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劲松(西北工业大学大学校长)

汪劲松西北工业大学大学校长

汪劲松,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男,汉族,1964年生,四川万县人。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1986年获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1年先后获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中文名

汪劲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万县

出生日期

1964年4月日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职业

教授 校长

籍贯

重庆市万州区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年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人物经历

1981年9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学习,1986年2月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8年12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0年12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

1990年12月起,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研究生工作组组长、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

1997年至1998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机械系做访问学者。

1998年9月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副主任,

1998年12月任教务处处长,

1999年5月任机械学院副院长,

2000年6月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

2001年6月任教务处处长,2003年2月任教务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4年2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

2005年4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2007年12月连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2013年1月,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荣誉

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三届GM中国科技成就二等奖,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005、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近40余项科研项目,论文120余篇,ASME、IEEE会员,SME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973项目专家委员会,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

评价

汪劲松画作

汪劲松作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是中国青年科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很有才气的艺术家。曾于2006年10月28日,在山东新闻美术馆举行“汪劲松、陈辉、潘鲁生三人画展”

。他的艺术作品表面看来与传统绘画有同工之处,但却表现出当代学人的气质和风骨。汪劲松虽不刻意于追求

笔墨意趣和意象的营造,但仍然流露出清新自然、沉静空旷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层叠缠绕的水田、鳞次栉比的民居、云雾缭绕的山峦、闪烁迷离的山涧飞瀑等等,活跃生动,向观众叙说着自然的造化和涌动的生命激情。

论文及着作

着作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系列教材:产品绿色化工程概论》

作者:汪劲松,向东,段广洪着,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二级城市新经济》

作者:陈雯,向俊波,汪劲松着,译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论文

[1]刘悦 汪劲松 王立平.重型混联机床XNZH2430的静刚度优化[1][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8):1418~

[2]夏必忠 汪劲松 傅新 杨华勇.双活塞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原理样机的研制及其压缩比[2][J].机械工程学报,2006,42(3):117~

[3]杨建新 汪劲松 郁鼎文.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逆解的模块化计算方法[3][J].机械工程学报,2005,41(5):104~

[4]张兰霞 解顺强 王立平 汪劲松 龙运佳.递推牛顿——欧拉动力学算法的推广及其应用[4][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2):65~

[5]叶佩青 陈凯云 张辉 汪劲松.叶片进排气边缘测量型值点插值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27(9):1617~

[6]汪劲松 张文雪 汪蕙 张佐 宗俊峰.创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1~

[7]曹家勇 朱煜 汪劲松 尹文生 段广洪 张鸣.平面电动机设计、控制与应用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5,20(4):1~

[8]汪劲松.在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继续教育,2005,19(2):4~

[9]刘辛军 汪劲松 王启明 李铁民.一种空间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和转动能力分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5,15(2):212~

[10]汪劲松.研究型大学如何加强本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8~

[11]汪劲松 张文雪 汪蕙 张佐 宗俊峰.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10~

[12]汪劲松 潘鲁生.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汪劲松、潘鲁生对话录[J].设计艺术,2005,(4):4~

[13]汪劲松 张文雪 陈永灿.名师上讲台制度化营造教书育人浓厚氛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1~

[14]杨建新 郁鼎文 汪劲松.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逆动力学的模块化计算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8):1043~

[15]欧阳兴 陈恳 赵明国 杨东超 汪劲松.仿人机器人支撑转换期振动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5):641~

[16]郑浩峻 张秀丽 关旭 汪劲松.基于生物中枢模式发生器原理的四足机器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2):166~

[17]汪劲松 关立文 王立平 李铁民.并联机器人机构构型创新设计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1):7~

[18]高建刚 武英 向东 刘学平 段广洪 汪劲松.机电产品拆卸研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04,40(7):1~

[19]唐晓强 汪劲松 刘辛军.球面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支撑机构运动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4,40(6):127~

[20]陈涛 刘伟强 史长虹 汪劲松.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4,28(2):128~

相关信息

西工大校长汪劲松在寒假干部会上的讲话

西工大校长汪劲松在寒假干部会上的讲话2013年02月27日

大家好!

