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话(中国广东省惠州地区方言)

惠州话中国广东省惠州地区方言

惠州话,又称惠城话,与分布在河源、韶关的水源音合称为东江本地话。惠州话渊源久远,话语中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古汉语成分,其音韵丰富,整体观上,近似于粤语,同时又受到一定量的客家话的影响,因而颇具特色。

中文名

惠州话

外文名

Huizhou Native Dialect

别称

惠城话、本地话、博罗话、蛇话

分布区域

惠州市全境

使用人数

约100万

介绍

惠州话在惠州一般特指在惠州的水源音,其之所以在语言学上存在争议,是因为词汇、部分发音,语法大多与粤语相同,而部分词汇发音特点又与客家话类似。据考察,其是东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一个土语群,主要分布于原惠州府地区,处于客家语粤中片包围之中(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河源水源音归为粤中片,把惠州水源音独立分为惠州片)。

研究发现,惠州话具有更多的客方言语音成分,与客方言在诸多典型音韵特征上保持一致,而粤语普遍存在的不少重要特征,惠州话并不具备;词汇上则客粤杂糅,粤语成分略占优势。[1]

在语言分类归属上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并入客家话粤中片,有的学者(如刘叔新)主张将其划入粤语惠河片,也有的学者认为是独立语言。当地人称之为惠州话的,到底是属于粤语方言,还是归属于客家话,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刘叔新在《惠州话系属考》一文(刊于《语言学论辑》(一),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则认为惠州话应划归粤方言。

他在书中提到:通过历史背景、语音、特殊基本词语和语法特点等四个方面的考察比较,不仅看出(东江中上游)土语群和粤方言共同源自秦代中原南下军士所用的中原汉语,客家话晚出于粤语之后好几百年,更还察知土语群语音向粤语而非客话倾斜,特殊基本词语和语法特点都大多与粤语同似而与客话迥异。由此可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土语群属于粤语,是粤语隔离开来的一个支系。

惠州话跟河源市的水源音(如老隆话)明显较为相近,应属同类方言,不同的是,惠城话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采用单字表达,河源的水源音人称代词则采用复字表达。两相比较,惠城话和老隆话都有梅州话与广州话不具备的特点。更有趣的是,对于兴梅惠等地客家人,惠州话比老隆话更容易听懂,但龙川人具有惠城人鲜有的强烈客家认同感。而对于讲白话的人来说,惠州话也比一般的客家话更容易听懂。

惠州话越靠近操惠州客家话(惠阳话)的镇或与之混居的镇,其口音就越多客家话的特点,而惠阳话也较梅县话要更多的白话词汇,一般相处过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惠州话跟客家话可以完成基本交流。

形成

惠州话形成和传承距今至少一千五百年,据考证,惠州话的产生比粤台片客家话的产生早五至六百年(约东晋前),与粤语中的广府话同为岭南的方言始祖之一,主要流行于东江流域地区。传统上将东江本地土语视为客家话次方言的观点长久以来广为传播,影响很大。土语点都处于客家话的包围之中,可能是传统观点将东江土语并属客家话粤中片的主导因素。但空间分布是一个表层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历史因素才能真正对东江本地土语的系属身份起到揭示作用。

中唐宪宗时期的《元和郡县志》尚没有“主户”“客户”记载,而到北宋前期和中期《太平寰宇记》和《元封九域记》开始有“主户”“客户”记载。这证明客家先民入粤始于唐代末年至宋。迁入人数累积成规模并在梅州等地开始形成民系为北宋太宗至神宗期间。在“客户”迁入粤东、粤北之前,这一区域已经生息着土著居民,其主体部分也属于汉族,其先民也迁自中原一带,但其入粤时间却比一般的客家先民早的多。

这些当地居民在唐末至北宋客家先民迁入之时成为当地的“主户”。东江流域中上游的汉族土著居民入粤时间在秦汉之间,与粤语族群先民入粤时间大致相当。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江南和百越,3年后百越叛乱,秦始皇以50万军讨伐。前215年,命任嚣和赵佗领兵平岭南,谪戍华夏人口50万众于百越人活跃的岭南地区。

