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区(四川省绵阳市辖区)

涪城区四川省绵阳市辖区

涪城区,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中部偏西,地处涪江西岸。周边有本市的安州区、江油市、游仙区、三台县及德阳市中江县、罗江区。总面积554.47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涪城区常住人口为129.85万人。

涪城区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693米,最低海拔410米。丘陵地带较为平缓,呈条状分布,一般相对高差不超过50米,且以浅丘面积较大。

截至2020年,涪城区下辖7个街道、6个镇(其中普明街道、永兴镇由绵阳高新区托管,创业园街道由绵阳科创区托管,塘汛街道由绵阳经开区托管,实际下辖4个街道、5个镇)。

2017年12月,涪城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20年2月13日,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涪城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

涪城是中国文明卫生绿化先进城市、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一绵阳市政府所在地,是绵阳市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川西北交通柩纽。幅员面积59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涪城区是绵阳市重要的农产区和农业科研基地,连续六年名列“四川省县级经济实力综合评价十强县”成为四川省首批“小康县”、省“文化先进县”。

中文名

涪城区

别名

涪县

行政区划代码

510703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四川省绵阳市

地理位置

绵阳市中部偏西

面积

597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7街道6镇

政府驻地

文庙街8号

电话区号

0816

邮政区码

621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富乐山、富乐堂、西山子云亭、南湖、南山、人民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

机场

绵阳南郊机场

火车站

绵阳站

车牌代码

川B

主要街道

经开区城南街道、园艺街道、创业园街道

地方方言

四川方言,绵阳话

人口

129.85万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1065.91亿元(2020年)

区划沿革

1985年,涪城区辖9个区公所,6个街道办事处、10镇、34乡,119个居委会、443个村,684个居民小组、3675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14镇、2乡,108个居委会、140个村,775个居民小组、1062个村民小组。

1985年,涪城区辖9个区公所,其中城郊区公所辖城郊、石塘、园艺3乡,丰谷区公所辖丰谷、塘汛两镇,松垭、小枧沟、关帝3乡,青义区公所辖青义镇和龙门、石马、东林3乡,忠兴区公所辖忠兴镇和柏林、太平、云凤、凤凰、朝真5乡,魏城区公所辖魏城镇和红卫、石板、东宣、徐家4乡,吴家区公所辖吴家、杨家两镇和金峰、石洞、玉皇3乡,永兴区公所辖永兴镇和新皂、河边、普明、磨家4乡,新桥区公所辖新桥镇和街子、瓦子、沉抗、建华、游仙5乡,刘家区公所辖刘家镇和玉河、梓棉、观太、白蝉4乡。1992年9月,根据省政府民政〔1992〕55号文件精神,在撤区并乡建镇中,以上区公所全部撤销。

1985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魏城、永兴两乡并入魏城、永兴两镇,撤销忠兴乡恢复忠兴镇,撤销青义、塘汛、吴家、杨家、新桥和刘家6乡建立青义、塘汛、吴家、杨家、新桥和刘家6镇。199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普明、园艺两乡并入城郊乡,撤销石洞乡并入金峰乡,撤销玉皇乡并入杨家镇,撤销龙门乡并入青义镇,撤销关帝乡并入丰谷镇,撤销红卫乡并入魏城镇,撤销凤凰乡并入忠兴镇,撤销河边、磨家和新皂3乡并入永兴镇,撤销街子、瓦子、云凤3乡并入新桥镇,撤销梓棉、白蝉两乡并入刘家镇,撤销东林乡并入石马乡建立石马镇,撤销朝真乡并入柏林乡建立柏林镇,撤销东宣乡并入徐家乡建立徐家镇,撤销建华乡并入沉抗乡建立沉抗镇,撤销观太乡并入石板乡建立石板镇,撤销玉河、石塘、游仙和小枧沟4乡建立玉河、石塘、游仙和小枧沟4镇。199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新建河边、石洞和玉皇3乡。1997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新建新皂、磨家和关帝3镇。1997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玉皇、金峰和关帝3乡建立玉皇、金峰和关帝3镇。199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新建龙门镇。

1996年5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新建绵阳高新区街道办事处。2001年2月,经绵阳市政府批准,新建绵阳经开区城南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经市政府批准,新建绵阳科教创业园区园艺街道办事处。

