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本科院校)

铜仁学院本科院校

铜仁学院(TONGREN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铜仁学院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贵州省2011计划;是一所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的应用型大学。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9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设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招生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

简称

英文缩写为“TRU”

创办时间

主管部门

贵州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树新、校长、党委副书记:侯长林

高职专业

8个

本科专业

33个

校训

明德·致用

校歌

《梦开始的地方》

院校代码

10665

主要奖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截至2019年6月)、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截至2019年6月)

知名校友

梁伟、郑云跃、肖洪、杨晓敏等

中文名称

铜仁学院

外文名称

TONGREN UNIVERSITY

主要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大数据学院等

类别

公立大学

属性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2019年)、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贵州省2011计划(2014年)

学校类型

综合类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

序号

学院设置

专业设置

招生层次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法律文秘

专科

2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本科

心理咨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

专科

3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历史学

本科

文秘

专科

4

艺术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

本科

5

经济管理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地理科学、金融工程、酒店管理、电子商务

本科

6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生物科学、林学、风景园林、园林、水产养殖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

本科

7

大数据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8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精细化工、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及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9

大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护理学和社会工作

本科

10

国际学院

英语(师范方向、旅游方向)、商务英语

本科

11

继续教育学院

-

-

12

乌江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

本科

文秘、园林技术、心理咨询

专科

13

国学院

-

-

师资力量

铜仁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996人,其中博士166人,硕士414人;正高级职称148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5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1个;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和铜仁学院基础教育创新团队、铜仁学院民族学创新团队等校级人才创新团队22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专业1个、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黔黔辅导员工作室)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出版教材70部。

教学成果 2014年,该校梁成艾教授主持的《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多元归类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贵州省第九届(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贵州省2012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等次;贵州省高校2012年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铜仁学院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学科(培育)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7个。

铜仁学院学科建设一览表

序号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1

区域一流(培育)学科

教育学

2

省级重点学科

教育学、民族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3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

铜仁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名单

序号

学科名称

所在系部

学科类别

1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重点学科

2

音乐学

音乐系

重点学科

3

应用数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重点学科

4

理论物理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重点学科

5

材料物理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重点学科

6

旅游管理

外国语言文学系

重点学科

7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重点学科

8

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重点学科

9

应用经济学

法律与政史系

重点学科

10

教育学

教育科学系

重点学科

11

应用物理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重点学科

12

化 学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重点学科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重点支持学科

14

英 语

外国语言文学系

重点支持学科

15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系

重点支持学科

16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科学部

重点支持学科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贵州省大学科技园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和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铜仁学院中老(老挝)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12个。[1]

科研成果

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54项;发表学术论文2328篇,其中,在SCI、CSSCI上发表论文220篇;获得授权专利802项,出版专著142部、教材75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6月,铜仁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各类数据库50余个,2011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CALIS)成员馆。

学术期刊 《铜仁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铜仁学院主办的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梵净古典学,武陵论坛,大学之道(一流学科专栏),政治与法律,哲学天地,历史文化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艺术与体育研究,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等栏目。 曾获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

合作交流

铜仁学院教学建筑

与柬埔寨教育部、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老挝沙湾那吉省教育厅、沙耶武里省教育厅、万象省教育厅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境)外79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选派学生494人次、教师121人次赴国(境)外交流访学;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围绕十大重点学科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国家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0个;建立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为一体的老挝国别研究机构即“老挝研究中心”。

文化传统

精神风貌

校训

明德·致用

“明德 致用”作为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突出了学院人才培养方向,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师生的共同愿望。

明德:

铜仁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明德中学,“明德”体现了学院的办学历史渊源。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大的学问,在于弘扬大的德行。德育为教育之灵魂,“明德”二字强调德育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凸显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学院秉承“明德”精髓,倡导“先做人、再做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引导师生员工完善人格,修己立人,把“明德”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致用:

致用是一种重要的治学态度,强调了学院师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注重运用,学用结合。

校训“明德 致用”, 既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学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理念,又符合当今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彰显了学院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31] 

校风

校风:尚贤尚能

既体现了学校注重提高思想素质和应用能力的育人之道,又彰显了学校推崇吸纳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用人之道。

教风

教风:为师为范

表明学校注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职工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

学风

学风:善思善行

凸显学校重视学风建设,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努力成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形象标识

校徽

解读:

校徽以万卷书堆积而成铜仁梵净山蘑菇石为主体造型,一方面突出了铜仁学院所处的地域特征——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脚下,另一方面凸显了铜仁学院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

“1920年”字样说明铜仁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明德中学;字样置于代表阶梯线条之下,不仅凸显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也寓意了学院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办学之路。

选择蓝色为院标的主色调,体现了学院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积淀。蓝色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32] 

校旗

校旗旗面为白色,正中为蓝色书法体“铜仁学院”四字,左上角为校徽。规格为192*128cm和240*160cm。 [33] 

校歌

《梦开始的地方》

歌词:武陵深处鸟语花香,十里锦江碧波荡漾,百年学府源远流长,辛勤耕耘孕育栋梁。传承明德薪火,书写春秋诗行,弘扬时代精神,追求远大理想。啊!铜仁学院,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风华正茂,激情飞扬。啊!铜仁学院,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奋发图强,展翅翱翔,展翅翱翔。[2]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朱洪波 党委副书记:侯长林、代亮 纪委书记:吴先佳 校长:侯长林 正厅长级干部:李树新 副校长:石维、罗静、杨建 副厅长级干部:饶小华 铜仁学院党委委员: 朱洪波、侯长林、代亮、吴先佳、石维、罗静、杨建、梁正海、叶丹、刘德平[3]

参考资料

1.铜仁学院简介·铜仁学院官网

2.铜仁学院---校训及解读·铜仁学院官网

3.现任领导 .·铜仁学院

关键词:铜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