这次干部会的主题是讨论我们在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后,如何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努力工作。首先感谢张骏同志带领相关部门的同志寒假中的辛勤工作,他们收集整理了非常丰富的资料数据,认真研究了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和一些评判标准,并针对我校的现状,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办学、办公资源、财源结构以及软实力等八个方面,结合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数据,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我们存在的差距,并对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我想在这些方面,同志们比我更有发言权。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份报告,就是他们的工作的成果。我是认真的看了这份报告,我认为,报告内容很丰富,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眼光向外,按照国际办学惯例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标准和核心指标来研究我校的工作,体现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希望大家都认真地读一读,深入地想一想。结合这份报告,围绕如何强化我校工作,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一、 关于人才培养

能够成为世界级大学的根本标志是产生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和有国际影响的人物,而有影响的成果是由人完成的,所以我认为归根到底能够培养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人才,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级大学,才有可能是一所受人尊重的大学。这也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所决定的。

对于大学的使命有很多观点和论述。哈佛大学认为:大学的使命是发现和创新知识并为探索者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牛津大学认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是推动未来发展和繁荣的源泉,大学就是一个培育这种人才的场所;MIT认为其使命是增进知识,在科学、技术及其他学术领域把学生培养成在21世纪服务于国家和世界的最优秀的人才;耶鲁大学认为他们的使命是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和公民。我们还可以罗列出许多,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所提出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大学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大学使命的描述不尽相同,关注和侧重的方面不尽一致,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无论什么样的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也是大学承担的根本任务。认真去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无论是从1088年意大利创立的世界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所产生的以教学为基础特征、以传授知识为基本任务的“博洛尼亚传统”,到形成今天研究型大学基础的、强调大学在教学之外要开展研究的“洪堡理念”,还是现代美国大学崛起、在20世纪初所关注的走出象牙塔、使大学与社会结合的“威斯康辛精神”,都会清晰地得出人才培养是大学核心使命这一结论。另一方面,从众多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通常社会公众提起一流大学都会记得她培养了多少著名的人物,而这些著名的人物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被人们铭记,从而为母校赢得声誉。因此,我们毕业生广泛的影响力、强大的凝聚力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是形成学校声望的最根本的基石。可以肯定的认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大学水平、形成大学声望、确立大学地位、决定大学未来的关键,也是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西北工大能否不断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归根到底是取决于我们能否不断强化我们的使命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一批能为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比如北大、清华,大家认为应该是我国最好的大学了,可是没有人准确地说出他们拿了多少奖和经费,发了多少文章,但却能说出他们培养的那些社会管理、科学研究和企业管理的毕业生。所以,坚持大学的核心使命,并把这句话变成工作中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达到我们第二阶段目标的基础。关于人才培养,我想除了培养我们的学生,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师资队伍,关于师资队伍我后面再谈。

关于学生培养,我认为有三个主要发力点要认真研究。第一是招生,第二是培养过程,第三是引导学生就业。

西工大汪劲松调研基础教育中心

2013年3月27-28日,校长汪劲松先后到学校基础教育中心、图书馆和工程训练中心等部门调研,听取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发展之路。

学校全力支持幼儿园、附小和附中发展

3月27日一大早,汪劲松就来到西工大附中调研。

学校基础教育中心主任、附中校长王永智就基础教育中心基本情况和附中的学生构成、高考升学情况等做了汇报。他特别介绍说, 2015年附中将努力再上新台阶,争取成为全省顶级、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学。西工大附小校长王彩凤和幼儿园园长王莉也分别就小学和幼儿园的历史沿革、目前状况和改革发展等做了介绍。

“要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们不能只聚焦在大学的建设上。”汪劲松说,拥有基础扎实、发展良好的幼儿园、附小和附中,“是西工大的福气”。在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中,良好的基础教育既为学校提供了好生源,也在吸引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这个环节助力我们的目标实现”。他说,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全面成长的最基础部分,几乎决定了人一生的发展。希望幼儿园、附小和附中的教师们多研究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在目前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在激发潜能的个性化教育方面多做研究。他特别指出,幼儿园、附小和附中要认真研究、梳理和提炼“为什么能够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的根本性和规律性内涵,以制度保证发展,以制度保持持续领先。

汪劲松说,西工大要将学校的发展和基础教育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激励。

参考资料

1.重型混联机床XNZH2430的静刚度优化·中国知网

2.双活塞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原理样机的研制及其压缩比·中国知网

3.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逆解的模块化计算方法·中国知网

4.递推牛顿——欧拉动力学算法的推广及其应用·中国知网

关键词:汪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