2005年6月8日,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绵阳市涪城区塘汛街道办事处。

2007年12月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撤销塘汛镇街道办事处、园艺街道办事处、三江湖街道办事处。

2010年,根据《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绵阳市涪城区高新区街道办事处更名的批复》(绵府函〔2010〕202号),“绵阳市涪城区高新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绵阳市涪城区普明街道办事处”。

201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城郊乡改设城郊街道办事处,石塘镇改设石塘街道办事处。

2019年12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金家林街道和龙门镇;撤销金峰镇;撤销石洞乡;撤销玉皇镇;撤销关帝镇;撤销磨家镇和河边镇;撤销城南街道和塘汛镇,设立塘汛街道。[3]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涪城区下辖7个街道、6个镇(其中普明街道、永兴镇由绵阳高新区托管,创业园街道由绵阳科创区托管,塘汛街道由绵阳经开区托管,实际下辖4个街道、5个镇)涪城区人民政府驻文庙街8号。

绵阳涪城区地势最低洼处
区划

街道办事处(镇)名称

街道办事处(镇)驻地

城厢街道办事处

涪城区通安巷7号

工区街道办事处

涪城区长虹大道北段35号

石塘街道办事处

涪城区瓦店南路6号

城郊街道办事处

涪城区高水中街19号

丰谷镇

涪城区丰谷镇团结路19号

青义镇

涪城区青义镇龙港路60号

吴家镇

涪城区吴家镇源龙街57号

杨家镇

涪城区杨家镇兴杨路27号

新皂镇

涪城区新皂镇新希望街12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涪城区位于绵阳市中部偏西,地处涪江西岸。周边有绵阳市的安州区、江油、游仙区、三台县及德阳市的中江、罗江,总面积554.47平方千米。

涪城区地图

地形地貌

涪城区境是以涪江、安昌河及其支流冲积河谷平坝为主要地貌类型,占幅员面积的62.71%;地貌由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组成。丘状台地由涪江、安昌河沿岸的二、三、四级阶地组成,占幅员面积的16.49%。地势由西北丘陵区向东南河谷平坝区倾斜,海拔450—600米,最高点在磨家镇破庙子639米,最低点在丰谷镇团结村1组、游仙区松垭镇普照寺村2组与三台县永明镇烂田坝村1组的交界处海拔426.2米(涪(城)游(仙)三(台)界桩IA,坐标:X3470404.2、Y35484780.6)。区境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和川北台陷结合部。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开阔平缓,没有大规模的断裂构造,但与构造有关的裂隙比较发育。出露地层单一,只有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七曲寺组,以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由于构造变形不强烈,区境内出现平行开阔排列的平缓背、向斜褶皱构造。阶地形成较早,大部被切割成丘包,在木龙河以东与宝成铁路梅家沟至皂角铺段以南为浑圆低丘地貌。丘体低矮,起伏不大,沟谷发育。

气候特征

涪城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1298.1小时,年无霜期272天,年平均降雨量963.2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9%,年平均雾日51天。由于地处秦岭南侧的四川盆地西北部,北有剑门山脉、西北有龙门山脉作屏障,阻挡来自西北方的寒冷气流,使得气候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终年风小,无霜期长。

水系水文

涪城区境水资源主要是地表径流水、地下水和外来客水。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干流为涪江、安昌河,主要支流木龙河、麻柳河、长滩河、草溪河、平政河。涪江流经区境39.25千米,年径流量1.04×1010立方米。客水水源主要包括涪江、安昌河的过境水和都江堰人民渠引水。盆地边缘以砾岩含水和裂隙水为主,人口居住位置高,利用地下水困难;丘陵地势起伏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难形成径流,年径流系数仅0.3左右。全区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暴雨主要发生在5—10月。年内11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期(其中2月最枯),5—9月为汛期,大洪水集中在汛期,汛期水量约占年径流量80%左右,7—9月暴雨频繁,占径流量70%左右,枯水期长,有少量的地下水补给。

土壤类型

涪城区境土壤在自然地带上属黄壤。由于土壤母质是极易风化的紫色和紫红色砂、页岩,使土壤发育成与其母质相近的紫色土。土壤经过长期耕作,熟化程度高,已分别形成灰棕色冲积土、灰棕色冲积水稻土、老冲积黄泥土和紫色水稻土等土壤类型。涪城区境地带性土壤虽属黄壤,但因成土母质多系易风化的紫色和紫红色砂、页岩,在环境的作用下,土壤发育多成幼年型,土壤特征与土壤母质接近,属紫色土。经长期耕作,紫色土已成为农作物旱作或水旱轮作的主要土壤类型。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涪城区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05.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104.1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0.9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较丰富,但水利用量较低,可开发利用量为7.27亿立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1090立方米。

