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境内建筑群)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境内建筑群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China World Trade Center),简称“中国国贸”(China World),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东三环路以西,建外大街以北,光华路以南,是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内的大型建筑群。中国国贸一期工程于1985年9月1日奠基,于1990年8月30日竣工。中国国贸二期工程于1999年12月30日竣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A阶段于2010年8月30日竣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于2017年8月9日竣工。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包含国贸写字楼1座(一期)、国贸写字楼2座(二期)、国贸大厦A座(三期A阶段)、国贸大厦B座(三期B阶段)、中国大饭店、国贸公寓(共2栋)、北京共享际5L饭店、国贸西楼9栋主要建筑;建筑内还包含有国贸商城、北京国贸大酒店、新国贸饭店等商业设施。中国国贸总占地面积17公顷,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最高建筑为国贸大厦A座,高度达330米。

2000年,中国国贸二期工程(国贸写字楼2座)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09年,中国国贸三期工程A阶段(国贸大厦A座)获得LEED金奖预认证。2019年,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国贸大厦B座)获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中文名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占地面积

12公顷

开放时间

暂无

建立时间

1985年8月

总建筑面积

56万平方米

所在地

北京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

类别

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1985年9月1日,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奠基典礼。

1990年8月30日,中国国贸一期工程竣工,国贸写字楼1座(内包含国贸商城南区)、中国大饭店、国贸公寓、国贸西楼对外营业。

1996年12月25日,中国国贸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1999年12月30日,中国国贸二期工程竣工,国贸写字楼2座(内包含国贸商城中区、国贸溜冰场)对外营业。

2002年8月14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2005年6月16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A阶段奠基。

2010年8月30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A阶段竣工,国贸大厦A座(内包含国贸商城北区西段、北京国贸大酒店、写字楼等)建成对外营业,该大厦以330米的高度成为当时的北京最高楼。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举行工程启动仪式。

2015年11月25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主体结构封顶。

2017年3月,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工程主塔楼消防验收获得批复意见。4月10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工程主塔楼竣工验收。4月15日,北京国贸饭店关闭。8月9日,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整体竣工,国贸大厦B座(内包含国贸商城北区东段、新国贸饭店、写字楼等)对外营业,中国国贸建筑群建设收官。

2018年4月13日,国贸公寓改造工程获得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批复。

2019年,国贸商城改扩建工程完工。

2020年9月,国贸公寓完成装修改造工程。

建筑格局

建筑规模

中国国贸总占地面积17公顷,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共有9栋主要建筑,分别为国贸写字楼1座、国贸写字楼2座、国贸大厦A座、国贸大厦B座、中国大饭店、国贸公寓(共2栋)、北京共享际5L饭店、国贸西楼。除主楼外,国贸大厦A座、国贸大厦B座还建有裙楼。裙楼及主楼地下空间内为停车场及国贸商城 。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

楼层数量

建筑高度

建成时间

国贸写字楼1座

——

地上39层

地下2层

156米

1990年

国贸写字楼2座

8万平方米

地上39层

地下4层

156米

1999年

国贸大厦A座

30万平方米

地上81层

地下4层

330米

2010年

国贸大厦B座

23万平方米

地上63层

地下4层

269米

2017年

中国大饭店

11万平方米

地上21层

地下2层

——

1990年

国贸西楼

——

地上6层

——

1990年

国贸公寓(2栋)

——

地上30层

——

1990年

北京共享际5L饭店

(原北京国贸饭店)

——

地上8层

——

——

国贸商城位于国贸写字楼1座、2座、国贸大厦A座、B座的裙楼及地下空间内,共分为南区、中区、北区三部分,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

国贸写字楼1座、2座、国贸大厦A座、B座内都设有写字楼办公区域。中国国贸办公区域总面积达39.4万平方米。

国贸大厦A座主楼钢结构构件数量共2.3万件,平均每天54吊次。同时,主楼混凝土结构和机电幕墙装修辅助吊次仍需要占用大量吊次。此外,由于国贸三期工程主塔楼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总用钢量为5.5万吨,混凝土浇筑总量为18万立方米,钢筋用量为4万吨,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含地下室共77层。

空间布局

国贸大厦A座地下4层至地上3层为停车场及国贸商城(北区西段)。地上3层至6层为餐厅、多功能厅、宴会厅。7层至29层为低区办公层。32层至58层为高区办公层。61层至81层为北京国贸大酒店。

