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汉语成语)

人性本善汉语成语

人性本善,出自《孟子·告子上》: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指人的本性为善良、淳厚。

中文名

人性本善

作者

孟子

名句

水信无分于东西

出处

《孟子·告子上》

解释

人性:

1,本性。

《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1]

宋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捨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2,犹人情。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屈支国。”

3,犹人情。恩惠;情谊。

《西游记》第十四回:“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説了我若干的不是。’”

性善由来

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

孟子说,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等观点。

翻译: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解析: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挥,以水为喻就以水为喻。就好比我们格斗时说,你用刀咱们就用刀,你用枪咱们就用枪。欲擒故纵,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平?”一语杀入穴道,只需要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读者读来,不得不束手就擒。于是,我们便都是性善论者了。只不过,当我们放下书本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邪恶时,的确又会发出疑问: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纯洁得一尘不染吗?这种时候,我们即便不会成为苟子“性恶论”的信徒,多半也会同意告子的观点了罢:“人性之无分于善不时,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三字经》又提出 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和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告子的无所谓善恶论一直争论至今。

何谓人性

儒家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以人性论为其核心,上承天命观,下启伦理学与各种应用哲学。《中庸》开宗明义肯定这一系统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中理解之关键在于:“何谓人性?”

关于“何谓人性”一问题,古今各家各派言人人殊,难求共识。儒家的看法呢?论者常以“性善”或“人性本善”答之:这若不是用词不当,就是欠缺考虑,不然竟是不负责任了。任何哲学理论皆须兼顾三条件:基于经验观察,合乎理性反省,指示理想途径。而“人性本善”岂能漠视人类与个人的罪行恶迹,岂能合理说明人在面对善恶时之挣扎,又岂能昭示人群行善避恶之必要与人生幸福之所依?

因此,本文主张:儒家(指古典儒家,主要包括《论语》、《孟子》、《荀子》、《易传》、《中庸》五书)对于人性的看法是“人性向善论”。以下依次说明:何谓人性向善?其正确性,亦即符合儒家原典的程度,如何?以及就其适用性而言,能否对实际人生产生启发作用,甚至对现代化发生一定的助力?

人性向善

谈到人性,立即面临一个明显的诡辩,就是:一方面人有共同的本性,另一方面这个本性又难以掌握,因为它显示为一种趋向。以下略作说明。

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问:“它是什么?”因为万物不论是具有物质,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识,如矿物、植物或动物,都有明确的“本质”,可以让人清楚理解。唯独对于人,不能询问:“人是什么”因为人的意识达到反省阶段,展现自我意识,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从事自由的选择。人的选择构成了人的内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么”并无多大意义。如果询问:“人是什么?”就等于在隐然中假定人与万物无异,是某种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质的东西。这样问,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于人的自由,可以选择“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换言之,我们只能对人询问:“人能够成为什么?”

其次,人性在于“能够成为”的动态变化中,亦即在于自由选择的能力中,但是这种自由选择不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人的自由不是盲目任意、为所欲为的,而是以“良知”之“安不安”与“忍不忍”作为引线的。那么,什么是“良知”?良知不能离开人的行动来孤立地加以理解。你不行动则已,你一行动则良知随之表现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反应。人的行动中,有部分与良知无关,如出自生物本能的需要之满足,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我们无法从这一类行动看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但是,除此之外的行动,则大多生于自由抉择,结果则或是符合良知或是背离良知。我们经常在判断别人,也在判断自己;我们常为某些人的行为觉得遗憾,也常为自己的行为觉得后悔。我们当然也有欢欣快乐的时候,但是真正的满足往往并非得之于外,而是得之于内的。

因此,“人能够成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省思已经告诉我们:人性是一种趋向,是开放的、动态的,是等待被实现的潜能。趋向什么呢?趋向于“善”。前面说过,人性的趋向受到良知指示,现在又说人性是趋向于善;那么,良知与善有何关系?它们若是同一,则无异于说人性本善,并且难脱循环互证之嫌。它们若有别异,又当如何理解?