次年设南海郡,郡下设龙川、傅罗(后傅罗改博罗)两县。经过与百越人的几番战争和军事接触,秦将把50万谪守之众安置在岭南各地,特别是东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今粤中粤北和西江中下游流域。南越国时期和辑百越的政策使得谪戍华夏人与百越土著和平共处,成为当地“新土著”。换言之,现代东江流域中上游的本地土语使用者的主要的、早期的先民,就是秦汉时期谪戍龙川、博罗县境内东江上游、中游一带的军民(也有人认为,这些早期南越国的军民属于早期客家)。

分布

在惠州及附近地区,被人们称为惠州话的方言是指惠州旧城里(包括原惠州府城桥西街道办事处和原惠阳县城县城桥东街道办事处)的老居民使用的方言。

1、惠城区市区及郊区,以及沥林、水口、马安、平潭、横沥、芦洲,汝湖等分布在东江流域的镇。

2、博罗县:主要分布于南部东江北岸,如罗阳(县城)、龙溪、龙华、湖镇、横河、杨村、公庄、观音阁等镇少数村落;

3、惠阳区:与惠城区相邻的平潭、镇隆等镇的平潭本地话等;

4、惠东县:分布于多祝镇的三胜、明溪,大岭镇的大埔、蕉田等少数村落。

5、龙门县: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平陵、路溪等乡镇。

代表音

惠州话没有标准音之说,一般以府城桥西和旧归善县城桥东老居民的发音作为参考,即以惠城话来作为代表。

音韵

声调

一般声调惠州话共分7个声调,拥有音节622个以上。阴平,调值33阳平,调值11上声,调值35阴去,调值213阳去,调值31阴入,调值45阳入,调值21惠州话的基本词汇中并无55调,但总是在助词和连续变调中出现,通常在声调排列时,55调排在33调前连续变调1上声(35)字充当上字,后面不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上声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高升35变为高平552阴去(213)字充当上字,后面不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阴去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低降升213变为中平333阴入(45)字充当上字,后面不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阴入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高升45变成短促的高平5。

声母

惠州话声母共22个p p' m m f vt t' n lk k' ŋ hts ts' stɕ tɕ' [ny] ɕ ʑø

韵母

惠州话韵母共53个a ai au am an aŋ ap at akɛ ɛi ɛn ɛt ə ən əŋ ət əki iu im in ip itia iau iam iaŋ iap iakiɛ iɛu iɛm iɛn iɛp iɛtiɔ iɔŋ iɔku ui un uty yɛ yɛn yɛtŋ(单独成韵)另:ia iau iam iaŋ iap iak i iu im in it u ui un ut y单独成韵时有轻微鼻化,鼻化程度不重。声母方面,惠州话把中古微母字无、武、舞、侮、文、闻等字念为﹝m﹞,这与广州话相同,而与梅州市的念为v(梅州市有少数的字念为m)不同。

中古的轻唇音字,在梅州话中,有一些念为p组,保存古无轻唇音“的残迹,如肥、辅、釜、符、缝等字有许多客家方言点为重唇音,惠州话念为f,与广州话相同。惠州话不存在梅州话k组声母,在齐呼韵母之前读为e)(舌面中音)的现象,刘叔新认为这是它与广州话相近,与客家话不同的一种表现。中古的溪母字客家话念为k´,基本上不念为f,惠州话把课、科、苦、裤、快、块、奎、宽、款等念为f,近于广州话。

中古的全浊音声母字,惠州话全读为送气清音,这与客家话相同。在韵母方面,一些主元音为i的韵母,在广州话读为﹝aa﹞,如巾、人、金、心、急、笔等,但惠州话读为i-,与客家话相同,而不同于广州话。一些以﹝a﹞或﹝e﹞为主元音的字,在广州话读为﹝i-﹞如篇、建、剑、廉、业、甜、店、显、跌、列、揭、盖等惠州话念为﹝a﹞(或e),不与广州话一样念为﹝i-﹞。中古梗字的文读音,惠州话念为﹝n-﹞尾,如“成、姓”等字,这与广州话不同,梅州话将这些字也都念为-n。