国贸大厦B座地下4层至地下1层为停车场及国贸商城(北区东段)。地上1层至5层为宴会、会议中心、餐厅、健身中心。7层至22层为新国贸饭店(Hotel Jen)。23层至27层为服务式办公层。30层至46层为低区办公层。48至56层为高1区办公层。57至63层为高2区办公层。

国贸写字楼1座、国贸写字楼2座、国贸大厦A座、国贸大厦B座都建有裙楼。其中,国贸写字楼1座裙楼位于主楼北侧,共有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内为国贸商城(南区),地上二层处设有与国贸西楼连接的天桥。国贸写字楼2座裙楼位于主楼南侧,共有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内为国贸商城(中区)。国贸大厦A座裙楼位于主楼北侧,共有地下四层、地上四层,内为停车场和国贸商城(北区西段)。国贸大厦B座裙楼位于主楼北侧,共有地下四层、地上七层,内为停车场和国贸商城(北区东段),其六层、七层设有露台。

结构形式

国贸大厦A座

为了支承国贸三期A座整个大楼的重量,大厦基础采用了平均厚度为4.5米、局部最厚达9.6米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平面尺寸为(64.8×63.8)平方米。通过大体积超厚基础底板承受整个大楼的重量,并将重量传递至下部的350根超大直径工程桩,从而确保了整个大楼的整体受力稳定可靠。为确保大楼有可靠的支承,工程地基挖到了地面以下23米深。基础底板下面共分布有350根直径1.2米的梅花形工程桩,深入地下最长75米。

建筑特色

技术创新

在施工技术上引入了如下创新手段:

1、深基坑支护技术。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4、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5、建筑节能技术。

6、新型建筑防水技术。

7、钢结构技术。

8、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国贸大厦B座在施工技术上引入了如下创新手段:

1、 首次创新应用超高结构基础沉降和竖向压缩相结合的变形补偿技术,实现精确建造;

2、 自主研发内筒、外框同芯高精控制技术,并借助三维数字扫描和BIM实时模拟,实现了主楼钢桁架、V型柱等复杂钢构的精准定位和安装;

3、 采用城市中心区超高建筑施工安全管控综合技术和主楼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安全防护体系,实现施工过程“零”伤亡;

4、 通过BIM、物联网、云平台等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施工全过程的智慧建造。

国贸大厦B座的主塔楼测量是工程的难点,大厦施工中创新使用坐标定位更精准的全站仪取代了原本的经纬仪,配合着GPS定位,从而将柱子的角度到柱子的斜率测算精准,将柱子的偏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而且,再精准的仪器也有可能存在偏差,为了保证“新竹”的安全质量,在使用仪器测量之后,大厦施工还会再用钢尺进行人工核查。

由于国贸大厦B座所处地区人流车流密集,依靠货车往返运输泥浆变得较为困难。工程创新使用溜槽法施工,通过一个沟槽,让调配好的水泥自动流到指定地点。调配好的水泥对于稀稠度的控制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水泥太稀,施工就不能用;水泥太稠,就流不过去。

消防抗震

国贸大厦A座

国贸大厦A座裙楼内设有110米长的超大防火隔烟卷帘。一旦商铺起火,卷帘就将放下,将火和烟隔开,人们也可以顺利从扶梯撤离。

国贸大厦A座的规划经过多次修改,美国“9·11”事件发生后还专门改了一次,以加强楼体的防撞、防火性。国贸三期主梁采用一种名为“劲性柱”的结构并在主梁外包裹上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可以起到加固和隔热的作用,次梁则采用防火涂料喷涂。所以即使在高温燃烧下,楼体也不会迅速倒塌。

为了确保飞机低空飞行时不发生碰撞,国贸大厦A座在330米高的停机坪周围设置了8盏高光强的闪光障碍灯,并在主楼外沿125米、188米、235米处四角设置了8盏交流连闪障碍灯,对飞机进行导航。

“央视大火”使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引起了社会关注。国贸大厦A座的外墙外保温材料采用的都是阻燃材料。

国贸大厦A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可确保“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爆炸的冲击。