矿产资源

涪城区境内矿产有砂金、石灰石、石英石、粘土、天然气、石油、盐、卤水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常住人口92.87万人,城镇化率为77.71%。户籍总人口73.15万人,增加0.14万人,增长1.0%。其中农业人口14.04万人,非农业人口59.11万人。男性36.19万人,女性36.9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21,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24万人,占全辖区人口的比重为19.4%。人口出生率为8.0‰,人口死亡率为4.0‰;人口自然增长率4.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涪城区常住人口为129.85万人。[9]

综述

2017年,涪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4.91亿元,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4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7.95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52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为1.82:38.16:60.0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4%、31.43%和68.03%。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73亿元,增长10.0%,增速比GDP快0.2%,占GDP的61%,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1.0%;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增长9.1%。

2020年,涪城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8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89.07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7.01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2.80:45.88:51.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57.5%和40.3%。[6]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涪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7.6亿元,增长7.7%,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384.46亿元,增长16.9%,其中:企业技术改造投资201.04亿元,增长36.1%;房地产投资110.33亿元,降低14.5%;农户投资12.8亿元,下降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3亿元,降低33.9%;第二产业投资209.15亿元,增长40.4%;第三产业投资289.14亿元,降低6.3%。施工项目61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9个,建成投产项目457个。

财税收支

2017年,涪城区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56亿元。

人民生活

2017年,涪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2.0%。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同比价格变化呈“七升一降”态势,“七升”分别是: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5%,衣着类价格上涨9.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8.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4.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5.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7.3%;居住类价格上涨3.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7%。

2017年,涪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14元,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0716元,增长6.9%;经营净收入2389元,增长8.810%,财产净收入3827元,增长9.1%。

2017年,涪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2元,增长9.0%。其中:工资性(务工报酬等)收入8177元,增长7.9%;经营性净收入6354元,增长10.2%;财产净收入(租金、利息、集体分配、土地转包等)681元,增长8.8%;转移收入2840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476元,增长9.5%,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073元,增长11.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

第一产业

2017年,涪城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9亿元,同比增长3.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0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增加值13.39亿元,增长5.1%;林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6.9%;畜牧业增加值7.46亿元,增长1.2%;渔业增加值0.98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1亿元,增长7.0%。

种植业

2017年,涪城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2万公顷,同比增长0.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845公顷,增加214公顷;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面11651公顷,增加188公顷。粮食产量8.6万吨,同比增长10.5%。

林业

2017年,涪城区造林面积达779公顷。

农业基础

2017年,涪城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03公顷;排灌动力机械1635台,机收面积10670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5708吨;农村用电量1344万千瓦小时。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涪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3户,实现总产值1462.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5.43亿元,产销率达97.6%,实现利润47.07亿元。

建筑业

2017年,涪城区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单位数22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5.27亿元,增长33.7%。其中:在外省的建筑业产值12.1亿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涪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66亿元,增长12.7%。其中:批发业110.59亿元,零售业306.97亿元,住宿业5.56亿元,餐饮业35.54亿元;批发零售销售额881.01亿元,增长13.7%;住宿、餐饮营业额56.49亿元,增长14.8%。

对外经济

2017年,涪城区进出口总额533.53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40.23万美元,出口总额393.3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9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46万美元。

房地产业

2017年,涪城区商品房施工面积916.95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142.1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65.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50.61亿元。

邮电通信

2017年,涪城区邮政业务总量1.5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7.83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9.5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2.47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51.62万户。

旅游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共接待游客672.7万人次,同比增长23.7%。实现旅游总收入97.0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6.97亿元,同比增长17%;旅游外汇收入118.23万美元,同比降低45%。年末拥有星级饭店7个,A级景区4个。

金融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067.6亿元,增长15.2%,其中,住户储蓄余额889.9亿元,增长9.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6.8亿元,增长10.6%。

保险业

2017年,涪城区实现各类保险、保费收入61.4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6.9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4.46亿元。

