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沃尔特·李普曼所著社会学书籍)

公众舆论沃尔特·李普曼所著社会学书籍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外文名

Public Opinion

书名

公众舆论

作者

沃尔特·李普曼

原版名称

public opinion

译者

阎克文 江红

ISBN

9787208060807

页数

296

定价

35.00元

品牌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开本

1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4月

语种

简体中文

装帧

平装

类型

人文社科

构成

(一) 舆论标志

公众舆论

舆论标志表明各种公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所达到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他揭示各类舆论的综合对比关系,是对舆论总体趋向的描述。 1、主导舆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有70%以上的人所坚持的共同意见。2、分支舆论是指同时存在的几种有相当数量的公众赞成的一致意见。 3、次舆论:是指在某些局部地区有多数人坚持但并不具有全局性的意见。 4、微舆论:是指小社会环境下的群体舆论,舆论主题只是很少一部分人。[2]

(二)舆论指标

舆论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度指标,另一类是强度指标。

1、舆论的量度指标: 舆论的量度指标,包括两个量的乘积,一个量是公众的数量,另一个量是公众的分布种类。

2、舆论指数: 其中Ls--度量指数、R--测量公众人数、f--公众的分布种类数。

3、舆论调查 :主要是测定出持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的人占全部量度指数的百分比。指数百分比大的舆论就是高指标舆论。反之则是低指标舆论。 肯定态度的量度指标:Lk=LsK/Ls否定态度的量度指标:Lf=Lsf/Ls

4、舆论的强度指标: 调查对象在表达对某种行为的意见时,不同调查对象具有不同的强烈程度,用指数体系表示出来,叫做舆论的强度指标。

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着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

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

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以下简称“启发”):“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2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

从观看的2004年5月份《焦点访谈》的31期节目中发现,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尤其重视的问题。如《“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对现在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析;《给孩子更多快乐》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探讨对少儿发展影响颇深的民族动画片的制作,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测量模型

舆论模型是标示舆论动态的坐标体系,它将舆论的量度指标和强度指标有机地展示在一个平面上,醒目地展现舆论状态和趋势。

编制公众舆论模型有三个步骤:

1、指标测定; 2、编制坐标; 3、勾画曲线图。

舆论模型由两条垂直相接的直线组成,横轴表示舆论强度的各个级差,纵轴表示舆论量度的指数。如下图,从A点开始,右侧三个级差是肯定性态度级差,左侧三个级差则是否定性态度级差,它们的强弱走向正好相反。

上图纵轴上的刻度表明量度指数的级差,每一刻度表示的人数可由调查者根据调查对象的人数和范围确定,一般以1000人或10000人为一刻度。 右侧肯定舆论的曲线表明,对这个新项目比较赞成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赞成的人数,带有箭头的虚线表明对该项目持肯定态度的人占有2.1个刻度,每个刻度为1万人,那么共有2.1万人的模拟数。与左侧的否定舆论相比,否定舆论的曲线低矮,与肯定曲线相差悬殊。所以,从总体上观察,立即可以看出肯定舆论占据绝对优势,无疑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舆论。

相关书籍

《公众舆论》

作者: (美)沃尔特·李普曼

译者:阎克文 / 江红

ISBN:9787208060807

页数:29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2006-4 简介: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日益流行,最后被不止205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外国报纸同时刊用。他最有影响的着作是《公众舆论》。

编辑推荐

《公众舆论》是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之一。

图书目录

译者前言 阎克文/1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3

第二部分 对外部世界的研究

第二章 审查与保密/27

第三章 交往与机会/35

第四章 时间与注意力/43

第五章 速度、词语和清晰度/48

第三部分 成见

第六章 成见/61

第七章 作为屏蔽的成见/72

第八章 盲点与其价值/79

第九章 规则与其敌人/87

第十章 发现成见/98

第四部分 兴趣

第十一章 兴趣的激发/121

第十二章 重新思考自我利益/129

第五部分 公意的形成

第十三章 兴趣的转移/145

第十四章 是或不/163

第十五章 领袖与平民/173

第六部分 民主的形象

第十六章 自我中心的人/185

第十七章 独立的共同体/192

第十八章 压力、自由授权及特权的作用/201

第十九章 旧物新装:基尔特社会主义/212

第二十章 新形象/223

第七部分 报纸

第二十一章 赢得公众/229

第二十二章 永恒的读者/236

第二十三章 新闻的性质/243

第二十四章 新闻、真相与结论/256

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

第二十五章 打进楔子/263

第二十六章 情报工作/270

第二十七章 诉诸公众/282

第二十八章 诉诸理性/291

作者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

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着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参考资料

1.公众舆论·豆瓣

2.公众舆论的名词解释·学习啦

关键词:公众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