首先,良知不宜以善恶规定,因为良知只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本能,无所谓善恶,但是却在一直发生“安不安”与“忍不忍”,由此而对各种实存处境提出因应之要求。这种要求则与善有关,是为“善端”。但是什么是“善”?简单说来,“善”是两个主体之间适当关系之满全。若无“两个主体”(引申至多数主体),则无善可言,譬如漂流到荒岛上的鲁宾逊就无善可行亦无恶可避;若“适当关系”不明,搞不清楚两者之间是父子还是兄弟还是朋友,又岂能谈应该如何;若未能“满全”,则是一种缺乏与遗憾,由此滋生“恶”。如果对于“善端”旦旦而伐之,则恶行积累,习为自然,非谓人性有恶。良知可以被遮蔽、扭曲、模糊,但绝不会消失;只须给它机会,仍旧会发出呼声。但是终究有些人冥顽不灵,无动于衷,这时谓其“非人”可也,把他们排斥于人类之外,而保障了“人”的界说之普遍有效。

如此定义之“善”,已超出人性本善论的窠臼。换言之,善之动力与要求是来自内在良知的,但是善之内容与判断准则必须兼顾外在处境,如参考每一传统的既成规范,如礼乐制度。孔子强调学习,立于礼乐,正因为礼乐是成就善行的条件。无礼乐,则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无从定位,行善的内在动力亦无由实现。礼乐是外在的规范,亦是相对的,会随着时代而兴革损益,因此必须时时以内在的动力去贞定之。但是若无礼乐,则民无所措其手足,更谈不上实现人性了。

因此,人性向善论不仅掌握人与万物的差异,而且肯定教育学习与社会规范之意义,同时保存内在良知的特殊价值,以之界定人格的尊严与人生的幸福。

现代研究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已经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但最近,科学家帮助人们找到最终答案。据美联社3日报道,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证明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3月2日,负责该项研究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的研究员沃内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利他主义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内克说,这项研究通过观察人脑复杂的发育过程,揭示出人类「利他主义和合作精神」是如何产生。

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了助人为乐的品质。

不过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助人为乐是有条件的。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故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在人类社会中,研究者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可见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令科学家不解的是,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科学家得出人类行为的结论后,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动物。结果发现,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虽然自然界的很多动物也会互相协作,但往往带有实质的目的。有些动物会成群结队觅食,共同抵抗捕猎者。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甚至拥有更多人性化的一面。曾有报道,一个3岁的男孩掉进大猩猩笼子里,大猩猩亲自把男孩递出来。

科学家试图找到大猩猩这种利他主义的动机。他们曾仔细研究了与人类最相近的动物大猩猩的行为和心理。在三四岁大猩猩身上做同样的捡东西实验。结果发现,大猩猩也会捡东西,但缺少主动性。大猩猩的助人动作只限于捡起来,不像婴儿那么急切。

而且如果援助动作比较复杂,大猩猩就会无动于衷。它们不会费劲去捡掉在盒子里的东西。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琼·希尔克说,如果大猩猩能够明白人的意图,也愿意帮助人。但它们助人的理由和婴儿绝对不同。

有关评论

适用范畴

“人性善恶”是指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首先明确“人性本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狼、人和蚊子之间无法谈善恶的问题,否则就是一个悖论,比如人善待蚊子,就伤害自己的朋友和周围其他人,这不能叫“善”。“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维护同类或者同类整体的利益。

其次明确“人性本善”是指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或者社会的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有争议的。比如当两个国家打仗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老百姓相互接触就很危险,当国家层面是一种比较友好的交流的状态,老百姓之间的交流才会相对安全一些,因为这时,我们就无法直接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会受到不同国家利益的制约,这时同样有可能会出现悖论,善待自己敌对国家的人,有更大的风险对自己的国家造成伤害,从而伤害到自己国家的人甚至伤害到自己。

所以我在这里所谈的人性本善适用于一个社会(国家)内部,在社会(国家)之间谈人性本善一定是有争议的。

下面围绕人类智能来解说人性本善,人类智能是人性本善的前提。

避免伤害

人性是指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在人的一生中极其稳定的本能,无法违背,人们一旦违背这个本能就是对自己的严重伤害。人性本善,因为人总会回避伤害,而当人们伤害别人时就容易伤害到自己。

