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博物馆(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建设地点在中国天津,建成后将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成为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结束我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2014年12月17日雪龙号科考船脱困资料进入国家海洋博物馆。
中文名国家海洋博物馆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of China
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
科技博物馆
AAAA级
性质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
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
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
简介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由自然资源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占地面积15公顷,建筑面积8万平米,展览展示面积2.3万平米。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筑主体3层局部4层,陈列展览内容围绕“海洋与人类”主题展开,分为“海洋人文”、“海洋自然”、“海洋生态”三大版块,共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同时设有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厅、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国家海洋博物馆将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权威的海洋文物收藏保护中心、海洋文明研究中心、海洋文化交流传播中心、海洋体验中心,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1]
学术解读
对于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国内第一次权威的学术解读,是在人民网“关注国家海洋博物馆”系列访谈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授、天津历史学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北京著名人文学者、天津历史学学会理事裴钰先生,参加了此次访谈。
陈志强教授通过中欧历史的对比,详析中国传统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陈志强表示,中国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非常悠久;天津临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也造就了今日多种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气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建立,既体现了天津的区域优势,也有助于提升天津的文化发展水平。国家海洋博物馆应当成为人们了解海洋文明、认识海洋资源、重塑海洋价值观的重要课堂。
访谈中,裴钰表示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可以称之为“海洋上的故宫”;其建立体现的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国家海洋博物馆承担着重塑中国海洋价值观的重任;也将成为天津未来的城市文化地标,为天津打造新的文化名片。
中国不必新造海洋核心价值观,因为,中国具备自己的传统海洋文化价值观。作为民族的海洋记忆,现在要做的不是生造,而是唤醒,不是杜撰,而是回归,看海洋文明,不是技术的角度,而是文明的角度! 中国的航空母舰,是国人的一个梦想,国家海洋博物馆刚刚立项破土,在未来,或许会和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同时竣工,海洋强国之梦,或可期待,或可圆梦。
世界主要航海强国都有自己波澜壮阔的海洋国家博物馆,中国必须有一个和自身国际地位匹配,符合国家海洋大战略的国家级海洋文化设施。
参考资料1.海博概况·国家海洋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