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区(湖北省宜昌市辖区)
西陵区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中部。东南与夷陵区、伍家岗区相交,西南与点军区隔江相望,北部与夷陵区山峦相接。东西(黑虎山—西坝)最大横跨10.02公里,南北(一马路—下桃坪)最大纵距16.43公里。
国土面积58.97平方公里。2020年有常住人口53.77万人。辖学院、云集、西陵、西坝、葛洲坝、夜明珠、窑湾7个街道和西陵经济开发区。社区75个,其中8个社区属村居并行,区人民政府驻西陵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陵区常住人口537686人。
2020年,西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不含电力生产和供电)40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07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82331.6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8元。
中文名
西陵区
西陵
420502
市辖区
湖北省宜昌市
西陵峡口
西陵街道、学院街道、云集街道等
0717
邮政区码443000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均瑶广场、国际大酒店、儿童公园、滨江公园等
宜昌火车站
鄂E
58.97平方公里
537686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404.7亿元(2020年)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西陵区辖学院、云集、西陵、西坝、葛洲坝、夜明珠、窑湾7个街道和西陵经济开发区。[2]社区75个,其中8个社区属村居并行,区人民政府驻西陵街道。
位置境域
西陵区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中部,长江左岸。地跨东经111°12′23″—111°22′02″,北纬30°40′49″—30°47′54″之间。东南与夷陵区、伍家岗区相交,西南与点军区隔江相望,北部与夷陵区山峦相接。总面积58.97平方公里。
西陵区地质
西陵区地质结构属江汉平原沉降带宜昌单斜拗陷西缘,即居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次级构造——宜昌单斜上,主要为距今1亿年前白垩纪的河流、湖泊沉积而形成的红色层状地层。地层走向为北20°至东40°,向东南方向倾斜,倾角4°至8°。在距今约7000万年时,我国大陆发生过一次被称作“燕山运动”的规模巨大的地壳运动,至此以后,宜昌市区一直处于大面积间歇性的掀斜式整体上升状态,其运动强度渐趋减弱,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地震烈度从未超过5级。国家地震局将宜昌市确定为不设防城市。即使三峡大坝修建后,发生诱发地震,其烈度也不会超过6级。
西陵区
地貌
地西陵区地处黄陵山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山区,北与夷陵区接壤,南与伍家岗区相连,西与点军区隔江相望。东西(西坝——黑虎山)最大横距10.02公里;南北(下桃坪——一马路)最大纵距14.62公里。区内水域十分广泛,长江经西北向东南呈“S”型流经本区;除长江外,流经本区的还有黄柏河,境内流长3.6公里;下牢溪,境内流长3.5公里。
气候
西陵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164.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2.4天,年日照总时数1100~1300小时。
水文
宜昌水系属长江水系,西陵区水系为长江一级短支流,周家冲、猫儿冲和黄柏河、沙河为二级短支流,梅子垭为源头,常年水位44.35米。全区有小(二)型水库3座(石板水库、猫儿冲水库、焦家湾水库),数百口堰塘,总蓄水能力80万立方米,承担着全区万亩农田灌溉任务。
土壤
西陵区窑湾乡土壤分为紫色土、石灰土、黄棕壤、黄壤、水稻土及潮土6个土类。
人口
2018年,西陵区常住人口(含东山开发区)54.29万人。年末总户数(含东山开发区)15.05万户,户籍人口40.54万人,城镇人口比重100%。全年新出生人口3007人,死亡人口1090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陵区常住人口537686人。[3]
综述
2018年,西陵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不含电力生产和供电)374.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9亿元,可比下降1.2%;第二产业增加值111.81亿元,可比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61.99亿元,可比增长9.6%。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08%、29.89%和70.0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发生一定变化,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减少0.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长1.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减少1.64个百分点。
2018年,西陵区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2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6亿元,增长9.0%。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14亿元,增长29.0%。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62亿元,增长1.6%。
2018年,西陵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从投资结构看,城镇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71.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7%;城镇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10.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4%;房地产开发投资27.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9%。
2018年,西陵区房屋施工面积168.63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4739套,商品房销售额29.8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43.23万平方米,待售面积76.51万平方米。
2018年,西陵区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55元,增长8.47%。[4]
