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名妫完,又称陈完)

齐王名妫完,又称陈完

田齐始于田完。田完,本名妫完,又称陈完。其先虞舜之苗裔妫满封于陈,遂以国为氏。陈厉公次子即妫完,避祸奔齐,齐桓公使为工正。中国历史上共有78人称齐王,其中田氏12人,韩氏2人,刘氏16人,曹氏1人,孙氏2人,司马氏2人,段氏1人,拓跋(元)氏2人,封氏1人,王氏2人,萧氏5人,高氏2人,宇文氏1人,杨氏1人,张氏3人,薛氏1人,李氏7人,徐氏1人,石氏3人,安氏1人,赵氏2人,耶律氏1人,完颜氏1人,朱氏1人,蒙古族5人。第一位齐王为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其于前334年称王。

出生地

中国

主要成就

有的是君主,有的则是因功授爵,甚或因祖功而世袭者

姓名

齐王

外文名

Qi Wang

民族

汉族等

国籍

中国

南北朝齐王

拓跋嗣

拓跋嗣(391年—42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409年—423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其生母是刘贵人在拓跋嗣被立为太子这前,按代、魏旧例,被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知道后悲伤不已,被道武帝怒斥出宫。409年10月,道武帝为其子拓跋绍所杀,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拓跋绍,于同年即位,改年号“永兴”。423年,拓跋嗣进攻宋国得胜回来,因攻战劳顿成疾而终,享年32岁   拓跋嗣谥号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拓跋嗣于天兴六年(403年)封齐王,加车骑大将军,位相国。 

封辨

北魏延兴元年(471年)聚党自号齐王,后被讨平。 

王伯恭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聚众崂山,自称齐王,被东莱镇将孔伯孙讨平。 

萧道成 

齐高帝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南朝齐创立者。477年,道成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宋顺帝),萧道成封齐王,兼总军国。479年,篡宋称帝,建立齐朝。 

萧宝夤 

萧宝夤(485年或486年-530年),字智亮,是齐明帝萧鸾的第六子,母亲为刘惠端,胞兄为齐东昏侯萧宝卷。萧宝夤逃到北魏后,景明四年封齐王。 

元廓 

元廓(?—557),又名拓跋廓,即西魏恭帝,554年即位,557年禅位于北周孝闵帝宇文觉,西魏灭亡,不久被杀。大统十四年(548年),封为齐王。 

高洋 

北齐文宣帝高洋(529年-559年),字子进,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建立者。高澄被奴隶刺杀以后,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权。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只好封他为丞相、齐王。高洋不甘当傀儡皇帝的大臣,就于550年就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元“天保”,建都邺,北齐建立。 

宇文宪 

宇文宪(?-578年),字毗贺突,北周太祖宇文泰第五子。生性通达,有度量。初封为涪城县公。生母达步干妃,母亲有疾,文宪会感到“心惊”。宇文泰曾赐给他良马,文宪独取纯者。帝问之,对曰:“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圉易分。”武成初年,加封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建德元年,北周武帝诛除宇文护后,未加罪宇文宪,但“犹以威名过重”,改授大冢宰,夺其兵权。武帝天和三年,封宪为大司马。建德二年,进爵为齐王。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宇文宪奉命率军围攻北齐的晋州,密令永昌公宇文椿“伐柏为庵,示有处所”,克北齐王高纬于晋州(今山西太原)。次年,攻克邺城(今河北临漳),灭北齐。后以功高,常称病不出,不再追随周武帝出征,周宣帝宇文赟深忌惮之,召李纲罗织罪名诬陷宇文宪,李纲不从。大成元年(578年),宇文宪为周宣帝所杀。李纲用车子运回尸体,并扶棺痛哭。 

