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燕(2013年第30号超强台风)

台风海燕2013年第30号超强台风

台风海燕,超强台风海燕(英语:Super 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30个被命名的风暴,为2013年度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海燕的强度突破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第2强的热带气旋,仅次于1979年台风泰培。

日本气象厅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3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与鲇鱼相同。香港天文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85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5公里之差,超过鲇鱼的每小时270公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8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亦以每小时2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上述3项数据均显示海燕的风速仅于泰培之下。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有可靠纪录以来,1分钟平均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指数”8之数值,是该指数系统的上限。

鉴于海燕所造成的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亚太经社会(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从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中删除。

中文名

海燕

外文名

HAIYAN

生成日期

2013年11月3日

消散日期

2013年11月12日

风力JTWC

315km/h (170kt)

最低气压

895百帕

经济损失

149,243美元

影响地区

菲律宾、台湾、中国大陆、越南

国际编号

1330年

伤亡人数

16232人死、28715伤、26789失踪

2013年11月6日18时台风海燕最新消息:

48小时内连续加强已成为17级超强台风,台风海燕的不断加强让人惊叹,在一天时间内,连续快速的加强已经说明其要携带狂风暴雨侵袭菲律宾的决心,今日14时,“海燕”的中心最大风力已经达到17级,成为2013年最强台风已经是时间问题了,预计明日(7日)14时,“海燕”中心位置在北纬9.5度,东经131.3度,即在马尼拉东南东方1260公里之海面上。台风“海燕”(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下午5点钟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大约191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7.8度、东经137.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20百帕,7级风圈半径35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60公里。

2013年11月7日10时台风海燕最新消息:升级为超强台风,向菲律宾靠近,夺取“世纪风王”称号!中:75m/s,日:125KT,联:170KT,德法破表,T8.0溢格,巅峰登陆菲律宾东萨马省!“海燕”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7日下午6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大约11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9.8度、东经130.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以上(7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890百帕,7级风圈半径380公里,10级风圈半径160公里。

翌日,“海燕”以超强台风袭击菲律宾,而后直奔我国南海,虽强度有所减弱,但其威力不小。截至到2013年11月6日,生成的台风个数已达30个,追平21世纪以来最多记录。2013年11月14日热带风暴“杨柳”被编号命名,成为2013年第31号台风,为21世纪以来台风生成个数最多的一年!2013年前期水台一个接着一个,自从苏力生成打破了超台的界限。2013年的超强台风一个接一个,但强度都一个比一个强,而超强台风海燕的到来让台风苏力、台风尤特和台风天兔等都失去了最强的称号。

中国中央气象台于2014年6月12日更新台风路径及强度至每小时280km。

造成影响

菲律宾

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四号风暴信号

11月6日下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海燕评定为台风,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命名为Yolanda,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

11月7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二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三号风暴信号。下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四号风暴信号。海燕是继台风天兔吹袭巴丹群岛后,2月以来第2次发出最高级别的四号风暴信号。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

11月9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四号风暴信号及三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二号风暴信号。下午3时30分,海燕离开菲律宾气象部门责任范围,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并解除一号风暴信号。

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礼智省独鲁万市造成严重灾情,至少有100人死亡。根据菲律宾红十字会估计,独鲁万市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市内房舍几乎全遭摧毁。中部萨马省估计也有200人丧生。雷伊泰省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

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11日晚宣布,截至目前,台风“海燕”已造成该国至少1774人死亡,另有82人失踪和2487人受伤。总统阿基诺叁世当晚宣布国家进入灾难状态。

大陆

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1月8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1月8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11月9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11月10日下午3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日早晨三亚市开始出现持续的狂风暴雨,主要城区多处停电,路面上随处可见被风刮断的树枝,交通护栏等。三亚市包括南山、天涯海角等所有景区全面关闭,所有涉水娱乐项目全部停止。