曾字冰、兵、蒸及其相应的入声韵字色、力、绩等也都念为﹝-n﹞、﹝-t﹞韵,这一点客家话相同。止撮的三等韵支、之、脂、微等韵字,广州话读为﹝e﹞,惠州话则读为﹝i﹞,这也与客家话相同。不过,粤语区也有许多方言(如中山)也是这样的。应该指出,粤方言的﹝i﹞韵字之所以念为﹝e﹞,是在较为晚近的时期由i变来的,这,我们称之为韵尾的“繁衍化”,即:i>ei惠州话中,同样没有y>θy的变化。惠州有y韵母,大部分客家话没有(大埔、陆河及诏安等地客家话有)。

y可以用为介音,有yen、yet(古代的仙、先、元及相对的入声韵念此音),也有yőŋ、yők韵母(古阳韵和江韵的庄组字及其相对的入声韵字念为此音)。惠州话中,没有像梅州话那样的﹝ii;﹞韵母。这些韵字念入﹝i﹞,这一点,与广州话相同。中古的哈、泰韵字(除戴、态、乃、猜、孩等字外)台、才、在、彩、耐、再、奈、蔡等念为﹝oi﹞,这一点,惠州话也与广州话相同。客家话这两韵念﹝oi﹞的字较少。

特色词汇

白公,阿白,意思分别为(外)曾祖父、(外)曾祖母。

阿公(阿爷),阿婆(阿嫲),意思分别为爷爷、奶奶。

姐公,姐婆,意思分别为外公、外婆。

老窦(爸爸),老奶(妈妈),意思分别为爸爸、妈妈。

阿哥,老弟,阿姊,老妹,意思分别为兄弟姐妹。

阿伯,阿娘,意思分别为大伯、伯娘。

阿舅,阿妗,意思分别为舅舅、舅妈。

心布,女世,意思分别为儿媳妇、女婿。

丈公(称人佬),丈人婆(称人婆),意思分别为丈人、丈母娘。

叔伯阿哥(老弟、阿姊、老妹)意思分别为堂兄(弟姐妹)。

姑爹、姨爹,意思分别为姑父、姨父。

托领,意思带些许脏话,表感叹。

膊头,意思为肩膀。

哑仔,意思为婴儿(不是哑巴)。

痴线,意思为神经病。

细佬哥,意思为小孩子。

阿兴仔,意思为逗13(作贬义用)。

衰家宝,意思为没长进的人。

介佬,囊佬,意思同为说潮汕话的人(佬,是一个中性词)。

疍家仔,意思为水上人家。

掌牛,意思为看牛,放牛。

乌嘴狗,意同乌鸦嘴。

鸡婆,意思为八卦多事或失/足/妇/女。

韶仔,酸果仔,大领憨,意思同为傻子。

生冷硬,意思为固执的傻子。

烂领下,死仔包,打靶婆,死冚席,叼惹奶级别,叼那星,冚家铲,天收你,冇阴公,鬼打你,冇领用,衰格,烂别别,意思同为骂人的话语。

半生死,字面意思。

头拿,头拿壳,意思同为头。

鼻公,意思为鼻子。

手指公,手指仔,意思分别为大拇指、小拇指。

大髀,脚跟,脚腩肚,肚拔,肚腩,屎臀,仰头,逆门头,意思分别为大腿、脚后跟、小腿肚、肚子、肚腩、屁股、抬头、额头。

阿嬷叫,意思为用装在铁勺子的面糊裹着白萝卜、猪肉等馅料,油炸而成的小吃,加或不加蒜头醋都别有一番滋味。

萝卜杠,意思为用盐腌制过的的白萝卜。

腌咸酸,意思为用糖盐腌过(大概是几个小时,与萝卜杠腌制的方法、时长不一样)的萝卜、水果或其他瓜类。

地豆,意思为花生。

逆糍,意思为一种糯米糍,是用炒熟的糯米粉加开水揉成面团后,包上炒黑芝麻(碾碎)、炒花生米(去红衣+碾碎)以及白砂糖,香甜绵糯。

鸡芹,意思为鸡肾,"芹"可以同用于"鸭芹"(鸭肾)。

雪条,意思为冰棍。

昂菜,意思为通心菜。

负仔,意思为芋头。

番薯,意思为地瓜。

马仔,意思为沙琪玛。

饭辣,意思为锅巴。

大龙粄,意思为黄糖年糕。

马慈,意思为马蹄(蔬果类,而不是动物)