隋朝齐王

杨暕 

杨暕(585年-618年),是隋炀帝杨广和萧后的儿子,封齐王。   杨暕长的很帅,从小被文帝杨坚喜欢。开皇年间,文帝立他为豫章王,邑千户。长大后,精通经史,而且骑马射箭功夫了得,史书说“尤工骑射”。初为内史令,仁寿年间拜为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   杨广当了皇帝后,封杨暕为齐王,增邑四千户。暕在大业初年任豫州牧,后转雍州牧,又转任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大业二年太子杨昭去世,杨暕一度被视为继任储君的热门人选,可是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更因事招来炀帝不满。后来御史韦德裕弹劾杨暕,炀帝命令甲士千余人大举搜查杨暕府第,揭发了暕一些不良的行为,暕此后“恩宠日衰”。   大业十四年江都政变,反贼宇文化及弑逆炀帝时,齐王杨暕及其两个王子也遇害,杨暕有个遗腹子杨政道,隋朝末年与萧后逃到东突厥。 

唐朝齐王

张绣 

萧铣称帝时封为齐王。 

王世恽 

王世恽(?—621年),隋末唐初起义军首领,唐初中原割据势力王世充之兄。武德二年,郑王王世充废除隋皇泰主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八月,王世充大封宗室、功臣,封兄王世恽为齐王、尚书令。 

薛仁杲 

薛仁杲,薛举之子,封齐王。 

李元吉 

李元吉(603年-626年),小字三胡,唐高祖第四子。他出生时,因为形貌丑陋,窦夫人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秘密抚养,等李渊回家禀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 

当高祖出兵伐西时,负责留守太原,后来管理十五郡的军事,被封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封齐王。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途径临湖殿时,发现异常,急忙调头回走,此时伏兵杀出。李世民以箭射杀李建成,尉迟恭等追杀李元吉,两人皆惨遭杀害。五子都被处死,元吉妻子杨氏为李世民霸占。 

唐太宗即位后,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剌”,以礼改葬。贞观十六年,又追封巢王,以元吉妻子杨氏与世民所生之子曹王李明过继,嗣其后。 

李祐 

李祐(?-643年),唐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封宜阳王,是年改封楚王。后封为齐王,同时担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二年,李祐进京养病,他的舅父弘智劝他募壮士以自卫。弘智推荐妻兄燕弘信辅助李祐,招募死士。   李祐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昝君谟、梁猛彪以善骑射得幸于李祐,太宗怪长史薛大鼎无方,改以权万纪为长史。李祐不思悔改,权万纪多次犯颜劝谏,斥退昝君谟、梁猛彪等小人,引起李祐的不满,李祐又立即将之召回,狎昵逾甚,权万纪与李祐关系闹得很僵。太宗又以校尉韦文振为齐王府典军。太宗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处理。刘德威经查明属实,要求齐王与权万纪返京说明。 

643年,李祐派燕弘亮等率20骑射杀权万纪,支解之,昝君谟等劝他起兵谋反,有人劝李祐入豆子冈(在今山东惠民)为盗,李祐犹豫不决。三月,唐太宗急召兵部尚书李勋与刘德威伐齐王。李祐日夜与燕弘亮等五人对其妃宴乐。三月三十日被兵曹参军杜行敏擒住,押送至长安,被太宗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同党一并被杀。他的被擒导致太子李承干谋反计划被发现。朝廷授杜行敏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齐州平陵县(治今山东历城东平陵城)下诏改名为全节县。 

李倓 

李倓(?-757年),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为张宫人。天宝年间封为建宁王。 

安史之乱爆发后,756年夏,叛军攻向长安,李倓的祖父唐玄宗率皇族逃往成都。途中,李倓见士民慌乱,便与宦官李辅国进谏其父太子李亨劝他收拾兵马,领导抵抗叛军。   李亨于是没有征得玄宗的同意就率兵北上,玄宗听说后只好默认。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骁骑数百,每战在前,在郭子仪、李泌的辅助下,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   之后,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俶,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李俶与李泌多次向肃宗表明李倓无罪,肃宗也颇感后悔。 

