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山(原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

何凤山原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

何凤山,字久经,汉族,湖南益阳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何凤山1901年出生于湖南益阳,幼年家贫,靠挪威信义会援助就读,德国慕尼黑大学毕业后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曾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一直到他去世,他救助数千名犹太人的事迹都无人知晓。

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28日在此间向何曼礼颁发证书,授予其父亲何凤山以色列“荣誉公民”称号。 这是以色列政府为感谢何凤山在二战期间为数千名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而追授的荣誉。

中文名

何凤山

民族

汉族

籍贯

湖南益阳

职业

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

英文名

He Fengshan

出生地

湖南益阳市

性别

出生年月

1901年9月10日

去世年月

1997年9月28日

故里情深

何凤山先后担任“中华民国”驻埃及、土耳其等国大使。他退休后于1973年移居美国旧金山,以写作自娱,着有回忆录《外交生涯四十年》。长期漂泊,乡思日深。80年代后,他曾多次回国观光,盛赞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巨变。

1986年11月,他应邀回湖南,参加母校长沙雅礼中学80周年校庆,发表了题为《怀念雅礼》的长篇讲话,还向雅礼中学捐资9000美元。他向亲友表示,希望百年之后魂归故里,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

纪念

1997年9月28日,96岁高龄的何凤山在旧金山去世。为纪念这位国际人道主义的卫士,益阳市决定修建“何凤山先生纪念馆”。何凤山纪念馆位于益阳市博物馆二楼。

益阳与以色列有关方面的友好交流得益于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的努力。作为湖南益阳人,何凤山在二战期间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生命签证”,犹太人尊称他是“中国的辛德勒”。

2000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奖章。

2001年,益阳市举办何凤山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世界犹太人大会代表顾肯伯格、以色列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莫义澜等参加了会议,国务院侨办专此发来贺电。此后,益阳与以色列有关方面的经贸文化交流开始变得日益紧密。[2]

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举行了隆重的“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石碑上刻着“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2005年8月5日,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益阳市博物馆举办了《生命签证—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拯救犹太难民事迹展览》基本陈列,全国政协副李蒙、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国际友人及各界人士数万人参观了展览。

2007年9月,骨灰迎回湖南益阳安葬。何凤山先生的崇高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家乡人民,益阳的城市精神内容为:“崇文尚义,通达超越。”这里所说的“义”何凤山先生做了最好的诠释。

2007年9月28日,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向何曼礼颁发证书,授予其父亲何凤山以色列“荣誉公民”称号。这是以色列政府为感谢何凤山在二战期间为数千名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而追授的荣誉。

墓志铭

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狂潮肆虐欧洲,数百万犹太人惨遭迫害。无辜平民死中求生寻找求生之路,多国政府慑于淫威拒收犹太难民。在此漫天黑暗间,维也纳一处屋宇灯火犹亮,一位东方外交官争分夺秒发放签证,帮助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和其他地方。

屋宇为何名?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也。外交官为何人?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也。

此屋宇终被法西斯没收,何凤山博士自租公寓继续签证。此善举又被国内同行疑嫉,何凤山博士光明磊落不为所动。随其手也,千百家庭得以绝处逢生:随其笔也,沉溺之身攀上救命方舟;随其声也,域外人士惊识中华文明;随其形也,离乱生命重建人世信心。

华夏之德,不思远征而不拒远援。君子之道,默行大善而不声张。何凤山博士之功绩埋入尘沙久焉,近些年方见端倪,已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荣誉称号。其家乡中国湖南省益阳市民众闻之事迹,深为感动,遂会商其子女,决定修筑何凤山纪念墓地于中心城区,以千年乡土体温,永久拥抱这位伟大游子。

余赞之曰:三尺之助尚不易,万里之善非等闲,乱世星火天有记,湖南益阳何凤山。

余秋雨敬撰于丁亥年夏日

义举尘封六十载

1997年9月28日,历任驻奥地利、埃及、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大使的何凤山在美去世,享年97岁。台湾当局无动于衷,未派代表出席葬礼。倒是中国大陆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特意送上花圈,以示敬意。

女儿何曼礼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讣告,提及父亲曾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美国犹太历史学家索尔,立即致电何曼礼,询问此事。随后,他找到当年犹太人及其后裔,并觅得何凤山亲笔签证。至此,这段尘封一甲子的历史浮出历史水面,赢得举世关注。

向来低调的何凤山,很少提起当年救助犹太人义举。何曼礼深情回忆:“父亲与他同年代的中国同胞一样,为百年来中国曾经饱受外国帝国主义的羞辱和迫害而深感义愤,立志不让这种羞辱继续下去。所以,父亲特别同情任何受到欺凌和迫害的人们。这也就是他单纯的帮助犹太难民的理由。”

她骄傲地表示:“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做这种事也是应该的。”

何凤山从未将救助犹太难民视为壮举,之所以不愿提及,是因为他觉得中国不是有一句“善欲人见,便非真善”谚语吗?“倘若救助在苦难中的人,是人自然而然该做的事,为什么还需要特别向别人提起或寻求表扬呢?”

