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医学科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文名中医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医学
汉族医学、汉医、国医
发病
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基础理论
气概念的革命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1996年).即"信息,能量,物质"混合流.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分形经络解剖结构,粗糙,非管,不平滑,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的"细胞群(细胞社会学)"经络.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1998年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分形维数,阴阳
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现代化科学化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藏象分形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
第三中医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第一哲学观---整体观。
中医分形集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治疗思维
中医主要通过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人体驱除病邪,恢复正气。其思维可简约为攻补二类,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传统上,临床进行攻补有八个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称为八法。
有些中医学家认为,中医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方剂,药方是医者的经验结晶。中医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即是实验的医学,尤其是经过无数的医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的临床人体实验反覆使用,证实实际有效而被记载流传下来的经方、时方等。直接面对疾病,掌握主证,选择对证的方剂进行加减,不拘泥于理论,以治疗疾病,这是中医精髓辨证论治的本来面目。
现代中医也有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尤其在中国大陆,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辅助诊断,中医师可兼用中药与西药病患治疗。
西主要通过医学器械、化学检验确定病情,然后使用化学制剂、先进医疗设备达到杀死病源体或抑制治病途径而治疾病,称为对抗疗法。
通常有些病人在患顽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等疾病时,或者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所限,或者是患者
所能获得的医疗资源所限,没有治疗的办法时,会求助于中医。但绝大多数人在外科、及病情恶化快速的严重病变的情况下求助于西医。
一种疾病可否治愈,其可能性多大在西医中比在中医中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可依循。
疗效验证
传统上,中医借由脉象及病人服药后症状的变化等来判断疗效。有些中医认为中医学很难进行对比试验,但现代研究中医学的学者,亦建立多种实验动物模型或进入临床人体实验,进行对比试验,来验证方剂或中药的疗效。
西医的治疗方法和药剂则是要通过科学的对比试验(比如使用安慰剂对比)来确认效果。
知识传播
中医的典籍大多成书于古代,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的《伤寒论》、明朝的《本草纲目》,使用文言或古人的口语、歌诀记载,今人不易了解,而增加传播的难度。古代中国官方亦不断蒐集修订各类中医典籍,成为官修医书,并设有考试制度,而在民间则多以师带徒或家传的方式传承。近现代则成立中医药大学或学院等,对中医学进行的系统整理、研究、教学,而在民间也保留部分师带徒及家传方式。
西医则是根据成文的知识体系进行,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或药剂不对或有效,这种知识能很快得以传播。
一般认为有经验的老中医医术较高明,经验对疗效有明显的决定作用。由于中医强调的辩证方法借用中国哲学中阴阳五行的词汇来描述,使得经验很难以被了解。而在医经、本草、医案、医话等各类中医典籍中,均详细记载了各种方剂、中药的使用时机、炮制法、使用禁忌、副作用、误用后的症状及救治方法等。
中西医学的异同
自从西洋医学(又称为对抗医学)随着传教士由欧洲传入中国之后,两种医学体系的竞争与融合就一直在进行。近现代西方医学是西方传统医学向近现代生物科学的生物医学模式转换,面临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的形成。
199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了“首届全国中西医学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上曾邦哲(曾杰)提出了中西医学汇通走向系统医学与系统药物学(systems medicine and pharmacy)的道路,同时将中医药经典作为传统医药加以保存,一方面提供了中西医学汇通的医学现代化资源,另一方面使传统医药发挥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用途,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医药以地道的传统医学存在,现代的中西结合医学则必须彻底走向现代化。