10日下午,在三亚港港池停靠防台的广西籍货船“顺航998”,被强台风“海燕”吹断缆绳,飘入大海中,据海南省应急办提供的最新数字,截至当天21时,下落不明的7名船员仍在搜救中。

广东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雷州、徐闻、湛江、吴川

海南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11月9日下午4时1分,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午10时25分,海南省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屯昌、澄迈、海口、定安、临高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琼海、儋州、万宁、文昌、白沙、昌江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三亚、陵水、三沙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东方

2013年11月10日下午,在三亚港港池停靠防台的广西籍货船“顺航998”,被强台风“海燕”吹断缆绳,飘入大海中,截至当天21时,下落不明的7名船员仍在搜救中。造成海南省4人因高空坠物和围墙倒塌死亡。

广西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

11月10日上午9时45分,广西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钦州、东兴、合浦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防城港、北海

广西北海港内避风的一艘外地渔船上1人溺水死亡。

台湾

受海燕外围环流影响,新北市海边出现5米巨浪,其中16人遭卷入海中,该8人被救起时已经全部死亡。巨浪一共导致8死8伤。

越南

海燕于2013年11月11日凌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11月10日海燕吹袭越南中部期间,已经造成6人死亡,包括一名采访风暴的记者。

2013年11日06时,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中心位于北纬21点3度、东经107点3度,也就是在越南北部广宁省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达到35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8级大风范围半径约220公里。“海燕”未来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逐渐减弱。

香港澳门

受到海燕和东北季风共同影响,海燕进入南海后,虽仍距离香港和澳门超过900公里,但香港在11月9日傍晚开始普遍刮起强风,高地更受到烈风影响,澳门三条跨海大桥也开始持续吹强风。香港天文台在当日晚上7时10分发出强烈季风信号。海燕在翌日(11月10日)凌晨4时左右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香港境内强风持续超过50小时。多处地区风势强劲,令境内海岸翻起大浪,有人无视泳滩红旗高挂及救生员警告,坚持游泳,1人被大浪卷走失踪。该青年于11月11日下午4时左右在泳滩的防鲨网外被发现,证实死亡。

虽然海燕在越南北部登陆,但是海燕改向偏东移动,加上东北季风亦有所增强,香港风势在11月11日变得更为强烈,广泛地区受到强风影响,离岸出现短暂烈风,高地(例如昂坪)更一度直逼暴风程度。天文台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有4个测得强风,若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便已代表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达标。长洲、机场、启德、西贡测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55、46、42、41公里。另一边厢,澳门风势亦同样继续加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同日下午3时半悬挂强烈季风信号。

2013年11月8日10时台风海燕最新消息:

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所到之处一片狼借,当地最大城市塔克洛班被横扫,犹如龙卷风过境一般,现场凌乱不堪。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台风“海燕”是1990年以来的西北太平洋诞生的最强台风,比2010年影响中国的台风“鲇鱼”强度还要惊人,与1990年的台风Mike(音译名麦克)的强度相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都达到了75米/秒。预计台风海燕将开始减弱,明日进入南海。超强台风“海燕”8日肆虐菲律宾中部米沙鄢群岛上的多个省份,灾情不断扩大。截止于11月24日,“海燕”已造成至少5235人死亡。

2013年11月10日10时台风海燕最新消息:

