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隐匿性肾小球疾病的简称)

隐匿性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隐匿性肾小球疾病的简称

隐匿性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由于临床表现轻微或毫无症状而得名。隐匿性肾炎病人,在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但表现为持续性轻度蛋白尿和或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故又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仅部分患者可有腰酸、乏力,肉眼血尿等非典型表现。但是肾脏纤维化依旧恶化进展,如果不给予有效治疗,就会逐渐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尿毒症。

中医病名

隐匿性肾炎

别名

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

常见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持续性轻度蛋白尿和或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

典型症状

1、无症状血尿

主要见于青年人,无症状、体征,常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

2、无症状蛋白尿

主要见于青年男性,为持续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一般在2g以下,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3、无症状血尿+蛋白尿

血尿为发作性,比单纯性血尿严重,同时存在持续的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1]

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可以一般活动,酌情从事轻微工作。要防止各个部位的感染,切忌劳累,勿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尿蛋白丢失量大,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等。

2.治疗感染灶

若存在明显的感染灶,如呼吸道、扁桃体等,应该积极治疗。细菌培养阳性时,积极使用抗生素,多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敏感药物,疗程在2周左右。

3.免疫治疗

不主张积极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如需要时可试用中药抗免疫药物,如雷公藤多甙片等。肾内科动态随访血压、尿常规等。[2]

病理

导致隐匿性肾炎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链球菌和其他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病理改变可显示广泛不同的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系膜增殖性肾炎(包括IGA肾病)、局灶节段性增殖性肾炎,有时类似消散期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少数病例可呈较严重的肾小球病变。此外,遗传性肾炎也可以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起病,因此需做肾活体组织检查才能明确病因。

中医茶疗法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茶疗实践,人们逐步了解到茶具备的27种药用功效:补肾、利尿、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下气、消食、醒酒、去腻、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通便、祛风解表、益气力、坚齿、疗肌、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强心、补血、抗衰老、抗癌、抗辐射。

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肾炎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消炎抗菌,增强人体抵抗力,极大的降低了由肾炎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这类中草药茶主要有黄芪、金银花、碟清草、虫椹草、虫草等。

参考资料

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医学教育网

关键词:隐匿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