2020年,西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不含电力生产和供电)40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07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82331.6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08元。
第一产业
2018年,西陵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4万元,比上年下降26%。其中:农业产值3496万元,下降3.54%;牧业产值927万元;渔业产值113万元,增长8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8万元,增长85.33%。
截至2018年末,西陵区耕地总面积15公顷。全年蔬菜产量1455吨,水果产量8887吨。
第二产业
2018年,西陵区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4.92亿元(不含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比上年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45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7.7%,低于同期0.46个百分点。
2018年,西陵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8.77亿元,竣工产值68.16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4.16亿元,可比下降4.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1.13亿元。
第三产业
2018年,西陵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7.8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1.1%。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366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吸收外商投资2530.24万美元。
工业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8年,西陵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申请发明专利933件,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市前列。
2018年,西陵区本级财政预算科技支出3638万元,比上年增长5.8%。
2018年,西陵区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60余场次,惠及15万余人次。组织3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节活动,其中2000多人次获奖。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底,西陵区有中学11所,小学21所,幼儿园39所。其中中学在校学生6872人,教职工683人,中学专任教师675人;中学学校(含民办)占地面积3228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0586平方米。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9764人,教职工1090人,小学专任教师1085人;小学学校(含民办)占地面积22228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5515平方米。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9726人,幼儿园教职工1578人,园长39人,专任教师903人;幼儿园(含民办)占地面积113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1582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底,西陵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4家。宜昌市卫生健康委直管的医疗机构有10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专科医院5家。西陵区卫生健康局管理的医疗机构有164家。其中一级医疗机构10家,社区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20家(西陵医院与西陵区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窑湾乡卫生院与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停业2家,企事业医疗机构26家,停业4家,个体医疗机构108家,停业7家。
社会保障
2018年,西陵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11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5%,转移农村劳动力156人。完成社保扩面7995人次,其中企业养老保险1470人次、失业保险1470人次、医疗保险2115人次、工伤保险1470人次、生育保险1470人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29747人,全年共计就诊51695人次,医疗总费用13677.17万元,统筹支付5993.74万元。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84.37%。
体育事业
2010全区现有公共文化场所34处,晨晚练健身基地104个,健身园46处,文体活动室75个,农村文体活动室7个,农民篮球场10处,文化中心户78户,开辟文化长廊达2万平方米,文体活动场所1174处。有文化艺术团89个、健身队伍138多支、文体行业协会组织22个,文体骨干达2000多人。有乒乓球培训中心7个,国民体质监测站8个。全年举办综合运动会3次,单项比赛70次,全民健身活动120次,参加活动人数10万余人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荣获金牌27枚、银牌56枚。
交通运输
宜昌西陵已形成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鄂西渝东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
水运长江横贯宜昌237公里,境内有长江八大港口之一的宜昌港。宜昌港新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为86万吨、集装箱4万标箱、靠泊能力1500吨级。3000吨级船舶及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上海。宜昌港为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可江海联运。境内已建有四座跨江大桥,第五座跨江铁路大桥正在兴建。西陵—上海:1751公里;西陵—重庆:648公里。