医学理论体系
世界上的医疗体系大致上可分成:
“拟人论医学体系”(神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超自然物(神灵)力量所造成的,如撒但、鬼、神祇等,巫医、乩童、符咒等即属于此类。
“自然论医学体系”(经验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气候的变化、饮食习惯、人的情绪变化等。中医学、阿育吠陀、顺势疗法等即属于此类。
“科学论医学体系”(实验设计):经由设立假说、实验设计,并利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呈现结果,或藉由科学仪器侦测所产生的医学,是近现代医学的主流,例如西医。
其中前面两者被归类为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而后者则属于现代医学的主流。
诊断疾病的思维方式
中医诊断疾病是依望闻问切的结果来辨病及辨证,但也有只辨病不辨证(例如急症或有专病专方时),或只辨证不辨病(例如遇到不知名的疾病、疑难杂症、或调理体质等)的情况。与西医在诊断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的是,中医常会强调“辨证(症)”。
以感冒为例,西医师会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细菌性的感染,会鉴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并肺炎;但这些诊断对中医师而言,却不是最重要的。以中医的观点,需要分辨的是,这是属于风寒或风热;若属风寒则又辨属于太阳病、阳明病或少阳病;属风热则辨别病邪在卫气营血的哪个阶段等。
治疗的思维及方法
中医主要通过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人体驱除病邪,恢复正气。其思维可简约为攻补二类,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传统上,临床进行攻补有八个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称为八法。
中医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方剂,药方是医者的经验结晶。中医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即是实验的医学,尤其是经过无数的医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的临床人体实验反覆使用,证实实际有效而被记载流传下来的经方、时方等。直接面对疾病,掌握主证,选择对证的方剂进行加减,不拘泥于理论,以治疗疾病,这是中医精髓辨证论治的本来面目。
现代中医也有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尤其在中国大陆,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辅助诊断,中医师可兼用中药与西药为病患治疗。
通常有些病人在患顽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等疾病时,或者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所限,或者是患者所能获得的医疗资源所限,没有治疗的办法时,会求助于中医。但绝大多数人在外科、及病情恶化快速的严重病变的情况下求助于西医。
一种疾病可否治愈,其可能性多大在西医中比在中医中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可依循。
疗效验证方法
传统上,中医藉由脉象及病人服药后症状的变化等来判断疗效。有些中医认为中医学很难进行对比试验,但现代研究中医学的学者,亦建立多种实验动物模型或进入临床人体实验,进行对比试验,来验证方剂或中药的疗效。
西医的治疗方法和药剂则是要通过科学的对比试验(比如使用安慰剂对比)来确认效果。
近年在台湾,各大教学医院或地区医院均普遍开设中医部,并承担中医药临床试验的任务。例如:2006年9月24日举办的“二〇〇六中医药研究暨临床病例学术研讨会”上,长庚医院北区中医部主任杨贤鸿发表“辛夷散治疗过敏性鼻炎随机双盲临床疗效评估”,在为期两年的双盲实验中,共收集108位病患,完成整体实验共有60位,其中包括实验组40位、对照组20位,并针对临床症状、鼻腔阻力、鼻腔截面积、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球细胞激素之分泌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辛夷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临床疗效,此疗效之机转包括T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的影响。这是中医药科学与其医疗价值验证的众多科研举证之一。而其它具代表性的中医科研验证结果也在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网站有公开而详实的记录,提供有兴趣者一窥中医与临床的成效。
知识传播方式
中医的典籍大多成书于古代,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的《伤寒论》、明朝的《本草纲目》,使用文言或古人的口语、歌诀记载,今人不易了解,而增加传播的难度。古代中国官方亦不断搜集修订各类中医典籍,成为官修医书,并设有考试制度,而在民间则多以师带徒或家传的方式传承。近现代则成立中医药大学或学院等,对中医学进行的系统整理、研究、教学,而在民间也保留部分师带徒及家传方式。
中医和西医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医注重古人的经验。中医医生推崇中国古代医书,相反现代医学的研究者则更着重医学的发展。
西方医学不断推陈出新、开放新药品。中医则一方面对古代秘方,医书进行挖掘、搜集、考证、从中吸取古人的临床经验,并继续加以检视及运用,另一方面也不断以经方或时方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进行加减,研制新的方剂,或藉由改变剂型,例如中药注射制剂,来扩展方剂的治疗范围或加强其疗效。
