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戏(甘肃省敦煌市、白银市、华亭县传统戏剧)
曲子戏,甘肃省敦煌市、白银市、华亭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文名曲子戏
非遗级别
国家级
Ⅳ-69
甘肃省敦煌市
传统戏剧
简介
曲子戏是流行于中国西北五省区的民间小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1]
剧种简史
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
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剧种起源
曲子戏源于何地,尚无文献可考,艺人相传,说法不一。
一说源出眉县、户县,故曲子戏又称“眉户”,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曲子戏在华阴和华县一带逐步发展为眉户戏曲。
一说源出华阴、华县,因曲调悦耳动听、迷人,陕西有将“胡”作“戏”解之说,故称“迷胡”,即迷人的戏的意思。华阴和华县是周朝郑国地域,眉户可能受到“郑声”的影响。由此眉户在关中分为东西两路,关于东路眉户,流传有“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指吊线木偶),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清朝乾隆年间,随着秦腔等各地戏曲艺术的发展,眉户逐渐被搬上了舞台,形成了一定数目的剧目。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称“眉户”,所以今称眉户者居多。
发展
早期
早期是农村、乡镇群众“自乐会”坐唱的清曲、小曲,主要以三弦伴奏,内容多系民间生活故事。所唱曲子又分大调、小调两类:大调曲子如大金钱、黄龙滚、满江红等,格律比较严谨,不易掌握。小调曲子如岗调、越调、五更、银纽丝、戏秋千等,曲调灵活自由,易学易唱,便于流传。
清代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有人把唱曲与民间秧歌、社火相结合,以小调曲子为主,发展成为小戏,逐步由“地摊子”搬上舞台。这一时期,在晋南也有“地摊子”艺人吴小宝、王喜荣、王胜才等开始把眉户搬上戏台演出。
同治、光绪年间涌现出一批艺人和一些专业戏班,如月月红、柴寅娃的少华班,活动于陕西渭河以南一带;印福、杨老四等人由“花鼓”改唱眉户,活动于渭河以北地区。初期剧目,多为由小丑、小旦、小生搬演的小戏,如《张琏卖布》、《刺目劝学》、《闹书馆》、《李彦贵卖水》一类。
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从地方大戏中吸收唱腔、锣鼓、伴奏曲牌、身段、扮相、服饰等,用以丰富自己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陕西的眉户多借鉴秦腔,山西的曲子戏则多借鉴蒲剧,遂逐步发展为能够表现历史故事题材的戏曲剧种,能演出《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等一类戏。但长期以来,眉户仍以小戏为主,并在民间一直保持着既无妆扮,又无表演,一唱到底,全无白口的清唱形式,与眉户戏一并流行。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晋南名艺人李卜到达延安传授眉户,当时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眉户形式反映边区人民斗争生活,编演了《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大家喜欢》等剧目,为新秧歌剧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艺术条件,也为眉户演出现代戏打下了基础。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华阴县眉户剧团,山西临汾地区眉户剧团,临猗县眉户剧团以及四川广汉县剧团等专业团体。创作和改编了不少现代戏和历史故事戏,以现代戏《梁秋燕》最驰名。
曲调特点
曲子戏的调很多,向有三十六小调,七十二大调之说。据老艺人讲,曲子戏的调远不止这些,它"一曲为调,大曲率以'月调''背弓'、'五更'、'金钱'、'紧数'、'慢数'、'月尾'等调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大多直接采用眉户调。如"钢调"、"银纽丝"、"西京"、"采花"、"紧诉"、"慢诉"等等,也有象"剪花调"、"莲花落"、"钉缸"等当地民间小曲演变而成的新调。由于曲子戏演出方便,题材多民间生活故事,贴近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
曲子戏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集中,短小精悍,短者在台上演出十几分钟。剧目的题材除部分源于大戏(秦腔等)的某一特定片段(折戏)外,结合现实生活艺人编创的占有绝对优势。
在乐器伴奏上,文场面以三弦为主,配以板胡、二胡、笛子;武场面原以四页瓦、碰铃为主,后来受秦腔等大戏的影响,加上了干鼓、铙钹、勾锣等。
曲子戏的曲调颇为丰富,其中某些独特的曲牌,如"山歌调"只用于"六瓶花"等;但大多数与流传在陕西省眉县、户县一带的"眉户戏"曲牌有着血缘关系,而在具体演唱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整个声腔体系由一百多个曲调组成;就表达感情上看,可分为"苦(哭)音类"和"花(欢)音类"。为塑造人物、烘托气氛提供了丰富的要素;其音乐调式属"征调式"。
主要类别
敦煌曲子戏
作为敦煌地区民间一度繁荣的地方戏曲,敦煌曲子戏已经在民间流传了接近有上千年,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小规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是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样才能使得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华亭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民国为最。华亭曲子戏是戏剧的一种,在流传地习惯又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杂剧的遗痕。
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从内容上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曲子以《前月调》、《后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在剧终唱词中报剧名,一唱到底,唱词的长短句式及宫调,具有元曲、宋词遗风。保留了曲艺向戏曲蜕变的痕迹。剧目全为短小折戏,情节简单,演出时间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时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乐性。做功主要在表情和行为动作上,无武打戏,表演无固定程式,旗作轿、鼓作磨、鞭作马、帐子为床。
行当分为生、旦、丑。乐队分文武:文乐队以三弦为主,辅以板胡、二胡、笛子、低胡;武乐队开场锣鼓打场子,演唱以“四页瓦”、水子(碰铃)敲出节奏。民国后由于秦腔眉户的传入,以呐河为界,呐河以北区域仍保留曲子戏的老腔老调和表演模式;呐河以南区域则吸收了眉户剧的某些特点,但从根本上还是以曲子戏调式及表演形式为主。
传承意义
曲子戏和其他民间文学艺术一样,在旧时代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据现存碑文及其他资料可以推知,最晚在宋代即开始在境内传唱。据健在的民间艺人回忆,清末民初相当兴盛,遍及7县(区)。
1949年以后,随着大戏秦腔的普及,曲子戏虽时有兴衰,但总体上处于沉寂状态。但在交通不便的偏僻乡村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曲子戏与其他民间文学艺术一样,被视为民间文化遗产而得到广泛采集、整理。
曲子戏以民间业余演出为主,专业演出团体很少。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现已濒临失传。为保护和弘扬曲子戏,扩大影响,有关方面采取了举办曲子戏艺人培训班、邀请老艺人集中发掘、整理、传授曲子戏剧目和录音、录制剧目等多种措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在此基础上,仍需巩固现有成果,将抢救、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参考资料1.曲子戏(敦煌曲子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