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猫科豹属动物)
西伯利亚虎(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猫科豹属动物,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EN)物种。
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
东北虎、阿尔泰虎、满洲虎、乌苏里虎、朝鲜虎、阿穆尔虎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裂脚亚目
猫科
豹亚科
豹属
西伯利亚虎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
东北虎
历史分布
西伯利亚虎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在19世纪中叶,西伯利亚虎仍然有很大的分布范围,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山麓,北沿黑龙江北岸,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分布。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南部与燕山山脉相连,向南分布区曾远及华北北部。由此可见西伯利亚虎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中国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分地区,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的大部分地区。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伯利亚虎的分布开始逐渐退缩,在中国东北虎的分布区首先是由南向北,然后是由西向东退缩。在20世纪初辽东地区还有虎的分布,50年代便向吉林退缩。大兴安岭这20年代仍然有虎的活动,1974-1976年调查表明,20世纪70年代东北虎已经在大兴安岭绝迹。
现代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边区南部于滨海边区相邻的山地林区,滨海边区锡霍特山脉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与中国相邻的边界地区4个独立的分布区。
中国东北东部山区: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完达山东部林区,老爷岭林区和张广才岭南部有为数不多的孤立的游荡个体,由于这些分布区与俄罗斯和吉林省交界,这些个体可能在黑龙江与俄罗斯或吉林省境内相互流动。
繁养方式
冬季发情交配,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在105-110左右,每产2-4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kg,哺乳期5-6个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
动物保护
濒危原因
1.栖息地消失。过度地采伐森林加速了西伯利亚虎栖息地的丧失,同时也使西伯利亚虎的捕食对象(如狍、野猪和麂等)无栖身之地,造成西伯利亚虎的食物短缺。
2.虎皮虎骨的药用价值使得西伯利亚虎长期以来成为狩猎对象。
3.由于人类的活动、栖息地的破坏等因素使西伯利亚虎的分布区被分割成多个孤立的“岛屿”,各分布区之间缺乏基因交流,甚至一些分布区内仅有一只个体而不能繁殖。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一个世纪以来,虎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5%,致使西伯利亚虎如今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然而,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教育支持,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科学家对虎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大多数人对虎都充满了善意,如果保护者能将这些积极因素转换成直接的行动,虎的未来将是光明的。”WCS动物保护学家、印度著名的虎专家——Ullas Karanth博士如是说。据估计,现在野生的西伯利亚虎数量只有366到406头,是地球上排名第二的濒危老虎亚种。
随着清朝覆灭,禁区开放,各地移民大量迁入东北地区,东北虎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由于人口增长、林区面积减少以及无节制的大量捕杀,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其分布范围也迅速向北退缩。
20世纪30年代,东北虎尚有500只以上,且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境内。
50年代以后,中国捕虎运动及林区人口数量激增,东北虎被迫迁移到干扰较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边界已退到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和集安、浑江一带。
1953-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野外调查表明,东北虎在中国的数量已不足200只。
保护措施
东北虎数量稀少,且行踪隐秘,野外调查和研究都非常困难。然而,WCS的科学家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过去近20年里创造了不少东北虎研究与保护的奇迹。利用先进的无线电遥测技术,WCS的科学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60多只野生东北虎进行成功追踪,获取了大量珍贵的野外资料。
首次揭示了野生东北虎的社群结构、食性、繁殖、死亡以及它与人类及其他物种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有力推动了东北虎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俄罗斯政府、WCS等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积极努力下,过去50年俄罗斯的东北虎数量增长了十几倍,达到创纪录的400-500只。
1993年5月29日,国务院在《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中严禁进出口虎骨;禁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骨;取消虎骨药用标准,禁止用虎骨制药。中国曾是世界上虎制品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国政府颁布的这一禁令遏制了市场需求,有效地防止了野生老虎的灭绝,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赏。
2000年10月,“东北虎野生种群恢复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开启了中国野生虎国际合作保护的先河。基于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恢复野生东北虎计划,在吉林省林业厅和WCS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12月一个新的保护东北虎和远东豹的保护区——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成立,3年后成功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1月25日,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利用WCS提供的远红外摄像机拍摄到了3张野生东北虎的照片,这是中国首次拍到野生东北虎的照片,它们与具体翔实的现场监测数据一起,无可辩驳地向世人证明,中国至今还有野生东北虎存在。这是中国东北虎保护事业的一大进展,也是极其珍贵的保护成果,为今后的保护工作增添了信心。迄今为止,在珲春地区5次拍摄到野生东北虎的珍贵照片。
参考资料
1.野生东北虎·中国国家地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