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的合称)

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的合称

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公司被媒体合称为“中华酷联”。一般是指手机行业领域的竞争。“中华酷联”并称,是国内主流运营商合作品牌。3G时代,四家企业几乎走着相同的路线,以运营商定制为主,并且取得了快速发展。3G初期登上智能机销量TOP10的只有联想1家。五年之后,“中华酷联”智能机份额全部进入国内TOP5。

中文名

中华酷联

英文名

zhonghuakulian

领 域

手机行业

性 质

国产

形成时间

2013年

组成

中华酷联

曾经中国内地的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包括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这四家企业也被国内媒体合称“中华酷联”。[1]

形成原因:2013年中华酷联销售成为中国最多而形成。

成员

中兴的“耕牛气质”

中华酷联

第一代国产手机中,波导、科健、熊猫等或衰颓或死去,中兴是幸存者。尽管有国际品牌的压力,中兴依然稳步前进。中兴是首家发布TD智能机的厂商,2009年推出全制式40余款3G终端产品,成就“中国3G第一品牌”。从2G向3G的平稳过渡,得益于前期的转型与投入。这与中兴的文化相关。中兴董事长侯为贵以“稳健”著称,在其领导下的企业具有“耕牛气质”,辛勤、坚毅而稳健。

华为的“军人气质”

面对无品牌、无利润的手机业务境况,2008年中期华为决定出售终端部门不少于49%的股份,不过后来交易作罢。在3G时代到来前夕,华为再次重整旗鼓,开始智能机计划。卖掉手机业务虽然只是一个插曲,却让人感受到余承东那句话的力度:华为终端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快速成长,要么死亡。这份不成功就成仁的豪气与果断,最直接地体现了华为的精神内核——“军人气质”。

酷派的“黄江精神”

2009年,酷派选择放弃自有手机操作系统和Windows CE平台,全面转型做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500名工程师、200天,在东莞黄江进行封闭式攻坚研发。成功后的黄江总结会上,酷派元老李斌喜极而泣,哭得一塌糊涂。还有几项决定扭转了酷派的格局:全部智能机都使用Android系统,不再做非智能机;不再坚持只做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向下做产品线,直到400元左右。几项改革措施,起到了涅槃重生的作用。

联想的“大船文化”

2009年联想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Ophone手机,价格近5000元,目标直指苹果iPhone。然而,Ophone手机做到第二代的时候,面临重重困境而不得不终止。2010年,联想快速转身、二次定位,从低端机入手,向高端扩展。早些时候,柳传志曾提出“大船文化”,精髓在于“集中指挥、分工协作”。公司整体是一个大船,下面的业务是不同的小船,大船指引方向,小船灵活进行,保持节奏。对于方向偏颇的小船,要么直接放弃、要么用整体的力量带动。这种文化,让联想能够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又不失战术的灵活。

发展

天猫双11宣告“中华酷联”解体

曾几何时,提到手机,苹果、三星是海外品牌的象征,而国产品牌能与其一较高下的,就只有“中华酷联”了。[2]但是当阿里11日晚最终公布手机销售排名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小米以15.6亿的单日销售额排名第一,“中华酷联”只剩华为以10.6亿紧随第二,其余三家则没了踪影,苹果、三星分列第四、第五。

正式更新为“华米魅神”了

小米

如日中天的小米有些波澜,传言不断,什么跟MTK的关系,跟高通的关系,还有一块钢板,3G手机,等等。先是荣耀一年成长30倍销售额,然后魅族的MX4、MX4 Pro双雄锁喉,以及不再谈及为发烧而生,等等问题都出现了。

虽然小米可以达到创纪录的6000万台出货,但还在600到2000元区间,并没有扩展出更多的想像空间,而2000元的小米4日子也不好过,吸引力一日不如一日,不得不抛出小米5来望梅止渴。

最近几天,关于小米手机专利问题的分析甚嚣尘上,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在出货方面,小米也在跟富士康死磕,这也限制了米4尽早抢占市场。综合来看,小米排在华为之下也不委屈。

魅族

魅族之前可以说是一个发烧品牌,针对的用户也并非大众,魅族全线扩展,包括魅蓝、MX4、MX4 Pro,三线齐发,势头很猛,但受到产能情况困扰,也是没有足够的产品来满足市场。

魅族的MX4 Pro可以说是时下辨识度最高的一款手机,指纹识别,2K屏幕,HiFi音质,你要真说这三项哪一项是你需要的,可能都不太需要,但打造的旗舰感觉还是很令人满意的。而魅族千元机采用了诺基亚和iPhone 5c都采用的聚碳酸酯材质,表明其灵活性和学习能力。

此外,魅族还有阿里的支持,虽然不知道合作情况,但巨头支持还是很有底气的,2015年也将更加犀利。

大神

大神这个品牌诞生很短,应该属于酷派的活跃、性价比部分,而加上360和周鸿祎,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想像空间。360的互联网思维,酷派的手机制造经验,以及大神团队历史包袱少活力足的特点,都给这个品牌带来不小的看点。

有人说,这是弱弱联合,可以这么说,360不比BAT,大神也不比小米华为,但BAT和小米、华为结合的可能性基本很低,难度奇高,而360和酷派的合作还是很有实践价值的,如果大神成功,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手机和互联网公司合作,而大神始终是快半拍的。

参考资料

1.曾经的国产手机王者们 中华酷联新机盘点·智能生活网

2.又一国产手机跌落神坛,老板今年48岁,去趟美国回来发现被罢免·腾讯网

关键词:中华酷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