交通运输

涪城区

交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公路总里程1274.11千米,等级公路1160.9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5.5千米,等级外公路113.12千米;境内铁路通车里程25.11千米。

涪城区境内京昆高速、成绵高速复线、绕城高速等纵横交错,宝成复线铁路纵贯全境,成绵乐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成西客运专线等铁路加速建设。境内南郊机场距市中心仅10千米,已开通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7个城市的航线。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区内所有乡镇和91%的行政村均开通了城市公交车,已形成“全域半小时交通圈”。

运输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铁路旅客运量(发送量)615.28万人。绵阳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354.3万人次,增长63.1%;实现民用航空货邮行运量22270吨,增长31.6%。民用汽车拥有量210021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03094辆。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拥有小学学校43所,在校学生6.9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9.13万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1.44万人;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分别为2173人、6997人、423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23.4%,初中升学率达212.1%。普通高校12所(含成人教育,下同),2017年,涪城区共招生41034人,在校学生131489人,毕业学生总数33785人,专任教师6869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内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16.8万册;剧场、影剧院16个;艺术馆、文化馆(站)26个。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广播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100%,拥有数字电视用户5.8万户;通光纤有线电视信号村通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拥有设施比较完备的大型体育场馆5个,学校体育达标率95.3%。

2019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一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涪城区在列。[4]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等)2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含血吸虫病防治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年末卫生机构人员9566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634人,注册护士4057人;卫生防疫人员190人;各类卫生机构实有6549张床位;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661.87万人次;0-7岁儿童建卡率100%,计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100%。婴儿死亡率2.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3‰;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

劳动就业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0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社会保障

2017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8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2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4.5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7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3.21万人。

社会福利

截至2017年末,涪城区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5个,床位数2619张;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134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1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68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911人。

历史文化

涪城区拥有“涪城剪纸”、“涪城根艺”、“玉龙化石雕刻”、“葫芦雕绘”、“鑫田粮艺”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次入选国际、国内大展并获奖,受到社会各界人士赞誉,被誉为涪城“五朵金花”。全区拥有以马家巷时尚文化街、跃进路1958文化创意街区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以龙门镇“孝文化”“牛文化”和杨家镇原香·国际香草园“花文化”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呈现出本土地域特色文化熠熠生辉,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涪城区内城北街道铁牛街社区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金峰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门镇尖峰村“农家书屋”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天青苑川剧团被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100%。

风景名胜

涪城区境内有名胜古迹、风景点16处。蜀汉大司马蒋琬祠墓、玉女泉、子云亭在西山公园风景名胜区,两弹元勋邓家先铜像在人民公园内。形成富乐山、富乐堂、西山子云亭、南湖、南山、人民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渔父村森林公园等8处公园和碧水寺、李杜祠、圣水寺、罗汉堂、文化广场、滨河广场、五一广场、博物馆、宋哲元墓、汉阙、白鹤林、科学城、大佛寺、滨河园林大堤等14处观光游览点。

风景

碧水寺

又名滴水寺,座落在市区北部龟山西麓涪江东岸崖壁,是一处殿堂楼阁与园林结合的风景点,即碧水寺滨江公园。碧水寺石刻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曾多次被毁和重建,但规模均很小。1986年,新建碧水寺滨江公园,以古碧水寺为中心,沿涪江东岸崖壁向南北延伸约1000米,公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环秀楼、碧波轩、子安居、北亭、望涪厅以及其他配套建筑。

子云亭

位于涪城区的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公园内。子云亭是为了纪念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而建造。扬雄(前53—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期曾出任黄门侍郎,是皇宫内侍从皇帝,传达皇帝诏令的官职。扬雄少年用心专注,博学多才,“博览无所不见”,曾经“专精大《易》、耽于《老》《庄》”。中年时期被诏入宫,有《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和《长扬赋》等作品成为其代表作,“把司马相如开创的劝百讽一”的大赋传统,推向极至,此后再无人能继续下去了。

五世同堂坊

坐南向北,坊高9米,宽8米。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建筑。整座牌坊由坊刹、坊柱、坊基组成,采用青石建造。虽然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张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结构完好,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仅有局部因风雨侵蚀而风化、破损。其雕刻工艺精湛,在牌坊的额坊北面有“圣旨”匾额,南面则为“皇恩”匾额,南北两面第一层牌楼均有“五世同堂”扁额。