追求卓越

在面对多个选择时一定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最好的选择,人总会追求卓越,这种追求,止于至善,因为人会本能避免伤害,所以极力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伤害必然是人的追求,这就是人性本善的逻辑。

相互接纳

善是一种接纳的力量,恶是一种排斥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形成本身就说明人性本善,因为人只有相互善待才会凝聚成为社会,否则人会不断离开社会,社会规模因为人性本善而不断扩大,如果人性中有恶的一面,社会规模就无法扩大。

人相互接纳的力量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动物都要强烈。比如,蚂蚁社会性很强,内部团结,但是蚂蚁无法和不同蚁窝的蚂蚁相容,而人则会抚养来自其他种族的孩子;人在看到同类受到攻击、或者面临绝境的时候,会主动救助,即便这个人来自不同的种族,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冲动,但是动物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母兽和未成年的幼崽之间。

社会智能

社会对于人的意义在于:个人在社会中能比个人在自然界中更加强大、得到更多保护、并使自己的生命得到繁衍。虽然人首先必须保护自己,但是社会性应该是社会性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一只蚂蚁离开自己的社会会很快死亡,而人是可以离开社会的,只要有食物、只要能回避危险,这个人就能一直生存下去,只不过他/她会不断去寻找其他的可以接纳他/她的人类,所以人有暂时违背社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使人具备让社会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如果认为人应该为社会服务,那人就处于一种被蒙蔽的状态,忽略了自己本身暂时脱离社会的能力,从而失去改善社会环境、驾驭社会的能力。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社会很自然的为人服务,当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人更应该极力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本能的维持“社会为人服务”的状态。

求知创新

人有使用工具和创造工具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使人们能在短期内主动避免很多其他动物无法避免的伤害,而不是长期消极适应或者通过基因进化来避免周围环境的伤害。人类智能是人性本善的基石,如果没有人类智能,人就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许多问题,从而无法避免环境对自己的伤害,如果无法避免(社会)环境对自己的伤害,人就有可能极力保护自己、伤害(社会)环境,显示出自己违背社会的能力,但是人一定会同时极力改善社会环境、避免环境对自己造成伤害,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一旦离开社会,就会面临来自自然界的威胁和伤害。

善的本质

善本质上是一种“知”和“不知”的状态,这个结论建立在“知识无止境”这个论断的基础上,当人们非常了解一个事物的作用,就会非常爱护这个事物,当人们认为这个事物没有用、或者说暂时不知道这个事物有什么用,就会直接将它放置一边,我们不知道这个事物有什么用,并不意味着这个事物永远对我们没有用,人们对待其他人的态度也是同理的,我们知道这个人能做什么,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感到熟悉和亲近,否则我们会保持戒备状态,如果一个有能力独立生存的人却好吃懒做,我们就会感到无法理解,很自然的出现敌对的状态。

人能够抚育并且善待一个来自不同种族的孩子,能拯救不同种族的人,这说明不同的种族有相互善待、相互融合的能力,但是由于来自不同种族的人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所以不同的种族的人常常不能相互善待,这是缺乏信任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不知道那些来自不同种族的人是否会为了自己的社会或者为了自己而做出破坏、抢劫和杀戮的行为。

辩论内容

驳斥人性恶

从语言上来说,“善良”就是指“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说明一个人的品质好”,相反就是“邪恶”,人总会接近、接纳“善”,远离、摈弃“恶”。人都不希望别人说自己是“恶”人,在说“人性恶”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将矛头指向别人、而不是自己,或者认为自己也是无能为力、不得已而为之的。当人认为人性恶时候,这个人的精神就是残缺的状态,他/她会非常痛苦,他/她的状态会每况愈下,直到他/她开始肯定自己的品质,因为当人开始认为人性恶,就失去了改变不良现状的能力,而只能将所有的责任归于人性,但即便在这样的状态下,人都会期待人与人之间相互善待的状态。

