狐朋狗友,狗口里吐不出象牙,狗吠之惊,狗头军师,狗屁不通,狗急跳墙,狗拿耗子,狗皮膏药,狗颠屁股,狼心狗肺,猫哭老鼠,猫鼠同眠,阿狗阿猫,阿猫阿狗,驴鸣狗吠,鸡犬不宁,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

1、一笔抹杀  yī bǐ mǒ shā

释义:一笔抹杀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2、争猫丢牛  zhēng māo diū niú

释义:争猫丢牛  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3、人模狗样  rén mú gǒu yàng

释义:人模狗样  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祥子在棚里坐着呢,人模狗样的,脸上的疤被灯光照得像块玉石。”又《四世同堂》四九:“他也想象到怎样顺手儿教训教训那些人模狗样的科长科员们。”  

4、偷猫盗狗  tōu māo dào gǒu

释义:偷猫盗狗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5、偷鸡摸狗  tōu jī mō gǒu

释义:偷鸡摸狗  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6、关门打狗  guān mén dǎ gǒu

释义:关门打狗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出处: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这个意思。’赵航宇说,‘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7、卖狗悬羊  mài gǒu xuán yáng

释义:卖狗悬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出处: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8、咬人狗儿不露齿  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释义:咬人狗儿不露齿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出处: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9、土龙刍狗  tǔ lóng chú gǒu

释义:土龙刍狗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10、嫁狗随狗  jià gǒu suí gǒu

释义: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出处: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11、打狗看主  dǎ gǒu kàn zhǔ

释义:打狗看主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12、打落水狗  dǎ luò shuǐ gǒu

释义:打落水狗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出处:瞿秋白《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13、挂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释义: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14、朋比为奸  péng bǐ wéi jiān

释义:朋比为奸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出处: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15、牛黄狗宝  niú huáng gǒu bǎo

释义: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16、狐朋狗友  hú péng gǒu yǒu

释义:狐朋狗友  将狐狗引为朋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17、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出处:《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18、狗吠之惊  gǒu fèi zhī jīng

释义:狗吠之惊  谓小惊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19、狗头军师  gǒu tóu jūn shī

释义:狗头军师  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出处:《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20、狗屁不通  gǒu pì bù tōng

释义:狗屁不通  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21、狗急跳墙  gǒu jí tiào qiáng

释义:狗急跳墙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22、狗拿耗子  gǒu ná hào zǐ

释义:狗拿耗子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  

23、狗皮膏药  gǒu pí gāo yào

释义:狗皮膏药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出处: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24、狗颠屁股  gǒu diān pì gǔ

释义:狗颠屁股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出处:《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25、狼心狗肺  láng xīn gǒu fèi

释义:狼心狗肺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26、猫哭老鼠  māo kū lǎo shǔ

释义:猫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出处:《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27、猫鼠同眠  māo shǔ tóng mián

释义:猫鼠同眠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出处:《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28、阿狗阿猫  ā gǒu ā māo

释义:阿狗阿猫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29、阿猫阿狗  ā māo ā gǒu

释义:阿猫阿狗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30、驴鸣狗吠  lǘ míng gǒu fèi

释义:驴鸣狗吠  见“驴鸣犬吠”。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31、鸡犬不宁  jī quǎn bù níng

释义:鸡犬不宁  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

出处: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32、鸡零狗碎  jī líng gǒu suì

释义:鸡零狗碎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出处: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33、鸡飞狗跳  jī fēi gǒu tiào

释义:鸡飞狗跳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34、鸡鸣狗盗  jī míng gǒu dào

释义:鸡鸣狗盗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