铁路运输南北铁路大动脉之一焦柳铁路纵贯宜昌西陵。火车站已开通至北京、上海、西安、太原、广州、深圳、无锡、湛江等直达车次。西陵到武汉之间的城际直通铁路正在兴建,2011年将建成通车,届时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将全程贯通。西陵—北京:1432公里;西陵—广州:1647公里;西陵—成都:1000公里。
公路运输以高速、国道和省道为主干的公路运输网四通八达。沪蓉、杭(州)兰(州)、襄(樊)宜(昌)、宜(昌)湘(石门)高速在宜昌西陵交汇。其中沪蓉高速宜昌至上海段(1300公里)已全程贯通,杭兰高速正在兴建,宜襄高速即将建成通车,宜湘高速已动工兴建。318、209、055国道从不同方向穿越宜昌全境。宜昌西陵已实现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全程高速。宜昌—上海:1400公里;宜昌—武汉:300公里。
航空运输距离三峡地区唯一的4D级民用机场三峡机场40km,设计年客运吞吐量140万人次,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深圳、昆明、重庆、南京等20多条国内航线,为国家一类空港,已开通直飞日本、香港的国际包机业务。
政治
区委书记:任蔚
风景名胜
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对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如旧。
长江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5]
三峡大坝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位于宜昌市城区中心,横卧在长江之畔,长10.5公里,平均宽65米,占地面积3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28公顷,是一座依街傍水的开放式公园,是长江沿线最长最美的大型公园。
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于1956年建园,原名西陵公园。1986年更名为儿童公园,由原全国政协邓颖超同志亲笔题写园名。公园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18亩,绿化覆盖率86.26%以上。园内主要景点有交通游艺场、荷花池,湖心亭,山海关及儿童乐园、动物园等。
夷陵广场
夷陵广场位于宜昌市城区繁华的商贸中心,东临国贸大厦、西临九州购物广场、南接广场路、北临西陵一路。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84米,占地面积5.52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4.8万平方米,于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被市人大确定为城区首批永久性保护公共绿地。
镇江阁
镇江阁位于宜昌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约4000米处的长江岸边。镇江阁有“天下第四楼”之称,气势雄伟,威镇三江。镇江阁始建于1699年,今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仿古建筑,系市内商贾集资兴建,是宜昌历史上用作粮食交易的场所。原来的镇江阁规模很小,为砖结构,已不复存在,后改名为“杨泗庙”。
宜昌快乐谷
宜昌快乐谷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峡口风景区(西陵区南津关路9号),是国家4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地处峡口风景,长江咽喉地段三峡的进出口、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津关处,离宜昌市仅8公里,快乐谷主要由三峡蹦极、大摆锤、飞天滑索、峡谷秋千、三峡攀岩、拓展训练、龙舟竞技、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特色文艺演出等组成。
柑桔
西陵区出产柑桔,历史悠久,屈原的《桔颂》,证明至少两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于宜昌地理气候环境优越,宜昌栽桔,远非“千树”,而是居全省之冠,1991年产量达13万吨以上,且有着众多的优良品种。
脐橙
因果顶生一小次果,随实膨大,开裂呈脐状,故名脐橙。又名抱子橙,无核橙。果实成熟呈圆球形,大则橙红,肉脆芳香,味甜汁多,嫩而无渣。港、澳外,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
宜昌红橙
从锦橙芽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特征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红,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质上等,11月中旬成熟。主要产地为宜昌县三斗坪太平溪一带。曾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
桃叶橙
叶片狭长似桃叶。1959年开始,从众多甜橙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果面橙红、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
猕猴桃
野生品种较多,以中华猕猴桃为优。浆果可食,汁多清香,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蛋白脂和钙、磷、镁、铁、果胶等物质,是酿酒和果酱罐头生产的原料。
白花桃
又名秭归白花桃。以花瓣和果皮均为白色而得名。六月成熟,形长圆,顶端稍尖,果皮密被短柔毛。果肉白色,或淡绿色,汁清香,脱核,品质优良。加工的罐头畅销省内外。
板栗
是宜昌市传统土特产,以宜昌、秭归、长阳等县产量最多。
柿
柿分为食用柿和油用柿两大类。食用柿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甜汁多,可生食,也可制成柿饼、柿干等。亦可加工为柿蜜、柿糖、霜糖。还可酿酒制醋。柿饼、柿蒂可以入药。油柿是化工原料。其加工制品远销独联体、日本、香港等地。
金水梨
果成熟早,呈金黄色,果大,肉厚、皮薄、味香、嫩脆、汁多、酸甜适度。此梨产于当阳市,80年代引进的优良品种。
荣誉称号
2021年2月9日,被湖北省民宗委命名为2020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
参考资料
1.西陵区简介·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
2.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3.宜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三峡日报
4.西陵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陵区统计局
5.三峡大坝·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
6.省民宗委关于命名2020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