人想要远离、摒弃的事物不是人的本性,人想要得到、接近的事物才是人的本性。

善行、恶行和善性、恶性是不同的概念。善行、恶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各种社会问题时暂时的表现,是人的能力的问题,我们的行为可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善性、恶性则是在谈论人的本性问题,这个本性非常稳定,伴随人的一生,无法消失。

驳斥人性非善非恶

人生下来不是一张白纸,人会很自然的接近父母、向父母学习,新生儿喜欢父母善待他/她、陪伴他/她,即便在社会中染上了恶习,他/她依然期待别人善待、期待得到更多的朋友。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对善良的期待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根本无法摆脱。

父母需要教新生儿说话,但“哭”和“笑”是人的本能,“哭”是人本能的痛苦的表达,“笑”是人本能的快乐的表达,“哭”是人无法理解或者解决问题、无法和周围沟通的状态,“笑”则是人解决问题、自由沟通的状态。新生儿在有所领悟的时候一定会笑,所有人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应该都是类似的。这种现象和本文中对善的本质的论述相一致。人性本善只能是正确的观点。

驳斥自私是人性恶的表现

人的自私不是人性恶的表现,人首先要保护自己,在自己弱小的时候一定要保护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自己和别人都是人,如果善待别人是“善”,那善待自己也同样应该是“善”。

孩子很少会表现出保护他人的行为,在遇到伤害的时候往往会自己躲在一边,这种自私行为和人接受知识的过程有关,人只有有实际的经历才能接受知识,孩子们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经历,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躲在一边就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这种自私是在面临危险时的自我保护。

如果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被别人帮助的经历,而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感谢,那这个人就很自然的接受了自私的观点,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她会自然的表现出自私、冷漠。

人具有社会智能,人知道自己能和其他人一起交流和协作,并且会因此更加强大,离开了社会,人将难以在自然界中生存。在社会中过社会生活,就一定需要得到朋友,而要得到朋友,就必须善待自己的朋友,而且我们不会期待任何人说自己的坏话,即便是最残酷的暴君,也不愿意人们说他是坏人,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赞美他、说他好话,每个人都会试图直接掩盖自己的罪行,在罪行暴露的时候,一定会设法为自己辩护。

所以人的社会智能注定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依靠、相互善待的。人无法抛弃自己的社会性,即便在非常困苦的年代,也只有极少数人试图脱离社会、在野外中生存。有个真实的故事说一对夫妻逃避世俗,跑到深山中过于世隔离的生活,他们也必须修筑“天梯”到山下的人群中去做必须的交流或者交换,这被称为“爱情天梯”。

自私的行为是因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本文人性本善目录下社会智能词条中谈到“人有暂时违背社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使人具备让社会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社会很自然的为人服务,当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人更应该极力保护自己、本能的维持“社会为人服务”的状态”的观点,自私的行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者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行为。

驳斥人的恶行是人性恶的表现

这个问题要从奴隶制度的产生谈起。考古发现,在原始社会的社会内部是和谐的状态,从墓葬的情况能判断出什么时候在社会内部开始出现分配不公的问题、开始出现贫富分化。

奴隶制度是从奴役战俘开始的,在部落内部保存战俘的生命是很危险的,奴役战俘在当时的年代是一个伟大的善举。人们这么做是不同民族逐渐融合的结果,在长期的扩张和交往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开始通婚,在语言上可以相互理解、在感情上会越来越接近,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俘仇恨的目光也许会被一种祈求的目光所替代,特别是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而乞求,而战胜一方也会在杀死战俘时感到犹豫、并且会考虑战俘的请求。在战争规模很大的时候,也很难直接杀死所有的战俘和当地居民。

当社会内部出现奴役战俘的现象之后,社会内部斗争就开始激化,社会内部的信任迅速被瓦解,奴隶社会产生了。社会内部的信任遭到摧毁性的破坏,但是人们依然愿意生活在社会之中,在奴隶社会出现之后的年代中,人们不断加速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和速度,这都是为了极力恢复社会内部的信任。