762年,李豫(李俶)即位为唐代宗,768年,追封李倓为齐王,不久又追谥为承天皇帝,与兴信公主(玄宗女,李倓姑母)第十四女张氏(张说孙女、张垍女)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李纳 

李纳(?-792年),第二任淄青节度使,唐朝地方割据藩镇李正己之子。建中三年(782年)惬山会战之后,李纳自称齐王。兴元元年(784年),另一位叛乱割据者魏王田悦被堂弟田绪所杀后,李纳取消王号,归附唐朝。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行军司马。779年,淄青(又称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封锁消息,自领军政。田悦(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叛乱失利后,向李纳和李惟岳(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二万余人屯驻于洹水(流经河南安阳市)。马燧等人率部进驻邺城(同相州、今河南安阳),与其隔岸对峙。八月,李纳为父发丧,同时上表请求承袭节度使职,被唐德宗拒绝。 

建中二年(781年)李正己病死,李纳封锁消息,自领军政。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德宗不许。李纳派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县),遣其将王温会同魏博将信都承庆共攻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宣武节度刘洽(刘玄佐)与神策将曲环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唐击李纳徐州之战。高彦昭投降刘洽后,李纳一怒之下,将彦昭的妻子全部杀害。李纳为刘洽所围困,乃登城见刘洽,请求自新。太宦宋凤朝说李纳穷蹙,不必再给机会。于是李纳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朱滔再遣兵马使承庆等前去救援李纳,击败刘洽。刘洽退守濮阳。 

建中三年(782年)底,朱滔自称冀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镇歃血为盟,以朱滔为盟主。朝廷命令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卢淄青节度使,专讨李纳。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市)。李希烈未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李纳勾结,与河北三镇来往频繁,自称建兴王。兴元元年(784年),皇帝下诏,招抚李纳,恢复平卢节度使,授检校工部尚书,又同中书门下干章事,封陇西郡王。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田悦困守魏州孤城;而黄河以南的政府军则猛攻濮州(今山东鄄城县)的李纳。李纳势穷力蹙,基本上也是败局已定。 贞元八年(792年)李纳卒,其子李师古袭位。 

李凑 

李凑(?-835年2月10日),唐穆宗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太和九年正月(835年)李凑薨,追赠齐王。开成三年(838年)追赠李凑为怀懿太子。 

五代齐王

徐温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南唐建立者徐知诰(李昪)养父,本为唐末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帐下右衙指挥使。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去世,被追封为齐王,谥忠武王,养子徐知诰继位。徐知诰建南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张全义

张全义(852~926),后梁唐重臣。同纪二年由魏王改封齐王。

李璟 

南唐元宗李璟(916年-961年),字伯玉,原称徐景通,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对后周称臣后,又为避后周信祖讳,而改名景。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君主。后唐建立后,被封齐王,后继位。 

李景达 

李景达,南唐烈祖李昪第四子,封齐王,谥昭孝,为宋皇后所生。 

石重贵 

后晋出帝石重贵(914年-974年),又称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二年(937年)九月,升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天福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福六年,改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天福七年六月,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亡。 

杨光远 

杨光远,后汉高祖即位追封为齐王。 

高行周 

高行周(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时,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后周太祖郭威登基后,封高行周为齐王。 

