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良田(一亩良田一间茅屋一壶浊茶一亿存款)

一年到头,松山区太平地镇杨树林村种粮大户许虎坐在炕头细数收成。他今年一口气种了230亩玉米,亩均增产约100公斤,全年增收了4万多元。

>一亩良田(一亩良田一间茅屋一壶浊茶一亿存款)

“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增机械、减肥药,成本少了,粮食质量高了,丰产又增收“。许虎笑吟吟地说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松山区太平地镇,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了17.3万亩,基本形成了“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土壤肥、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切实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粮食丰收提供支撑。

过去,太平地镇田地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农户分散经营,采取传统人力劳作,低效、歉收。为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2011年起,太平地镇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高质量建良田。经过开展田、水、电、井、路、林、技等综合治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大量的田埂、沟渠不见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成为现实。”太平地镇杨树林村党支部书记许品章说,“机耕路通到田头,全程都用上农机,更高效了;使用阀门控制滴灌,浇水时1人能管二三十亩地,更省力了。现在农民种地那叫一个痛快!”

良田配良法,粮食稳增产。建好高标准农田,更要打好粮,物联网杀虫灯、水肥一体智能灌溉、农情遥感监测、土壤检测分析……一系列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加快落地。太平地镇牤牛营子村种粮大户陈文说,“施颗粒有机肥,少用农药,土块不板结了,谷子品质更高了,收益更好了。”

除了助农,高标准农田还节水。

据统计,受益于新型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田亩均节水150m3,节水率达60%。全镇高标准农田年可节水2600万立方米,相当于1/3个二道河子水库水量。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地“有劲儿”了,农民种地也更有劲头,都盼着高产田再多些。2021年全镇建设高标准农田5.3万亩,占松山区建设总量的41%。2022年,太平地镇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镇里将与区农牧局紧密配合,协调好各项目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时完成。”松山区太平地镇副镇长潘振昆说。

来源:松山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