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文化(土司制度)
“土司”一词已存在了一千余年。中国封建王朝采取“以夷治夷”、“以蛮治蛮”政策,利用当地酋长以其势力管辖所及的区域,分别授予官职,准其子孙相继承袭,形成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由于这一制度沿续了千余年,因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土司文化”。
中文名土司文化
以夷制夷以蛮治蛮
土司文化是历任土司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接受汉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得到不断的修正,逐渐形成了一种被社会集团成员共同接受的理念及行为,形成了特有的土司文化。
“土司文化”历史遗存最完整的当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来宾市忻城县,被誉为“壮乡故宫”的莫土司衙署。
土司文化既是汉族与壮族文化融合者,也是二者的传承者、弘扬者、捍卫者。大新恩城赵家的世袭土司们,可谓当年落后边陲文化素质最高的土司家族。他们独具匠心留下的手掌印、脚掌印,雕刻细致,指节纹理至今清晰,却是千古不朽的艺术品。还有岜字山上留存的诗词歌赋,写得优美迷人。寿山上的石刻寿字,证明一是出过长寿者,二是祈望人长寿。小灵珑和安平州的会仙岩内,中国古代游圣徐霞客留在边疆的墨宝,更在边地土司遗址上永世长存。在安平,“抬头见风景,低头见文物。”土司府中当年的各种旧物,如石磨、石凳、石雕等,随地可见。在雷平镇,末代太平州土司李玿花费数十年苦心孤诣建造的李府,放在今天,就是桂西南地区最豪华的土司府,而镇政府大院里一对石狮子,其雕刻工艺更是一绝。[1]
历史沿革
唐代时期,统治阶级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统治制度,施行“以蛮制蛮”政策。在忻城境设置芝州,委任流官管理,同时设纡州、归思州两个羁縻州,用土酋治理,土流并存。
宋、元时期,统治阶级废州设县,派流官治理。
明弘治九年(1496),朝庭革流官,以莫氏土司为知县,给予世袭,改忻城为土县。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朝庭废土官,改流官弹压,最后于民国十七年(1928),将忻城改为正县,结束莫氏土官统治的历史。
特点
莫氏土司源于土族,根于壮族。从莫氏祖先莫保作为忻城县副理,逐步成为忻城的统治者起,历经21代、近500年。
土司文化有着非常丰富、深广的内涵,具体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土司文化;二是制度形态的土司文化;三是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四是民俗文化。
物质形态的土司文化
1、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的莫氏土司衙署建筑面积9281平方米,为明朝万历10年(1582)第八任土官莫镇威始建。包括土司祠堂、代理土司府第、汉堂、练武场、土司陵园、官塘、三清观、关帝庙等土司建筑群。土司建筑装饰中避开为帝王宫殿建筑中常见的金黄色彩,大量使用赤色,体现其富贵和权威。建筑群的装饰中,除人物形象外,动物有蝙蝠、蝴蝶、鹿、鹭鸶、仙鹤、喜鹊等,植物的有松、竹、梅、葫芦等,器物的有石鼓,文字的有:“卐”、“寿”等字。这些装饰都体现了土司追求“福、禄、寿”的思想观念。
2、土司服饰:土官冬着青色棉质外套,夏着白色棉麻轻装。款式有对襟短衣,圆领长衫,鞋袜亦用棉布制作,青色或黑色,粗糙暖和。平时着装,除颜色上土官有所限制外,其它的与土民无异。
3、土司饮食:主食以大米,其次玉米、小麦、薯类、豆类。节日时做米粉、包粽子、煮五色饭、做糕点、豆腐圆、土民供俸的猎物及鸡、鸭、鱼、肉、饮米酒。
4、土官出行:土官出巡游览或从事其它社交活动时,多骑马、坐轿。所过之地,设亭站,供其休息作乐。土民则肩桃背负,徒步行走。
制度形态的土司文化
忻城土司衙署。1、中央王朝对土司地区的统治,一是对土官承袭问题有严格规定,二是对土官反叛、拘衅之犯罪,都要从重处罪“或诛、或降职使用”;三是土司无傣禄,朝廷赐予土地,使人佃耕,四是奉旨征调士兵,不如期而至者;朝贡不按期、按质、按数者等等,都将受到朝廷的追究并处罚。“忠君效国”、遵守国家法令是历代土司为官的宗旨。
2、在遵守国家律令的同时,莫氏土司根据需要,制定出一些似法非法的,尚不规范的条文,以维持其统治秩序。
(1)土司家族内部约束条文。
(2)土地政策。
(3)士兵政策。
(4)土司教育制度。[2]
(5)民间习惯法规。
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
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是土司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礼仪习俗,以及人际关系等等,所有精神形态的东西它影响内部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现出其个性特色。
(1)推崇孔孟之道,遵循“忠、孝、仁、爱”。
(2)以农为本,勤俭持家。
(3)为人处事要以礼相维,以心相许
(4)宗教信仰
(5)民俗文化
土锦1、土锦:土锦作为文化艺术品,是忻城土县民间的一种发明创造,它源于土民的生产生活,反映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土锦以棉线为经线,以各色绒线作为纬线交织而成。织锦使用的是竹笼式的织锦机。
2、山歌:忻城土县的土民在土司统治时期,生活虽然困苦,但他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和理想追求,爱唱歌是他们的与生俱来的传统,编出的民歌丰富多彩,世代相传。
3、民间故事:忻城土县的土民在与大自然奋斗的生产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繁衍生息,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以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另外戏剧的有师公戏(傩面戏)、彩调剧,乐器的有铜钟、铜鼓,舞蹈的有扁担舞、捞虾舞、采茶舞、狮子舞等。
文艺作品
电影、电视工作者利用莫土司衙署,拍摄有《刘三姐》、《流亡大学》、《石达开》、《一代廉吏于成龙》等十余部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1.土司文化情况·广西省崇左市大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清代土司教育、科举制度述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