回龙寺

原名回龙观,始建于明代。据《四川绵州志》记载,回龙观治西三十里,云南临安府巡抚胡汝翼创建。当时盗贼多,当地官府无力破案,为了确保平安,明代皇帝亲自派胡巡抚来此破案,便发誓破案后,兴修回龙观,回报民众和朝廷。仅半个月破了大小要案,确保一方平安,兴修了回龙观。回龙,乃是天光地气生。就此地形,像九龙回首,而得此名回龙,故名回龙观。事过一年,观内又有僧人长住,多达二千余人。外来僧人30余人。弘扬佛法,又将回龙观改名回龙寺。回龙寺是革命的摇篮,也是撒播抗日种子的发源地。抗日战争期间,红军曾经在寺院住过七日,向川西北人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抗日救国的种子。

绵阳长虹科技馆

位于高新区长虹商贸中心,占地面积达2200多平方米,于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参观。科技馆以长虹品牌和技术实力为依托,是融科技、文化以及特色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展馆。科技馆分成产品展示厅和历史荣辱厅两大功能展示区域。在产品展示厅,直观地将企业创新成果进行了明确展示。

地方特产

特产

涪城麦冬

“涪城麦冬”历史悠久,闻名于国内外,其药用和保健功效独特,销往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刺梨

刺梨有营养珍果之美名。据化验分析,刺梨中含有果糖、蛋白质、油脂、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等10多种营养成分,尤以维生素C和P含量最为惊人,又被称为水果中的维生素C、P大王。

梓州板鸭

梓州板鸭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的特产。“梓州”牌腌腊肉制品选用本地特产的优质畜禽,辅以当地传统的名贵中药香料,运用古传配方,结合现代保鲜技术加工而成,成品腊香味浓,香嫩化渣,营养丰富。

荣誉称号

全国文化先进县(区)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2016年,涪城区四川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

2017年11月,涪城区获被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第二批创建无邪教示范县(市、区)

2017年12月,涪城区获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5]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96。

2020年2月13日,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3月,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74位。

2021年2月,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3月,入选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名单。

2021年3月18日,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7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7]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风土人情

送终

涪城区第四届乡村旅游节

老年人临终前夕,子孙日夜守候,直至咽气,称为送终。老人临终前夕一般都要交待后事,并向子女说一些表示祝福的吉利话。

烧倒头纸

老年人咽气时,在其床前点燃香烛,烧三斤六两纸钱。据说死者一到阴间就要用钱,故须立刻烧倒头纸。纸灰装入瓦罐,出殡时和棺材一同埋葬。

撤帐子和出煞

老年人断气,立即把帐子撤下,意思是人死不能再受网罗缉缚。接着把屋顶上的瓦揭去一匹,草房则戮个洞,称为出煞,意识是说死者灵魂可由此升天。80年代后,农村仍然普遍流行。

净身和穿老衣

老人去世,用新瓦盆盛温水将其身体擦干净,理发,剪指甲,再给穿上衣服。所穿衣服取单数,如五,七,九件,有的穿六件,据说是取“衣禄”的谐音。接着在长凳上搭上木板,将死者抬上木板停放,口里含茶叶,用喷过水的旱烟搭在口鼻上,避瘴气。柏树枝条穿上包子或锅魁、煎饼之类让死者握住,据说阴间恶犬多,以防身。砸碎死者用的药罐,表示祛除灾病。

点路灯和守灵

在死者脚下点一盏菜油灯,称为点路灯,又叫点水灯,一直要点到棺材抬出去或遗体运上灵车。农村,晚上子女轮流守灵。

披麻戴孝

穿戴麻布或白布做成的孝服、孝鞋、孝帕,腰间系麻绳,称为披麻戴孝。死者的上辈孝帕在头上绕成圈,同辈包在头上露出一角,晚辈将孝帕一端拖在脑后,正孝尚需手执一根白纸剪花粘糊在竹竿上做成的孝杖。解放后,披麻戴孝的人很少,大多数用黑布做成袖套,戴在右臂上。

报丧和发讣告

孝子到亲友家通知死者去世的消息,称为报丧。报丧时不能进屋,须将亲友请出门外告知,对长辈和朋友要磕头,但不作揖。80年代后,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兴磕头,机关单位职工去世则以讣告形式告知社会。