没留下名单的“中国辛德勒”

原驻维也纳总领事:没留下名单的“中国辛德勒”

何凤山亲笔签发的中国签证

70多年前,当时中国的领事馆就设在这家酒店所在的楼房里,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在这里用他签发的中国上海签证,从纳粹魔爪下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然而这一切在后来几十年里一度几乎无人知晓,直至何凤山去世,才被其女儿何曼礼慢慢发掘出来。

儿时故事,牵出悲惨历史

何凤山1997年9月28日过世,当时何曼礼是新闻记者,去世的讣闻由她女儿来写,当时觉得如果只介绍何凤山的履历,有些太简单,她就把儿时听父亲讲的小故事、父亲回忆录中关于拯救犹太人只言片语的叙述,写到了讣闻中。

在何曼礼约10岁时,何凤山有次散步对女儿何曼礼讲起他的一个犹太朋友,他是一家石油公司驻维也纳的代表,当时他们一家想逃到美国,但美国没有给他们签证,何凤山就给他们签了去上海的签证,但在送行前,“水晶之夜”事件发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1938年11月9日夜在德国和奥地利同时开始的,后人将那一夜称为“水晶之夜”),这个犹太朋友被捕。何凤山第二天赶到他家时,盖世太保前来搜查盘问,何的回答非常镇定,他说,我是这里主人的朋友,正在等他回来。父亲与盖世太保争吵起来,对方甚至用枪指着我父亲,得知何是中国的总领事后,盖世太保才离开,那位犹太朋友很快被释放,并用中国签证逃离了奥地利。

何凤山的讣闻在报纸上刊登后,一个陌生电话打来询问父亲拯救犹太人的情况,并要求与何曼礼见面,他要举办关于拯救犹太人外交官的展览。从那以后,何曼礼决心在历史长河中寻找她父亲的身影。

茫茫史海,找寻父亲足迹

何凤山没有留下一个“辛德勒的名单”,他究竟救了多少犹太人,难以查清。后来何曼礼通过联系大屠杀纪念馆,幸运地找到一个拿着中国签证生还的犹太幸存者。

当时17岁的犹太青年艾瑞克·歌德·斯德宝为了替自己和家人取得签证,数月内奔走50所外国领事馆,但都遭到拒签,在走投无路时来到中国总领馆,在那里他碰到了一名中国签证官,很可能是何凤山,这名签证官对他说:“我们签证是到上海,但你可以用这个签证出国,证明你有目的地出去,对于被抓到集中营的亲属,你给盖世太保看签证,马上可以释放你的亲人。”

于是这名犹太青年在中国领事馆申请了20份签证,同家人购买了到上海的船票,虽然他的父亲在“水晶之夜”中被捕,但因为拿到了中国签证,仅几天后就被释放,此后前往上海。

在追寻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那时犹太人的悲惨境遇。一家犹太幸存者对何曼礼说,当时他们出去遛狗时,发现邻居似乎一夜间变成敌人,当自家的狗和邻居的狗相互亲近时,邻居赶快把自己的狗抱走,说不能闻那个犹太狗。这家的男主人在“水晶之夜”被捕。

他们家大女儿发现,以前爱慕她的一个男孩已穿上纳粹军装,不再理她。女孩为了救父亲,主动去与那个男孩约会,问自己的父亲在哪里,没想到男孩见面之后对她搜身。但幸运的是,她母亲拿到了去上海的签证,她父亲很快被释放,一家人先到英国,后来又去了美国。

“生命签证”,数量无法统计

何凤山于1938年5月出任总领事,加上一名副领事,整个领事馆仅有两名中方官员,估计何凤山很快就开始发上海签证,因为6月20日发的签证就已是200多号,7月的一份签证就1100多号了,此间一个月至少发了900多个签证,何大批量地向犹太人发签证,有两个同一天的签证,两个号码之间有100位,一天至少发了100个签证,现在无法统计到底发了多少签证。

而实际上,在当时的背景下,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的何凤山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纳粹后来因为领事馆的房产是犹太人的,要没收领事馆的房产,而国内反馈,因为抗战,不能给新的领事馆拨款,因此何凤山只能自己掏腰包租下一处公寓作为领事馆,继续发放签证。

而何的上司担心发放签证会带来负面影响,要求他立即停止发放,但他不为所动,继续他的人道主义事业,最终因此被记过一次。

二战全面爆发前,纳粹为了排犹,不但大肆搜刮犹太人财富,还逼迫犹太人离开他们的家园,否则就将犹太人送入集中营,但当时犹太人想要离开必须出示接收自己目的地的证明。

实际上,当时纳粹并不关心犹太人最后到哪里,只要犹太人能够证明有接受自己的地方,就能够获准离境。当时国内已是“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地方都被日本占领,而进入上海的港口不需要有任何证件,这是一个历史机会,何凤山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很多犹太难民拿了上海签证后并没有去上海,他们逃离奥地利后,最后逃到美国、英国等国。

后来,从中国领事馆能拿到上海签证的消息越传越广,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外开始排起长队。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也获悉上海可以作为避难所,因此想方设法逃到上海,最终令上海成为犹太人避难所。

有人会问,为什么何凤山愿意救犹太人,而且在此后几十年里都没有太多提起?如果认识何凤山其人,就不会问这类问题,因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他是一个有信念、有同情心的人,他小时候生活很苦,17岁时父亲就去世,曾被他家乡的挪威传教士帮助过。何凤山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对于帮助犹太人,在回忆录中只是简单地说,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1937年“七七事变”前,何凤山来到欧洲,一直做抗日宣传工作,他还在奥地利国会与日本官员就日本侵华问题展开过辩论。在何曼礼眼中,父亲为人正直,有学问、有亲和力,深爱祖国。何凤山常对儿女们说要以做中国人为荣,他担心我和哥哥接受不到好的中国传统教育,总是教我们汉语成语。

参考资料

1.以色列授予何凤山“荣誉公民”称号·中外好人网

2.【益阳市】深化与以色列交流合作·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键词:何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