安审琦 

安审琦(897-959),字国瑞,其先沙陀部人。后周大臣,死后追封齐王。 

张宗奭

后周齐王。 

刘弘弼 

刘弘弼,南汉高祖刘䶮第六子,封齐王。 

郭尔罗斯前旗齐王

齐默特色木丕勒,即齐王。勃尔只斤氏,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郭尔罗斯前旗始封旗主名曰固穆,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仲弟哈布图·哈萨尔(即合撒儿)的十八世孙,齐王是固穆的十二世孙。从固穆受封札萨克辅国公,世袭罔替,到末代王爷齐默特色木丕勒止,共历经十七任札萨克。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生于郭尔罗斯前旗辅国公府(今前郭县哈拉毛都乡王府屯)。这时是其祖父图普乌勘吉图执政时期。齐王从7岁起,便接受蒙古贵族式的教育,读蒙文、满文和汉文。   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皇帝举行成婚大礼,图普乌勒吉图即带齐王进京参加庆典,齐被授予四等台吉并赏顶戴花翎。光绪二十年正月,慈禧太后60寿典时,图普乌勒吉图又带齐王进京。齐王晋爵三等台吉。   民国元年(1912),哲里木盟发生了乌泰叛乱事件。乌泰是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郡王、哲里木盟副盟长。8月20日,乌泰举兵叛乱,散发了《东蒙古独立宣言》,分兵三路进攻洮南府及今白城子等地。但除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萨克、辅国公拉西敏珠尔派兵参与叛乱外,哲盟其他各旗王公均在犹豫中观望事态的发展,并未举兵,袁世凯立即飞电奉天都督赵尔巽等人,要求注意全盟动向,采取镇压与劝抚手段敉平叛乱。 

乌泰等人的叛乱,被袁世凯派吴俊升等部镇压下去。按照北京政府所颁布的"加进实赞共和之蒙古各扎萨克王公封爵"之命令,齐王以拥护共和,归顺民国,反对叛乱之功,同年9月被北洋政府晋封为镇国公并加贝子衔。1913年,又以"维护东蒙之功"从优晋封为多罗郡王。1914年4月,因拥戴袁世凯称帝,晋封和硕亲王。 

尽管民国北洋政府与东北地方政权对他极力安抚,但他仍盼望清朝复辟。1925年,在日本间谍分子川岛浪速等策划下,参加"满蒙独立盟约"。1926年,又有日本间谍分子富田仁三郎与其结交,成为他的顾问和义子,并曾居住在王府里。 

老年齐王

" 九·一八 "事变后,他接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鼓动,组织了"蒙古自治会";参加了由日本"满铁"驻郑家屯公所长菊竹稻藏召集的郑家屯蒙古王公会议;1932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划成立伪满洲国。2月17日,成立了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张景惠被指定为委员长,熙洽、臧式毅、马占山、汤玉麟、齐王、凌升等六人被指定为委员,2月18日,以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名义发表了一个所谓的‘宣言’公然宣称东北要完全"独立"。2月25日,又以伪“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名义,宣布成立"新国家",名日"满洲国"。齐王是这两次"宣言"的签署者之一,从而成为所谓的"建国元勋。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3月9日,溥仪当上了伪满洲国的"执政",举行了"就职 典礼",齐王参加了典礼仪式。当天,伪满洲国宣布建各部,同时设兴安局。3月14日,齐王被任命为伪满洲国兴安局局长。1932年8月3日,伪满兴安局改为兴安总署,齐王改任兴安总署总长。 

934年3月1日,溥仪称帝,任命了九部大臣。11月9日,伪满国务院决定,将兴安总署改为蒙政部。28日,任命齐王为蒙政部大臣,12月l日正式到任就职。 

1937年5月7日,伪满洲国人事更迭,伪国务院总理大臣张景惠同时兼任了外交部、蒙政部大臣等职,齐王改任咨询机关参议府的参议。 1938年,日本关东军要蒙古王公放弃对蒙地的所有权和征租权。齐王率先赞成,向博仪献上"蒙地奉上书",表示自愿把蒙地交给伪满洲国。1941年3月,他又按日本人意图辞去参议职,任"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的副总裁。当了一年"副总裁"之后, 1942年春,齐王返回王府。1942年8月1日(阴历六月二十三日),病死在他的出生地。终年69岁。

参考资料

1.刘肥·名人简历

2.李元吉简介—唐高祖李渊第四子·人物简介网

关键词: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