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铺(售卖各种日用零星货物的店铺)

杂货铺售卖各种日用零星货物的店铺

杂货铺,词语,常见于生活之中,是指售卖各种日用零星货物的店铺。卖日杂的商店就都叫百货商店了,御赐的名字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中文名

杂货铺

别名

百货商店

英文名

The grocery store

拼音

zá huò pù

名称来由

乾隆御赐

介绍

杂货铺

冰心《冬儿姑娘》:“我的妹妹家住在蓝旗,有个菜园子,也有几口猪,还开个小杂货铺。”如:这些东西,你到杂货铺里就可买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的杂货铺逐渐被新式的超市和购物广场所取代。

杂货铺的英文是:variety store 要说这乾隆,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啊。清高宗乾隆,全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世宗雍正的儿子,清仁宗嘉庆的老子,公元1736年登基为帝,年号乾隆,后世之人皆称乾隆而不名弘历。下面要说的,就是这位乾隆的故事。

乾隆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三长的人。乾隆年间“歌舞升平、国泰民安”,而乾隆呢,也是个“善体民意的好皇帝”,也好个微服私访什么的,这不,又出去溜达去了。

走着看着,看着走着,嗯?万货全,看字号是间杂货铺,可这名儿起的够大呀,够狂,心里不爽!进去看看。乾隆一进门,门口一小伙计赶紧迎客,“来了您哪,爷,里边儿请。”乾隆没搭理他,在铺子里看了看,里面的商品虽没有万种,可也有几百种了。“把你们掌柜的叫来。”小伙计一听,再看了看乾隆,叫掌柜的去了。你想啊,身为一国之君,虽说是微服私访,那衣料可全都是高级货,迎客的小伙计那眼多毒啊,看穿着,看气势,非富即贵呀!一脸福相的掌柜过来了,“这位爷,您需要点儿什么呀?”乾隆用手中的扇子往门口的方向一指,“你的铺子叫万货全?”“是。”“什么都有?”“是。”“那给我来一个金耙子。”掌柜的当时就蒙了,心里话“哪有用金子做耙子的,再有钱也没有用金子做耙子的呀,看来是成心找茬儿的。”可这话不能直说呀,自己刚才也说了“什么都有。”人家要买耙子,耙子那也是杂货,属于营业范围之内呀。掌柜的开始冒汗了,这要是答对不好,今儿个这招牌可就砸了。“我这儿有竹耙子、铁耙子,没有金耙子。”“你不什么都有吗?还万货全,那万字是随便用的吗?”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清朝人都知道啊!掌柜的一听这话都哆嗦了,恨不得都要给乾隆跪下了,“那您老说叫什么好啊?”乾隆一看掌柜的都这样了,原本也没想把掌柜的怎么着,这气儿啊也就顺了。“你这儿虽没有万种商品,可百种总是有的,这样吧,我给你的铺子改个名儿,笔墨侍候。”乾隆啊,好写个诗词,题个字儿什么的,这不,老毛病又犯了。掌柜的赶紧让人给摆好了,乾隆提起笔来刷刷刷刷,掏出印章往上一盖,好了。掌柜的凑到跟前一看,俩大字儿,百货。再一看落款,掌柜的当时就跪那儿了。

从此以后,凡是卖日杂的商店就都叫百货商店了,御赐的名字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百货关系

杂货铺

百货比杂货的范围大,百货公司比杂货铺规模大,搞市场经济后,百货公司一般都改称超市了,当然,目前有的超市名不副实。

闽南语口语亦称(竹敢)仔店(白话字:Kám-á-tiàm)。(或称士多,粤音直译自英语的中store)。

在美国,超级市场通常被视为百货店的同义词。

异同

有部分小商店只卖零食、饮品、腌制类零食或小量文具的统称士多,部分只售干货(如五谷类、豆类)、开门七件事所罗列之物、罐头或已包装好之日用类货品称之为杂货铺;当然也有两种联营的,称杂货士多,而杂货与士多的区分也不太清晰。

杂货铺之特色多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家居用品大多皆可购得,店内布置或有点凌乱,但全部货品皆会在店内或门口展示,一目了然;而士多亦一样,士多之特色为可随意酌量购置,再以秤或天秤衡量价钱。

分布与演变

通常在住家附近,经营者多为该社区之居民,由于为服务该区家庭主妇与小孩的“街坊生意”之关系,与常光顾之顾客有说有笑,有较深厚的感情,往往还可以有赊账等情况;但随著旧社区被打破,杂货店渐渐地被较大、低价且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的24小时营业便利商店或超级市场所取代,也大大改变居民购物习惯,目前已不易见到。

尽管超级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杂货铺仍然有其利基,那就是贩卖不容易在超级市场中找到的传统食品。

参考资料

1.了不起的杂货铺·人民网

关键词: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