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汉语汉字)

汉语汉字

琰(拼音:yǎ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先秦《远游》,有记载于《说文》的小篆,本义是一种美玉名称,通称“琬琰”。引申为像美玉一样的有光泽、温润,像美玉一样的美好品德。同时引申为判规以除慝的琰圭。又有姓氏,又有人名的意思。

中文名

拼音

yǎn

部首

字码

U 7430

五笔

GOOY

仓颉

MGFF

郑码

CUUO

笔顺

一一丨一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字级

二级字(编号:5051)

平水韵

上声二十八俭

词组

琬琰、琰圭

琬圭、琰圭

” 蔡沉 集传:“琬琰,圭名。”

为碑石之美称

唐玄宗 《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 宋苏轼《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声;炳若丹青,掩 麟阁 云台 之美。”

泛指美玉

《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火炎 崐 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唐 韩愈 《送穷文》:“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明 杨珽 《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钿,光浮琬琰,是 广寒 仙媛,合配风流时彦。”清 戚惠琳 :“美玉无瑕玷,名曰戚琬琰。此物私君子,未敢云相思。爱以身得之,贵以身得之。子复何报之,遂以香缨赠。”

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于怀抱之内,吐琳琅于毛墨之端。”《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元 邓文原 《奉题延祐宸翰诗》:“官联天府璇玑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

玉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帐之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 元 张之翰 《一字砚赋》:“以借古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尚书。顾命篇》记载:周康王即位,从周成王那里继承了八件国宝:“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在《河图》、《洛书》图传出之前,除了神话传说之外,没有任何文献对河图洛书做过具体的说明。《尚书。顾命篇》记载:周康王即位,从周成王那里继承了八件国宝:“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这里首次提到“河图”。《尚书。中候》说:“元龟负书出”,则与“洛书”有关。《系辞传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子把河图洛书并列一起。在古代的文献中,上自伏羲、黄帝、尧、舜、禹,下至商汤、周公、成王都与河图、洛书有联系。但河图洛书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说。——引自《易源探赜》

傅琰东

傅琰东生于1975年,是“中国魔王”傅腾龙之子,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出身于中国著名的傅氏魔术世家的傅琰东是现今国内学历最高的青年魔术表演艺术家。擅长于大型魔术的表演,参加过多次春晚表演。目前为美国IBM魔术师协会会员、中国魔术师协会理事。

喁琰

​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说文解字

【卷一】【玉部】琰

璧上起美色也。从玉炎声。以冉切。

说文解字注

璧上起美色也。璧当为圭。也当为者。《周礼注》云:凡圭剡上寸半。琰圭剡半以上。又半为瑑饰。许云起美色。葢与郑意同。或当作圭剡上起美饰者。若高注淮南、颜注《司马相如传》皆云:琬琰、美玉名。此当合二字为一名。别是一物。《尚书》:玉五重。琬琰亦是一物。非周礼之二圭也。

从王。炎声。以冄切。古音第八部。

康熙字典

《唐韵》《韵会》并以冉切,音䎦。《说文》:璧上起美色也。从玉,炎,意兼声。《广韵》:玉名。《韵会》琰之言炎也。光炎起也。

又圭之锐上者。《周礼·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注:琰圭有锋芒,为诛讨之象。诸侯有不善,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

又《冬官考工记》:琰圭九寸。注:凡圭,琰上寸半。琰圭,琰半以上。又半为瑑饰。

又人名。详前琬字注。

参考资料

1.琰 ·在线汉语字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