菲律宾塔克洛班市

据路透社援引菲律宾红十字会消息,超级台风“海燕”已致1200人遇难。

据菲律宾红十字会格温德琳·庞表示,“在塔克洛班市发现1000多具尸体,萨马岛有大约200具尸体”。

早前菲律宾能源部长皮堤拉(Jericho Petilla)表示,帕洛镇及周边村庄可能有数百人遇难。菲律宾军方证实塔克洛班市有大约100人死亡。

台风海燕已造成菲律宾莱特省上万人死亡

据报道,菲律宾中部莱特省警方负责人10日说,莱特省省长根据各方提供的数字,估计超级台风“海燕”已造成菲律宾莱特省上万人死亡。

2013年11月11日,受台风“海燕”影响,南宁机场多个航班延误,公路客运站往北海等方向的部分班车停运,全区专业公路有11条中断交通。

2013年11日上午9时起,南宁机场的雨势和风势不断增强,造成成都、重庆、昆明、海口、上海飞来南宁的5个航班备降贵阳、桂林和广州,直至下午4时过后,才陆续抵达南宁,延误3~6小时,600余名旅客出行受影响。当日,南宁飞往北京、深圳、西安、贵阳等地的12个出港航班,出现不同程度延误,但延误时间不长。

“海燕”致三亚2人死亡11人失踪经济损失9.6亿元

据三亚市三防指挥部通报,截止2013年11月11日11时,三亚全市受灾人口28万人,紧急转移2.1万人,紧急安置1.5万人,死亡2人,失踪11人;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水利工程水毁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

新华社消息,2013年11月10日下午15点22分,广西籍货船「顺航998」在三亚港避风抛锚后,被强台风「海燕」吹断缆绳后,飘入大海,船上6人失踪。

另外,受台风影响,三亚市包括南山、天涯海角、大东海等所有景区全部关闭,所有涉水、涉海、涉山项目全部停止。三亚市中小学11月11日停课半天。

台风“海燕”过后菲律宾城市满目疮痍

台风“海燕”过后菲律宾城市满目疮痍

2013年11月12日,风暴过后的菲律宾基万镇,房屋尽毁。超级台风“海燕”横扫菲律宾。这个还因十月7.1级地震而惊魂未定的太平洋岛国,面对史上最强台风来袭毫无抵抗力。散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在滔天

巨浪下风雨飘摇,任何预警和疏散似乎都于事无补。风暴让城市房屋尽毁,洪水阻隔救援队伍。如今的菲律宾汪洋渐退,满目尽是天灾肆虐后的伤痕累累。

台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创,仅塔克洛班一城就有上万人死亡,拥有3.5万居民的巴科80%被淹没,尸体在街头洪水上漂浮。菲救灾机构估计,430万人受台风影响,250万人需要食品救助,包括150万名儿童。

菲律宾台风遇难人数增至5235联合国吁加大援助

截止于2013年11月23日,超级台风“海燕”已造成菲律宾5235人遇难,1613人失踪。此前,菲律宾政府22日晚公布的死亡人数为5209人。预计在未来数日与数星期内,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联合国官员呼吁各国为帮助灾民加大援助。

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员瓦莱丽·阿莫斯(Valerie Amos)在访问灾区后警告称,世界各国对菲律宾救灾的援助做得还不够。

阿莫斯说,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食品、清洁饮用水与帐篷等仍是灾区最急需的物资。

阿莫斯说,在遭受“海燕”袭击的9个省份,仍有大量灾民暴露在恶劣天气中;约150万儿童面临营养不良的风险;近80万孕妇与产妇需要食品帮助。

联合国要求各国提供的救灾资金从3.01亿美元提高到3.48亿美元。

世界银行22日宣布向菲律宾追加约4.8亿美元金融援助,使世行对菲律宾的援助总额达到近10亿美元。

“海燕”8日袭击了菲律宾中部地区,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11日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中央政府接管了灾区的救灾行动,特别是在重灾区塔克洛班市。

据外电报道,菲律宾政府23日确认,超级台风“海燕”已造成该国5235人遇难,1613人失踪。联合国官员呼吁各国为帮助灾民加大援助。

台风除名

因超强台风“海燕”破坏巨大,亚太经社会(ESCAP)与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从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中删除,并要求我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新名字由白鹿代替。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亚太经社会和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台风委员会在香港举行的第30次届会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

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等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提供,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名称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一般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借后,为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比如“云娜”)。当某个台风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参考资料

1.专家解读台风“海燕”:风力大移速快 能量巨大·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台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