包粟,意思为玉米。

矮瓜,意思为茄子。

厅下,灶头,狗窦,拖箱,镬头,牙擦,担竿,瓷钢,壁缩,其嚓,乌蝇,蜞蝻,鸡乸,哪儿,样边,煮野,头先,今下,带头,瞓觉,行街,返学,洗身,摆酒,斟茶,执笠,睇病,屙屎,屙尿,摒屎,扑街,吵交,打交,走佬,倾计,汁嘴,烧炮仗,起屋,泼扇,担遮,倒啦沙,发烂渣,瘦莽莽,哦活,乌哩墨黑,麻领烦,得把死嘴,嘴结结,车大炮等等。

风俗谚语

本文按由惠城区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林慧文撰写的惠州地情研究专着《惠州方言俗语评析》一书,是在编纂原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惠州市资料本的基础上,再经过多年、多渠道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荟集惠州方言俗语、包括惠州话谚语、歇后语、熟语、叠词语等一千多条目,并作相应的评析,系统地剖析和展现了惠州方言中民俗语言的普遍现象和特征,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一本比较完整的惠州地方方言俗语专集和比较有价值的地方文化资料。

修养

1、树头生得稳,唔怕树尾摇

2、人穷志不短

3、唔怕做唔成,就怕心不诚

4、宁交人情,莫交钱情

5、君子坦荡荡,有话当面讲

6、好仔唔耕爷田地,好女唔着嫁时衣

7、穷人莫断猪,富人莫断书

8、人唔怕人打落,火唔怕人烧着

9、六十六,学不足

10、阿子唔读书,无当养只猪

11、食得系福、着(穿的意思)得系禄,瞓得系生肉

12、男人有钱晓变坏,女人学坏会钱

13、大人不计小人过

14、好男不与女斗

15、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风俗

1、男做齐,女做一

2、男怕前,女怕后

3、男加三,女加四

4、瞓就唔好起,起就唔好止

5、七十不留餐,六十不留宿

6、脚踏凹栏随窝转

7、新坟唔过社

现状

惠州话作为惠州的一门本地方言,具有历史方面的研究价值,是追溯一座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证据。随着时代变迁、老一代的惠州人离世、惠州行政区域的调整、移民增加、以及相关部门和年轻一代的不重视等因素,惠州话的通行范围已经不如从前,今市中心主流说普通话,而惠州话只通行于外来人口比较少的地方(例如水口、横沥等),这种现象可以在外地人口比较多的广州天河,深圳龙岗等地很常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记忆,是地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语言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域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素质发生变化的重要指标。一个地方的语言既是某一地域特定文化信息的载体,是特定历史过程移民、习俗、宗教及文化风貌的缩影,也是一张无形的保护网。尤其是作为移民,为了生存,为了增强内聚力,尽可能聚族而居,使用同一语言。

惠州话蕴含着惠州历史的民俗、宗教、艺术等文化个性与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移民的增加、区划的调整,惠州话使用的范围越来越窄。建国初期,大批南下干部,以及驻惠部队,对惠州推广普及普通话功不可没。如果当地人再不加以重视,在广播、电视、报纸、文艺节目等几乎绝迹,因此惠州话再过几十年后很可能会慢慢消失,这决非危言耸听。惠州话急需挖掘、复兴和传承,提高惠州地域文化,彰显惠州城市地方特色,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整理、研究和保存。就此,东江传媒网推出了《惠州话厨房》节目。

参考资料

1.惠州话:粤色客底的粤化客方言·中国知网

关键词:惠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