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道士的词语(16个)(形容道士的成语是什么来的)

形容老道士的词语(16个)(形容道士的成语是什么来的)

形容老道士的词语(形容道士的成语是什么来的)(16个))

形容老道士的词语(形容道士的成语是什么来的):火居道士,书符咒水,出家弃俗,吃四方饭,吞云吐雾,呼风唤雨,在家出家,急急如律令,步斗踏罡,步罡踏斗,清心寡欲,炉火纯青,画符念咒,羽衣蹁跹,葛巾布袍,遁迹黄冠。

1、火居道士  huǒ jū dào shì

释义:火居道士  指有家庭妻儿的道士。

出处: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僧道禁列》:"洪武中僧道不务祖风,及俗人行瑜伽法称火居道士者,俱有严禁。"  

2、书符咒水  shū fú zhòu shuǐ

释义:书符咒水  书:书写;符:符篆;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秦少游》:“高斋以谓‘少游尝为道士,书符咒水’,又诬也。”  

3、出家弃俗  chū jiā qì sú

释义:出家弃俗  弃:放弃;俗:尘俗。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2回:“我已出家弃俗,家中之事,公主自为主之,我何苦又去管他?”  

4、吃四方饭  chī sì fāng fàn

释义:吃四方饭  和尚道士到处化缘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

出处: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常德、河洑、周溪、桃源,沿河近百里路以内‘吃四方饭’的标致娘儿们,他无一不特别熟习。”  

5、吞云吐雾  tūn yún tǔ wù

释义:吞云吐雾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出处:《梁书 沈约传》:“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6、呼风唤雨  hū fēng huàn yǔ

释义: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出处: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7、在家出家  zài jiā chū jiā

释义:在家出家  指不出家当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出处:《法苑珠林》卷一0七:“在家出家,平等而受。”  

8、急急如律令  jí jí rú lǜ lìng

释义:急急如律令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出处:唐 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9、步斗踏罡  bù dòu tà gāng

释义:步斗踏罡  见“步罡踏斗”。

出处: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书符咒水,全无作用,步斗踏罡,专一胡躧。”  

10、步罡踏斗  bù gāng tà dǒu

释义:步罡踏斗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11、清心寡欲  qīng xīn guǎ yù

释义:清心寡欲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12、炉火纯青  lú huǒ chún qīng

释义:炉火纯青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13、画符念咒  huà fú niàn zhòu

释义:画符念咒  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今人难以索解。

出处:瞿秋白《乱弹 哑巴文学》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  

14、羽衣蹁跹  yǔ yī pián xiān

释义:羽衣蹁跹  羽衣:用鸟羽做的衣服;蹁跹:旋转的舞态。形容舞姿潇洒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15、葛巾布袍  gé jīn bù páo

释义:葛巾布袍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16、遁迹黄冠  dùn jì huáng guàn

释义:遁迹黄冠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出处: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