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
东光县,位于华北平原冀东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下游,沧州市南部,位于东经116°28′至116°53′,北纬37°44′至38°02′之间。全境横距36.5公里,纵距32.5公里,总面积730平方公里,南邻吴桥县,两县城相距32公里;北与南皮县毗连,两县城相距20公里;西与阜城县以南运河为界,两县城相距33公里;西南与景县接壤;西北与泊头市接壤;东隔漳卫新河与山东省宁津县相望。
根据(河北省)沧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东光县常住人口为340288人,男性人口占比50.55%,女性人口占比49.45%,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2.12%,15-59岁占比56.2%,60岁以上占比21.68%,65岁以上占比15.97%。
2019年东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996万元。
中文名东光县
Dongguang County
130923
县
河北·沧州
沧州市南部
730
下辖地区东光镇、连镇镇、找王镇、龙王李镇
东光镇
0317
邮政区码061600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铁佛寺,马致远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二郎岗永清观
东光站、东光北站
冀J
1477996 万元(2019年)
冀鲁官话
国家园林县城
34028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简介
东光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隶属沧州市。全县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社会总劳动力12万人。 东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适量。全县耕地总面积73.8万亩,地势平坦,土质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水利资源充足,大小河流河道纵横,是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4.5亿元、8.5亿元和5.64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27626万元,财政收入74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2元。 东光县特色产业以塑料制品业和纸箱机械制造业为主。塑料制品企业目前已达722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产品有塑料软包装系列、软管及农用水龙、农膜系列、免洗餐具等相关等相关产品,品种达300余种产值占到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5%。从总体规模和总体水平看,位居沧州市榜首。纸箱包装机械行业,生产厂家达100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主要集中于连镇镇,可生产12种整机和若干种产品配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4]
东光县经济
综述
东光县农业发展平稳,工业已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
2010年东光县GDP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财政收入5.5亿元,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036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32元。
2009年东光县GDP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财政收入4.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3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
2019年,东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996万元。
农业
2009年东光县粮食收获面积61.22万亩,单产839.6斤,总产5.14亿斤,其中:夏粮收获30.12万亩(增2,亩产830斤,总产2.5亿斤,秋粮面积31.1万亩,单产850斤,总产2.64亿斤。
畜牧业
2009年东光县牛存栏8.4万头,羊存栏30万只,猪存栏8.4万头,禽存栏266万只,肉类总产20306吨;蛋类总产18200吨,畜牧业产值3亿元。东光县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户6400户,东光县县牛、羊、鸡、猪优种覆盖率均在80%以上。
工业
2009年1-11月份,东光县73家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9405万元。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664万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4741万元。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56610万元,国有企业和外商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1865万元和19078万。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9%,比上年同期下降1.57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业
2009年1-11月份,东光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13385万元,比年初增加7398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17153万元,比年初增加68237万元;贷款余额为166241万元,比2008年增加2579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03年,东光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96所,其中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19所,小学373所,县直幼儿园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4446人;在校生62446人,其中初中16305人,小学43856人,高中2285人。
基础设施
电力设施
截至2003年东光县内拥有220KV变电站1座,主变1台,12万KVA;110KV变电站2座,主变3台,94500KVA,110KV线路3条43.9公里;35KV变电站9座,主变17台,50850KVA,35KV线路9条,131.5公里,10KV线路1057公里,低压线路1328公里,配电变压器1889台,138860KVA。
道路交通
截至2003年东光县内有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种道路,其中国道104路穿越全境,境内全长29.665公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境内全长33.995公里;省道武千路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全长35.07公里;县道有连耿路、南吴路、霞果路等,全长78.567公里;乡道全长537.3公里。全县形成了以连耿路、霞果路、龙于路、大砥路、王郑路、曲于路、胡集路、金刘路、张秦路为总体框架的公路网。铁路,县内有津沪铁路,自泊头市入东光境,南至连镇出境入吴桥县境,境内全长30公里,由北而设东光1个火车站。