社会内部分配不公、缺乏信任的状态,是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出现恶的行为的原因。所以人出现恶的行为是因为社会出现了问题,在这些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会不断伤害到个人的利益,这时人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不受社会的伤害,当社会问题被人们当作是社会内部无法消除、无法解决的常态问题时,人们就会要求用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并将违背道德的人定义为“恶”。

驳斥强奸行为是人性恶的表现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这说明人类的求偶行为是和谐的,在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内部也是和谐的,说明求偶行为在父系氏族并没有出现暴力,可以合理推测原始人类在强行发生性行为时是一种真心追求的行为,男性不会在得逞以及女性怀孕后抛弃女性,而现在男性强行和女性发生的性行为则会伴随恶意伤害和抛弃的行为、或者出现女性依然不愿意继续与之交往的结果。强奸行为一定也和奴役有关,当一个部落开始奴役战俘和战俘所在部落的妇女儿童的时候,强行占有被迫为奴的妇女的行为会不会发生呢?这个说法一定是成立的。当这个说法得到认可,那女性穿着暴露就不能成为减轻对男性的性侵犯行为处罚的原因。我们应该处罚一种恶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恶行的存在而否定人性。

驳斥暴君十恶不赦

古代出现很多性情暴戾或者昏庸的君王,残酷压迫、玩弄百姓,穷奢极欲,杀人无数,但是我认为这和他们成长经历有关,等级制度和王位世袭是造成哪些性情暴戾的君王的原因,而这一切是古代君王唯一的选择。不管是哪个朝代,第一代君王往往是比较贤明的,出现很多爱民如子或者深为百姓爱戴的君王,但每个朝代到了后来都会出现或性情暴戾、或昏庸的君王,出现外戚专权的状态,这和那些君王的成长过程有关,他们从小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接触社会中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人能平等的和他们讲话,这样的状态违背人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社会阅历的自然规律,应该说这些或性情暴戾、或昏庸的君王都是非常弱智的人。他们本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这是他们身处的环境的错误。

驳斥虐待行为是人性恶的表现

社会中有很多自虐、虐待他人、虐待动物的新闻报道、网络影像资料,似乎大人和孩子都有虐待的行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人身处的环境对人的长期伤害,这些环境问题才是造成虐待行为罪魁祸首。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的伤害行为主要表现在长期脱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学校教育,缺乏有效管理的社会生产环境。当这样的伤害行为被社会认为是正确的、或者正常的状态,人就会迷失,就会自责,严重的会出现自虐、虐待他人、虐待动物的行为。地球上所有物种中,只有在人类才有这样严重的虐待行为。

驳斥侵略行为是人性恶的表现

历史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都伴随巨大的社会压力或者严重的社会冲突,比如元朝的扩张和元太祖成吉思汗所处的年代和他本人的经历就能直接印证这个观点,根据百度百科对成吉思汗的介绍:“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乞颜,最后慢慢发展最终统一蒙古。当时,今中国北方区域处在女真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

1146年,蒙古部首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惩治叛部法”的名义钉死在木驴上。蒙古部落联盟曾经组织了多次反抗斗争,他们的几代先人为此付出了鲜血与生命。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出生的铁木真,自然也将对金国的胜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奋斗目标。

他一直把这个仇恨记在心里,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

近代世界上发生的殖民战争和世界大战的背景是工业发展、欧洲国家频繁发生战争、海上探险、海盗行为、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为背景的:英国曾经将海盗行为定位合法行为,这样的定位一定和欧洲国家之间的频繁发生的战争有关,詹姆士一世不重视建设海军,同时也不再同意合法海盗行为,但是后来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圈地运动和后来的殖民战争都带有海盗掠夺的影子,和英国将海盗行为定位为合法有很大关系。圈地运动后发展工业,但是当时没有健全的法律和各种保险制度的保障,工业生产和海外贸易的风险无疑是很大的,新兴资产阶级很难给工人足够的生活保障,社会内部压力可想而知,而当时的英国议会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他们是一批经商的人,这批经商的人在王权较弱的英国取得政权,在工业生产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当时的侵略战争必然发生,所政府官员不得经商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个社会管理层面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孟子·告子上·古典文学网

关键词: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