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抹角(拐弯抹角是什么意思)
“有话好好说”,才是成年人社交的方式。
正如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每天都是雷厉风行的状态,一刻也无法耽搁下。
>拐弯抹角(拐弯抹角是什么意思)
忙完了这个工作,还有另外一个工作等待着。
地铁站台上挤满的人,写字楼下匆匆忙忙行走的打工人,为了忙事业恨不得脚下踩着一双风火轮,时间一刻也不愿意浪费。
在如此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状态下,成年人在面对社交时,更愿意“简单一些,随心一些,开心一些。”
有句话叫:明人不说暗话。
正常的交流方式应当是:在顾及到彼此尊严的情况下,尽可能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意图,说清楚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但有些人在社交中的表达方式却是“山路十八弯”。
就好比女生在恋爱中,总是喜欢让男友猜她的心思。
“你猜我在干什么”
“你猜我怎么想的”
“你猜我想吃什么”
“你自己想我为什么会生气”
“今天是什么日子?”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这个样子,分分钟会令人抓狂。
短时间如此交流,或许能够培养新鲜感,调动彼此之间的情绪;可如果总是这么交流,什么人不会被逼疯啊?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组投票。
微信聊天时,最讨厌对方的哪些行为?
其中排在前列的一个选项是:总是发“在吗”,却没有下文。
想必很多人在社交中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对方给你发消息,只给你说了句“在吗”,然后对方就消失了。
过了几个小时,对方又问你“在吗”。
时间久了,你也麻木了,心中逐渐愤怒。
“有事情就直说,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知道回答你在还是不在?”
这就是当下成年人的社交方式。
毕竟,谁知道对方是有事情要麻烦自己,还是单纯聊天呢?
成年人社交的另一个准则是:不轻易借钱给别人。
大概是在社交中摸爬滚打的时间越久,越能够见识到“人心的险恶”。
对方找你借钱的时候,表现十分客气,各种恭维话说出来,让你觉得飘飘然。
可当你借钱给对方后,对方却“消失了一般”,不回消息,不接电话。
每次你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还钱?最近手头紧。”
对方要么找借口,要么不回信息。
有句俗话这么说:“这年头,欠钱的都成大爷了。”
所以,在经历了如此多事情后,成年人面对“借钱”这件事表现得更加理智,更加冷漠。
我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一个挺长时间没联系的朋友忽然给我发消息,聊了一会后开始借钱。
本来打算借走我1万,我考虑了一番,只借给了他5K;他约定好的,半年之内还给我。
到如今,已经2年多时间了,他却提也不提,甚至删除了我的好友。
经历了这件事情,让我愈发认识到了社交中的“水深火热”。
年轻人,社交水太深,还是要谨慎一些啊。
所以,对于当下的成年人来说,他们面对朋友借钱的回应往往是:
第一:救急不救贫。
第二:平时能经常见面,并且关系保持正常联系的朋友可以借钱,其余免谈。
第三:约定好借钱与还钱的时间,并且保留下借钱的证据。
当我们谈论社交时在谈论什么?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认可一句话:知心好友,一生能有三两个足矣。
三两个好友已经是奢侈了,毕竟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总是要“先考虑自我利益”。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社交,喜欢跟不同的人接触。
随着年龄增长,发现社交是一件很耗费精力和金钱的事情,并且许多还是“无效社交”。
最终,选择了回归自我的平静生活,保持着在社交中基本的客套。
你对待社交的态度,是怎样的?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