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是怎么长出来的(梼杌是怎么来的)
蛞蝓是怎么长出来的(梼杌是怎么来的)
蛞蝓是由蜗牛转变而来。年生2-6代,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或住宅的阴暗处。在高湿、高温的季节最为活跃。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卵期10-17天,幼虫期55天。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6月受害最烈,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
蛞蝓对太阳光有明显的趋避性。日出时,蛞蝓迁移和爬行速度最快,每15分钟内蛞蝓移行65厘米,并迅速潜入阴暗处躲藏。在暗室内,不论白天夜晚都能进行活动取食。蛞蝓常在夜间开始活动,夜间23:00至3:00为蛞蝓活动取食高峰。从12月到来年3月,蛞蝓多潜伏在田埂裂缝及土块下湿土中越冬,天气转暖后又出来活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
由于没有天敌,仅存在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死火山的巨大粉红蛞蝓,最大可长到20厘米长。然而这种生物却日益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或因山上的气温过高而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