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

薛莹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

薛莹(约209年~282年),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

门荫入仕,起家秘府中书郎,历任散骑中常侍、左国史、光禄勋、左执法、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坐罪流放广州。晋灭吴之战后,进入洛阳,出任散骑常侍。

太康三年(238年),卒,年约七十五岁。

本名

薛莹

道言

所处时代

三国时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沛郡竹邑

出生日期

209年月日

逝世日期

国籍

孙吴

主要影响

薛莹历任散骑中常侍、左国史、光禄勋、左执法、选曹尚书、太子少傅。著有《献诗》《汉纪赞》等。

人际关系

父亲:薛综,太子少傅

哥哥:薛珝,交州牧

历史评价

周昭:“薛莹、王蕃,器量绰异,弘博多通。”[2]

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陈寿《三国志》:“莹纂蹈,允有先风,然於暴酷之朝,屡登显列,君子殆诸。”

房玄龄等《晋书》:“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谈者美之。”

参考资料

1.薛莹·古诗文网

2.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五·国学导航

关键词:薛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