国贸大厦B座采用八度设防区复杂超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每平米用钢量比类似300米高度建筑降低20%;并且,创新应用“冰蓄冷+低温送风+变风量(VAV)”组合式制冷系统,节约30%电力,均衡城市电网峰谷,节能高效。

国贸大厦B座属于超高层建筑,对消防、抗震要求较高。大厦共设置了5个避难层,可以“顶住”3小时的大火,给逃生者可靠的避难时间。此外,整栋楼还采用智能消防控制系统,达到消防报警和联防控制,一旦发生火灾,可根据检测到的情况,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建筑外观

国贸大厦B座整体外观像一棵高耸挺拔的竹子,也似古塔,站在楼下仰望,玻璃幕墙构成的“竹节”层显得大气,不过,59层的“新竹”没有任何两层的高度和大小一致。这栋建筑外形如同竹子生长一般,每层都要精确定位测量,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将每一层楼板放线误差从3厘米降低到5毫米,以确保幕墙安装工序时,能让大楼穿上合身的“外衣”。

国贸大厦B座主楼“翠竹”造型有机的融入了国贸建筑群,玻璃幕墙竖向分段呈3°外倾,降低热增益同时显著降低对室内用户的眩光,提高舒适度。

内部装饰

国贸大厦A座一层大厅以金色系为主,玻璃球状的吊灯取代了大吊灯的距离感。大厦一层墙体上镶嵌着仿古的窗棂造型,其中方形装饰贴的是24K的金箔。

国贸大厦A座顶层酒廊采用全落地窗设计。在酒廊可以看到故宫等地标性建筑的全景;从酒廊的一扇落地窗,可以俯视整个央视新址。每个落地窗前还配有望远镜,客人可以使用望远镜欣赏远景。

功能布局

国贸大厦B座写字楼部分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引入SOHO办公、分时租赁、联合工作众社等年轻元素,平衡了高速发展的CBD东扩区客户需求;并且,建筑通过优化布局,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烟囱”效应的技术难题。

艺术装饰

国贸大厦A座内北京国贸大酒店的公共区域内共有超过100件艺术品,其中八件摆放在大堂。参与创作的艺术家超过15名,分别来自中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每件艺术品均耗时约三个半月完成。

其他设施

国贸大厦A座主楼的顶部设置了直升机的停机坪,停机坪按照降落直9型飞机的标准设计。

大厦内一共设有90部电梯(主楼+裙楼)。主楼有52部垂直电梯,其中4部速度较快,每秒可移动10米。电梯的噪音很小,从电梯关门到再次开门,只用38秒就到达了72层,这种电梯只可停靠56层和72层,其他层不停。主楼内电梯的停靠层数不同,有些电梯在低层不停,直达高层;有些电梯1层到30层每层都停。如果突然遭遇地震或强风,大楼的电梯系统会自动停止运行,所有的电梯会立即自动回降到最近的一层开门,以便里面的乘客逃生。

所获荣誉

2000年,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二期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09年,中国国贸三期工程A阶段(国贸大厦A座)获得LEED金奖预认证。

2016年,中国国贸获北京青年报“全业态购物中心”奖。

2016年,中国大饭店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

2018年,中国国贸获得ICSC设计和开发类改造和扩建项目金奖。

2019年,中国国贸三期工程B阶段(国贸大厦B座)获十七届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此外,中国国贸还获有国家科技进步奖、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等20余项荣誉。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北京朝阳区建外街道光华里社区辖区内,建国门外大街1号,原大北窑地区内。中国国贸建筑群位于国贸桥西北角,建国门外大街以北,光华路以南,东三环中路以西,金桐东路以东,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中心区域,南邻北京银泰中心、建外SOHO,北临嘉里中心,西邻中海广场,东邻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北京中信大厦(中国尊)等。

门票信息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内国贸商城对外免费开放,写字楼不对游客开放。国贸大厦A座顶层为北京国贸大酒店酒廊,需消费进入,不额外收取门票。

交通信息

地铁

前往中国国贸可乘坐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在国贸站下车。

公交汽车

前往中国国贸可乘坐北京公交1、9、28、快专169路等在大北窑西站下车,或乘坐北京公交113、368、402、488、650、98、快专143、快专15路在大北窑北站下车。

自驾

自驾前往中国国贸可通过驶入建国门外大街、东三环中路、光华路等到达。

参考资料

1.国贸公益 | 公益献爱心 真情暖人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