西医则是根据成文的知识体系进行,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或药剂不对或有效,这种知识能很快得以传播。现代藉由网路及传播媒体的发达,以及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的设立,中医的各种典籍及资讯亦逐步电子化而得到快速传播。
一般认为有经验的老中医医术较高明,经验对疗效有明显的决定作用。由于中医强调的辨证,借用中国哲学中阴阳五行的词汇来描述,使得经验很难以被了解。而在医经、本草、医案、医话等各类中医典籍中,均详细记载了各种方剂、中药的使用时机、炮制法、使用禁忌、副作用、误用后的症状及救治方法等,例如清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卷四·马兜铃的注解中,提到“今人惑于钱乙补肺阿胶散一方,取用(马兜铃)以治虚嗽,百服百死”。
反中医运动历史与观点
在中国,对于中医学的是否属于科学的问题,始终一直争论不休。学术界的争论可追溯到19世纪末,现代医学传到中国之后,一些主张医学现代化的人士,主张废除中医,中医学连带受到巨大的挑战。直到今天,中医学是否归属于科学、及中医药是否有效等,仍倍受主流科学界的质疑。
自欧洲医学东传以降,中医为科学与否,争议极大,两派各执一词,迄今在中国并无结论,兹聊列之。
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最早提出了废除中医中药的主张。在1915年江苏的袁桂生将“废五行说”作为一项提案交神州医药总会讨论,题为《拟废五行生克之提议》。据医学捌号楼称可能是最早的提出废除五行理论的文章。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事业之障碍案》。
2005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将中医存废之争推向新高潮。
中国官方的说法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针对中医不科学的说法,荆氏认为“2005年11月19日国家将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是对此等论争的回击。”董氏认为“在现代科学划界标准下当属于非科学范畴,而与伪科学截然不同”。孙氏等认为按照萨伽德的科学划界标准,亦“不能说中医学是一门科学”。
尚有一些人认为,中医源于古人对人体与自然规律的感性及感官认识,其本质并非科学(但可以用适当的现代科学方法去研究和发挥部分的中医理论),但她有超脱科学的可贵的一面。而“不是科学”也无法否定中医疗法的疗效,若据此断然否定中医,我们将失去很多可贵的文化资产。
评价
支持中医的人士认为: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即协助身体的自我调控机转维持身体的恒定)。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的医疗体系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中医的理论体系以唯象的阴阳五行为基础,用五行生克来解释人体生理、心理系统运行规律。其理论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世界观和朴素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例如阴阳、气血等概念用于总结、概括经验和指导实践,对于其科学性的问题,引进近代西方科学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学术界的争论可追溯到19世纪末。学术争论的参与者不仅有医学界人士甚至还包括政治、文化人士,如孙中山、梁启超、周作人、周树人等。
中药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2]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天然动、植、矿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学品,有人认为因此中医药物毒副作用较少,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但也有人认为中医药物成分复杂,毒副作用试验不完全,比现代医学(西医)的药物危险且作用值得怀疑。
很多人认为中医药物价格相对低廉,同时某些中药药物由于使用珍稀原料(如鹿茸、人参)价格昂贵。
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治疗骨科疾病被世界的人们所追捧。传统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祖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医好了无数例疑难杂症,一直以来被国人引以为骄傲。众所周知,黑膏药治疗骨关节疾病亦有关键之两点,其一为所选中药成分对症性,此为保障疗效之根本;其二为膏药熬制方法正宗性,此为药效得以发挥之关键。中医外用膏药治疗骨科疾病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如:消刺止痛膏、镇骨驱风贴、蜂毒古今贴、颈椎宁痛膏等中医外用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文化遗产
1929年在一场废除中医的尝试失败之后,上海中医药界人士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把每年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这是和中医学相关的节日。
中国新闻社报导“韩现在又计划拿中医当韩医,申请为代表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后,中韩之间有不少争论。
相关条目
中医师气功中药针灸布气五运六气东医宝鉴本草纲目
大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药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综合医院及各类相关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参考资料1.中医学·武汉医学护理招生网
2.中药药学·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