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新集团(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沁新集团)总部位于山西省沁源县李元镇,集团拥有煤、焦、电、材、机械、物流、高新技术及农林产业开发等八类产业,李元、沁北两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由下属25个企业组成。
公司名称沁新集团
总部地点
山西省沁源县李元镇
焦煤生产企业
7800余人
私营企业
96.35亿元
集团介绍
李元园区年生产优质主焦煤能力达360万吨;洗煤能力4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54MW;焦炭100万吨;刚玉及磨料6万吨;建材标砖2.5亿块;电石4万吨;沁北园区年生产优质主焦煤能力达690万吨;洗煤能力300万吨。主导产业已形成了煤—洗精煤—煤矸石发电—刚玉冶炼磨料加工及粉煤灰建材的煤电材产业链、煤—洗精煤—焦化—余热发电—电石化工的煤电化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集团注册资本2.24亿元,资产总额50亿元,员工7300余人,是长治市最大的优质主焦煤生产和加工转化基地。在长治市推进工业新型化60强中位列第6位,在山西省工业企业30强中位列第24位,在全国煤炭企业100强中位列第55位,是山西省“十一五”规划三大方阵企业和全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之一,全省30户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并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为全国“最具成长性企业”,是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企业发展
近年来,集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确立了“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一年一个大发展,一年一个大跨越。2008年,集团原煤产量完成237万吨,洗精煤产量完成163万吨,发电量完成20371万度,焦炭产量完成61万吨,刚玉产量完成4.57万吨,电石产量完成1.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89亿元,上缴税金7.06亿元,煤炭资源价款1.80亿元,合计上缴税费8.86亿元,约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今年1—8月底,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整体影响,但主要经济指标良好运行,集团原煤产量完成122.15万吨,洗精煤产量完成84.01万吨,焦炭产量完成31.01万吨,发电量完成8962万度,刚玉产量完成0.74万吨,电石产量完成1.0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80亿元,上缴税费2.45亿元,继续保持着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按照集团“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集团将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为基础,着力构建两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焦电、煤化工产业项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本安型的现代企业集团,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
企业战略
按照集团“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集团将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为基础,着力构建与完善两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煤焦电、煤电材产业项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本安型的现代企业集团,实现集团转型跨越发展新目标。
一是建设李元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在持续巩固发展现已形成的煤—电—材和煤—焦—电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电材热联产项目,主要完成煤层气综合利用发电建设项目、县城及李元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50万吨精密铸造新建项目,全面形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经济循环圈。
二是建设沁北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到“十二五”规划末,努力实现集团公司主焦煤生产能力1500万吨,洗精煤能力1500万吨,焦炭产量100万吨,发电量5亿度,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税金20亿元的目标。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企业战略合作方包括中国铝业、首钢集团、山西焦煤,致力于整合传统产业集群,形成自主多元化新兴经济体,打造绿色基地循环能源新格局。
参考资料1.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盾企业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