入殓

90年代后,遗体一律实行火化。机关单位职工去世,骨灰一般安放在公墓。农村骨灰仍实行入殓:在棺材内撒一层草木灰或石灰,接着用小茶碗印圆圈,有多少岁印多少个,再垫一些旧衣裤,铺上新被,然后把骨灰放入,面上又放儿孙的旧衣服,直至装满。还要把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放在棺里,谓之陪葬。最后用红布作兜被盖在上面,意思是老人寿尽善终,魂归天界。

出丧

入葬前,孝子请阴阳先生看地。90年代后,安葬前一天晚上,农村时兴开路、做道场。小开路一至二个阴阳先生,大开路四至六个,敲锣打鼓念经,儿孙跪在灵前。出丧日,亲友馈赠香蜡钱纸、祭幛挽联等祭品,丧家备办酒席。出丧时,灵柩披上红毯,缚活公鸡一只一并送至葬地,垒土造坟。

地方娱乐

唱童谣

幼儿咿呀学语,长辈教唱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如《张打铁,李打铁》《大月亮、小月亮》《狗咬王大哥》《王婆婆在卖茶》等。这些歌谣不一定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读来琅琅上口,主要用于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

猜谜语

长辈说谜语给少年儿童猜,如“公公今年八十八,清早起来遍地爬”(扫帚),“树上有个碗,下雨装不满”(鸟窝),等等。这类谜语在民间世代流传,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主要用于培养思维能力,也增添了生活情趣。

翻绞绞

细绳结成圈套于双手指头,不断从一人手上翻绞到另一人手上,可翻绞出铺盖、马槽、筷子等花样,适于两个儿童或一个大人陪着一个儿童玩。

抽中指

将中指和其它指头次序打乱捏成一团,用另一只手握住,只露出五个指头,让儿童从中找出中指为赢,适于一个儿童或大人和若干儿童玩耍。

骑竹马

用一根竹棍或木棍、高粱杆、玉米杆放在胯下,模仿骑马的姿态在院里跑来跑去,同时喊出“驾驾驾”“笃笃笃”的声音,或哼唱“胖娃儿胖嘟嘟,骑上马儿上成都”之类的童谣,常为三四岁至十来岁的少年儿童玩耍。

折纸

用纸折出“官帽”“衣服”“裤子”“元宝”“白鹤”“仙桃”“轮船”“篷船”“手枪”“飞机”之类手工艺品,适于四五岁至十来岁的少儿玩耍。

抓子儿

七粒石子,置于地面,用手翻抓,以一个“母子”带动其余的“子”,可用手心手背正抓反抓,须手法敏捷,干净利落。适于农村孩子玩耍。

剪子、锭子、帕子

两个以上小孩,同时伸出手来,以剪子(食指与中指做成剪刀样)剪不动锭子(拳头)、锭子被帕子(手拳)所包,帕子被剪子剪烂判定输赢。

打弹绷子

用橡皮条或“松紧”带绑在小木叉或铁丝叉上做成弹绷子,可将小石子弹出一二十米远。多系农村小孩玩耍,射技高明的可以打死飞鸟。

扯老马蜂

选一核桃,两端钻孔,掏空,用一竹签作轴,核桃侧面钻孔,将线穿入绑在轴上,再用竹片,中间钻孔,套在轴的一端,做成老马蜂。儿童玩耍时来回扯线,竹片就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声音,称为扯老马蜂。

放风筝

用薄蔑条绑成架子,糊以皮纸或毛边纸,画上图案,栓上丝线,做成风筝。天春,野外满是放风筝的孩子。90年代后,风筝多到街上购买。

摌地牛儿

地牛儿即陀螺,用木头自制而成,圆锥形,为把旋转更快和经久耐磨,顶点处钉有钢珠。小孩玩时执鞭抽打,陀螺飞旋并在地面蹿动。

扯响簧

用圆木自制而成,形似哑铃,内空。用两根竹棍拴上细绳,将响簧套于绳上,双手各项执一棍上下拉扯,响簧飞旋,发出奇妙声响。常为十余岁孩子玩,要一定技巧,并非人人都会。90年代后,可在玩具店购置响簧。

