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遵义市公办医科大学)

ZMC遵义市公办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学校的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1969年经国务院批准南迁,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具有多个专业、学科门类较齐全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公共事业管理、药物制剂、护理学、美容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生物工程和英语等1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中文名

遵义医科大学

外文名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简称

遵医(ZMU)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有5个教学部和9个本科系。珠海校区办学层次以研究生、本科生为主,开办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工程等,2002年起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全院藏书82万册,全馆微机管理,检索方便,与全国600多所兄弟院校和医疗科研部门有资料交流,为省卫生厅委托科研课题查新检索单位。学校已于2001年建成计算机校园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3人。在专任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1人,省管专家8人,贵州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49人(包括附院编制的教师),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共有7所附属医院,其中3所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数4000余张,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第一附属医院是贵州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有43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卫生厅重点学科,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撑。

校训

明德笃学、求是致用

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81项;发表论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75篇,出版学术专着10部;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奖4项、三等奖21项,省医学会科技奖14项,市科技进步奖20项,遵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卫生部教学研究课题1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6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30项;获得专利8项;学校主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得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遵义医学院学报》。

合作交流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科研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

参考资料

1.遵医简介·遵义医科大学

关键词:Z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