医疗卫生
截至2003年东光县共有医院22所,其中县医院1所,中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20所;另有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各1所;总计床位461张;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15名。先后建成门诊楼、医技楼11幢,并购置了CT、彩超、碎石机等大型医疗设备15台(件)。
东光县领导信息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宋吉利
常务副县长:康利
副县长:毕振瑜
副县长:王国臣
副县长:王荣耀
副县长:王健
副县长:曹秀华
历史文化
东光县连镇镇是南运河沧州段沿岸的一座千年古镇,她初建于隋,形成于宋,兴起于明,繁荣于清,京沪铁路,105国道,京沪高铁、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连镇在商业、农业、工业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连镇是一座商贸古镇,早在明清时期,许多外地的商行在此开作坊,设货栈,立商铺,经济营生,根据现存的清代晋商会馆残碑记载,单是乾隆一朝,当地的晋商商号有记录的就有30多家,运河两岸商铺林立,门类齐全,可谓百业杂陈、熙来攘往,农副产品,船载车运,南销沪杭,北达吉辽,津浦铁路通车后,传统水路和新兴陆路在连镇融汇交织,更是将连镇这一商业市镇和贸易中转枢纽的地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连镇是一座文化古镇,在大运河的文化浸润中,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汇集使古老的连镇在一砖一瓦间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极负盛名的运河商埠重镇,历史印记随处可见,现存列入相关名录的遗迹多处,还有十几处墓碑石刻等可移动文物,2006年,谢家坝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谢家坝是中国大运河河北段仅有的两个遗产点之一。
连镇是一座军事古镇,史载东汉黄巾军曾大战于此,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太平军北伐军在连镇与清军力战一年致全军覆没,林凤祥被俘,至今箭镞,马骨时有出土,其战事惨烈,父老犹传,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连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血肉之躯建设起铜墙铁壁的抗日堡垒,红色故事经久传唱,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惊艳千年,如今的连镇已成为东光乃至冀东南沿河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近年来,4.6万 勤劳智慧的连镇人民努力发扬“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大运河精神,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在建设美丽幸福新连镇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如今的连镇,道路通达,河塘清净,街容村貌焕然一新,城乡发展统筹一致,居民安全感、满足感、获得感日愈提升,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民生服务越来越好,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和投资兴业的热土,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和“中国纸箱机械产业基地”。
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了连镇灿烂的文化遗存,实干兴邦的创业精神也必将把连镇带入一个新的时代,枕着古运河的荣光,今天的连镇正以开放、包容、多元的发展态势实现“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大运河文化”“谢家坝文化”“包装机械文化”融合发展之路。[5]
风景名胜
马致远纪念馆
马致远纪念馆座落于铁佛寺院内西南角,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厅内墙壁上陈列着马致远的代表作品,千古词宗马致远介绍,马致远故里考证研讨会文史资料,及东光县内现存的有关马致远的历史文物及介绍。纪念馆游廊内为马致远的作品,如《汉宫秋》、《双调夜行船·秋思》、《潇湘八景》、《岳阳楼》等的图文集。
沧州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
二郎岗永清观
二郎岗永清观是道教宫观。据《东光县志》记载,二郎岗又名"护邑岭",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政捐资兴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义又加以修缮,改革开放以后,县政府重修二郎岗永清观,新建二郎岗位于铁佛寺西北部,占地9100平方米,岗长140米,宽65米,岗高8米,永清观址高10米,由牌坊、山门、清源妙道真君殿、三官殿、财神殿、四个角楼组成。
东光县著名人物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
马致远(?—1321后)族谱称马视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文家。
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祖籍东光,清未爱国武术家。
荀慧生(1900—1968)名秉彝,后改秉超、慧生,艺名白牡丹,字词,号留香,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曾任河北省梆子剧院第一届院长。
孟观(?—301)字叔时,精通天象、历法。
袁恕己(?~706)唐朝永静军人。武则天称帝期间,袁恕己仕累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马允登(1547—1591)字叔先,工科给事中马汝松之子。于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山东齐河、河南安阳、沁阳县令,官至湖广布政司右参政等职。
霍维华(?—1636)进士,曾任金坛、吴江县令。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张邦昌(1081—1127)字子能,进士出身,北宋徽宗时历任知州、礼部侍郎、中书侍郎等职,钦宗即位后,拜少宰。元代脱脱所撰《宋史》将其列为叛臣。
门炳岳 字湘文(1891-1944)国民党陆军中将。
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1.东光县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东光县人民政府
2.东光县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
3.2020年沧州统计年鉴·沧州市统计局
4.沧州东光县简介·欣欣旅游网
5.大运河历史文化名镇——东光县连镇镇·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