滚铁环

用一根铁丝扭成钩状,靠着铁环向前滚动。适于十来岁孩子玩。

踢毽子

用铜线、布条和鸡毛做成,踢着玩耍,是女孩子喜爱的活动。

跳绳

有单跳、双跳、集体跳等多种形式,适于七八岁以上小孩子玩。

跳房

在地面画出表示房屋的格子,定出各种不同意义的规则,用沙包或瓦块、小石块作“板儿”丢入格内,单脚踢跳,以争胜负,多系女孩子玩。

老鹰叼小鸡

一人扮老鹰,一人扮鸡妈妈,其余扮小鸡排在鸡妈妈后,依次拉着前面一人衣服的后摆。鸡妈妈往地上吐口水,老鹰问:“吐口水做啥子?”答:“磨刀。”“磨刀做啥子?”“划竹子。”“划竹子做啥子?”“编鸡罩。”“编鸡罩做啥子?”“筐小鸡。”“鸡呢?”“黄鼠狼拖了。”“黄鼠狼呢?”“猫吃了。”“猫呢?”“钻洞了。”“洞呢?”“草塞了。”“草呢?”“牛吃了。”“牛呢?”“耕地了。”“地呢?”“栽菜子了。”“菜子呢?”“打油了。”“油呢?”“点灯了。”“灯呢?”“白胡子老头儿一口吹熄了——”至此,大家嚯地一声惊叫,正式开始游戏。老鹰想方设法抓小鸡,小鸡千方百计躲避,鸡妈妈拼命保护小鸡。当抓到一只小鸡后,再由这只小鸡扮演老鹰,老鹰改扮鸡妈妈,第二轮游戏开始。这是七八个乃至十多个小孩玩耍的游戏。

办锅锅窑

又称办家家。三五个男孩、女孩分别扮爸爸、妈妈、孩子、客人,瓦片作锅碗,木片或竹片作铲、瓢,野草为菜,泥沙当饭,模仿家庭生活。

藏猫猫

三二个孩子通过“剪子、锭子、帕子”确定一人当猫,闭上眼睛,其余自寻隐蔽的地方随意躲藏。藏好后由猫四处寻找,被逮住的替换猫的角色。

逗瓜

一群孩子确定一人为瓜,用一个皮球或瓜的帽子在众人手中互相抛送,当瓜抢到皮球或瓜的帽子发后,失球(帽子)者代替瓜的角色继续玩。

乌龟抱蛋

男孩子的游戏。一枚石头作蛋,一人为龟,双手撑地俯身护蛋,用腿扫动,使抢蛋的孩子无法近身,谁的身体被龟触碰,谁就替换龟的角色。

打珠珠

珠珠,即菩提子或小玻璃球。适于小孩子玩,有多种规则,一般以玻璃球或大而圆的菩提子作“打珠”,输后将按规则付给赢方若干珠珠。

赢福角角

用废书页、废报纸或香烟盒折成福角角。根据一定的规则,小孩子们通过手拍、指弹、抛掷等形式确定输赢。90年代后,这种游戏消失。

打碑炼狗油

农村放牛娃的游戏。在山上找一片平地,竖一块石头当碑,距碑三五米远排队,依次用小石子打碑,一人打一下,打倒为赢,不倒为输,赢者趴在输者背上绕碑走一圈,众皆嬉笑,十分热闹,接着又开始下一轮游戏。

打豆腐干儿

用废纸折成,方形。适于两个小孩玩耍,一人的豆腐干儿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豆腐干儿打,一人一下,轮流进行,以打翻为赢。

斗鸡

单脚独立,将另一条腿盘起,膝头向前,单脚跳跃,以膝头相斗,谁站立不稳、盘腿松开即输。多是小孩子玩耍,有时成年人也玩这种游戏。

下六子冲

棋类游戏。在石板上横竖各四条线交叉画成方格,双方各用六个石子或短木棍作棋子,依照简单的规则,把对方的棋子吃得只剩下一颗为赢。

跳拱

一种游戏,由一人充当“跳马”,别的孩子从其背上跳过去。

参考资料

1.绵阳涪城:深挖区域投资潜力 释放“全国百强”潜能·中国新闻网

2.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名单的通知·农业农村部

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绵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7号)· 四川省民政厅

4.国家发改委公布21个足球场地建设重点城市 贵州都匀在列·中国新闻网

5.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新华网

6.2020年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涪城区人民政府

7.中国百强区发布:前十强广东独占八席 27个城区GDP超2000亿·新浪网

8.地形地貌·涪城区人民政府

9.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绵阳市人民政府

关键词:涪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