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纹犁头鳐(犁头鳐科犁头鳐属动物)

斑纹犁头鳐犁头鳐科犁头鳐属动物

斑纹犁头鳐(学名:Rhinobatos hynnicephalus)是犁头鳐科、犁头鳐属鱼类。体长1米左右。吻呈三角形,前端圆钝,侧缘斜直或微凹;吻长约为体盘长的2/5;吻软骨颇宽。喷水孔卵圆形,约等于眼径之半。鼻孔横斜,长等于口宽的2/3-5/8。鳃孔斜列于胸鳍基底里方。背腹面具很细鳞片;脊椎线上和眼眶上无显著结刺。胸鳍颇宽大,基底前延,越过鼻孔前缘的水平线,伸达吻侧后部;前缘斜直或微凹。腹鳍狭长,几与胸鳍相连,外角圆,后角钝尖微突。

两背鳍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前缘稍圆凸,后缘平直或微凹。第一背鳍与腹鳍的距离比背鳍间隔约大1.2倍,基底长几等于背鳍间隔的1/3;第二背鳍基底比第一背鳍基底稍长。尾平扁,渐细狭。尾鳍短小,上叶较大,下叶不突出,后部无缺刻,低而广圆形。背面褐色,除背鳍、尾鳍及吻侧外,全身常密布暗褐色斑点及睛状、条状或蠕虫状花纹。

斑纹犁头鳐为暖温性近海底栖鱼类。栖于近海沙泥底质之底层,活动深度在20-80米,偶然进入咸淡水。肉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和贝类,以及其他底栖动物,也食小鱼。性格温顺,日间匍匐于水底作息,黄昏夜间活跃,用头腹面电感受器感知猎物。分布于韩国、日本南部、越南、中国沿海。

中文名

斑纹犁头鳐

拉丁学名

Rhinobatos hynnicephalus

别名

斑纹琵琶鲼、犁头琵琶鲼、饭匙鲨、鲂仔、香匙、犁头锉鳐等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软骨鱼纲

亚纲

板鳃亚纲

鳐形目

亚目

犁头鳐亚目

犁头鳐科

犁头鳐属

斑纹犁头鳐

命名者及年代

Richardson,1846

保护级别

(IUCN 2006年 ver 3.1)——近危(NT)

动物学史

斑纹犁头鳐(Rhinobatos hynnicephalus)是在1846年,由苏格兰海军外科医生及博物学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学促进协会报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国与日本海的鱼类学报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据当时居澳门任职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茶叶检察官的英国博物学家里夫斯(John Reeves,1774-1856)在广东海域采得标本的绘画(无标本记录),以“犁头锉鳐(Rhinobatus hynnicephalus)”的学名记载的为世界及中国的首个记录。

斑纹犁头鳐学名的由源,属名Rhinobatos是希腊语“rhinē”的拉丁语“rhin”及希腊语“batēs”的拉丁语“bat”或希腊语“batis”的拉丁语“batis”的并合,意思分别是“锉”的“爬者”、“鹞”或“鳐”,而种名hynnicephalus是希腊语“hynnē=hynis”的拉丁语“rhin”及希腊语“kephalē”的拉丁语“cephal”的并合,意思分别是“犁嘴”的“头”。

中国香港最早记录,确认于著者1980年代于香港东西部海域考察,以及1994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上、下)》中于香港仔鱼类统营处鱼类批发市场获得之标本个体。

有关犁头鳐属Rhinobatos)的建立,是在1790年,由德国博物学家与植物学家林克(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Link,1767-1851),在《哥达城最新物理与自然历史杂志(Magazin für das Neueste aus der Physik und Naturgeschichte, Gotha)》第六卷第三期的一文《根据牙齿的鱼类分类(Versuch einer Eintheilung der Fische nach den Zähnen)》中,以欧洲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发表的“琴犁头鳐(Raja rhinobatos=Rhinobatos rhinobatos)”作模式种(type species )而建立。

形态特征

体长1米左右。吻呈三角形,前端圆钝,侧缘斜直或微凹;吻长约为体盘长的2/5;吻软骨颇宽,前部狭窄地分离,后部作三角状分歧。眼中大,眼径为吻长的1/4-1/6,比眼间隔稍小或相等。喷水孔卵圆形,约等于眼径之半,两喷水孔间的距离等于吻长的2/5-1/3;后缘外侧的皮褶发达,内侧的皮褶不明显或完全消失。鼻孔横斜,长等于口宽的2/3-5/8,与鼻间隔相等或稍大(幼者);鼻孔外侧到吻侧的水平距离比鼻孔长为大,前鼻瓣发达,具一“人”字形突出,后部转入于鼻间隔区域,伸达鼻孔内侧的垂直线;后鼻瓣发达,前部外侧具一半月形袋盖状突出,前部内侧具一袜状突出,转入于鼻腔内,后部作一圆形袋盖状突出。口几平横,等于口前吻长的1/3(幼者)-3/8;上颌内缘具一腭膜,中部和两侧凹入;呈波纹状。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齿面微呈凹凸。鳃孔斜列于胸鳍基底里方,第五鳃孔间的距离比第三鳃孔大7-8倍。背腹面具很细鳞片;脊椎线上和眼眶上无显著结刺。 [5] 

胸鳍颇宽大,基底前延,越过鼻孔前缘的水平线,伸达吻侧后部;前缘斜直或微凹,与后缘和里缘连续成广圆形。腹鳍狭长,几与胸鳍相连,外角圆,后角钝尖微突。两背鳍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前缘稍圆凸,后缘平直或微凹;上下角都圆钝不突出。第一背鳍与腹鳍的距离比背鳍间隔约大1.2倍,基底长几等于背鳍间隔的1/3;第二背鳍基底比第一背鳍基底稍长。尾平扁,渐细狭,尾椎轴低平,尾侧皮褶很发达。尾鳍短小,上叶较大,下叶不突出,后部无缺刻,低而广圆形。

背面褐色,除背鳍、尾鳍及吻侧外,全身常密布暗褐色斑点及睛状、条状或蠕虫状花纹。

生活习性

 斑纹犁头鳐为暖温性近海底栖鱼类。栖于近海沙泥底质之底层,活动深度在20-80米,偶然进入咸淡水。肉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和贝类,以及其他底栖动物,也食小鱼。性格温顺,日间匍匐于水底作息,黄昏夜间活跃,用头腹面电感受器感知猎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韩国、日本南部、越南、中国沿海。

繁殖方法

卵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更多营养。在中国南方以外,妊娠期约为一年,而分娩发生在6-7月,幼鱼于浅海发育。

主要价值

斑纹犁头鳐肉可供食用,皮可干制为“鱼皮”,背鳍和尾鳍可制鱼翅,吻侧半透明结缔组织可干制为“鱼骨”,浸煮后膨胀,柔软可口。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6年 ver 3.1)——近危(NT)。

参考资料

1.斑纹犁头鳐·中国动物数据主题库

关键词:斑纹犁头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