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哪咤,神话人物,一个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一个跃然于书本上的民间传说。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他是托塔李天王的三儿子,形似少年,但神通广大。据说,他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灵珠子“奉玉虚宫法牒,脱化陈塘关李门为子”,“辅姜子牙而灭成汤”。
仙名哪咤
托塔李天王的三儿子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形象设定
哪吒
名字含义:“哪”乃古汉语复合名词,据《康熙字典》(115页)《辞海》(2106页)载,“哪”指“傩”,本意是驱邪祛疫,鬼神之偶像;“吒”字为正义,咤(异写)即叱吒,指叱吓邪恶之意,万邪诸恶之克星,象征叱怒也,形容脾气火爆易怒、嫉恶如仇;二字合一即以傩叱祓禳妖魔鬼怪,有毫无阻档之威力与战无不胜之意义,此神名叱咤风云,乃惊天地泣鬼神之声,代表至高无上的神威,为毁世之力。
姓名:李哪吒(也译“哪咤”;《封神演义》神仙小说里自称姓李)。
主要名号:哪吒三太子(“三”在印度尼西亚语之中是一个神圣且吉利的数字。)
原型:波斯战神“努扎尔”、佛教护法神“那咤”(六臂那吒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神(法身形象),手捧三叉神戟、保卫佛国的药叉神)。
尊称:太子神、李三爷、金康元帅、罗车太子、哪吒天王、哪吒天尊等(道教五营神将首领,中营金环大元帅)
职位:天命化身,元始天尊首选灭纣先锋代表(正印开路先行官),玉虚法旨负责人(杀业执行者),武王护驾(阐教钦点保周猛将),托塔天王旗下王世子之降魔先锋,唐僧保官(元代版《西游记》)。
神号:玉帝封为—三坛海会大神、天帅元领袖、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八百万天兵都元帅、八百亿万统鬼兵都元帅、护世八臂哪吒、都天大帅总元戎、降妖大元帅等;佛祖亲封—威灵显赫大将军、通天太师、善胜童子、佛圣等(结合各种记载)。
地位:天庭大神、玉帝座下护驾亲臣兼执法神尊、佛祖义子兼弟子
身份:天王太子、天道武神、道教忠武战神
种族:天神、大罗仙、圣人、佛
住所:天宫、天府宫、天帅府、三凤宫、云楼宫、昆沙宫
出生地:天津陈塘关李府(有争议)
司掌:天界兵权、天条法律、冥界兵权、镇天护帝、镇海护世、司火正神、伏恶龙
神属体系:中国神仙、宗教正神、民间之神、古文学神氏
神祇封号:中坛元帅、元武将军(道教、民间官封神号)
神话信仰:道(三太子信仰)、佛(那咤)、闾山教、阐教(小说内容)、民间法教等
民间形象:少年英雄之神
朝代:商—周
前世:灵珠子(镇阐教奇宝,民间传说为女娲仙童)、玉皇之大罗仙(自《三教搜神大全》)
转世:裴元庆(《说唐全传》的设定)
师祖:元始天尊
师尊:太乙真人、释迦牟尼(如来佛、世尊)
师弟:金霞童子
义父:如来佛祖(哪吒以佛为父)
舅舅:通天教主(自《锋剑春秋》琴书版。通天教主俗名“殷广灵”,是殷夫人的兄长)
父母:李靖(托塔天王)、殷夫人(搜神大全称为“素知”夫人,一说为玉帝二公主转世)
兄妹:李金吒(甘露太子)、李木吒(惠岸尊者);李贞英(西游人物)
义妹:地涌夫人(白鼠精,拜哪吒为义兄,并侍奉香火)
外公:玉皇上帝(《二人转》戏谱中,哪吒太子是玉帝的外孙之一,母亲为玉帝的二公主“金花女”)
外婆:玉皇圣后(德元顺天皇后,自《历代神仙通鉴》,一说王母)
佛教父母:毗沙门天王、吉祥天女
佛教兄弟:最胜(甘露)、禅尼、独建、常见
佛教叔父: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
辅佐天子:周武王、玉皇上帝
法术神能:三头六臂;三头八臂九眼等(西游、封神、搜神等内容)
法宝神兵:乾坤圈、乾坤弓、混天绫、震天箭、风火轮、火尖枪、九龙神火罩、金砖、阴阳剑、戮魂幡等(封神内容)(注:封神小说中除了用过一次的弓箭外,其余都是由太乙真人所传,神火罩和阴阳双剑在76回所得,戮魂幡是劫余化所抢);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等(西游内容,因影视剧的影响这些兵器名存实亡。注:西游原文并不存在乾坤圈混天绫这些类武器);九节铜鞭(南游记)
手下军队:十六神将(独角逆鳞龙、八角头陀、九天十八角同波罗龙、和合二神、霹雳鬼大仙、吞世界鬼、辟瘟使者)(《南游记》之中只出现八位,剩下一半神将身份不明)。八百万天兵、八百亿万鬼兵、五千瘟阵鬼兵(手下的手下)、四魔女、统领诸天神将等。
神兽坐骑:红鬃天马(自:《南游记》)
诞辰:农历3月13日、或2月28日等(参考《识余》卷一云:岁岁四月佛诞日,二月哪吒太子诞日)
象征:莲花化身(代表佛道共有的至尊圣物,寓意哪吒“脱胎换骨”)
职责:降妖伏魔,天兵统帅,三教护法,保佑信众,儿童守护神
信仰地:台湾、天津、福建、四川、河南、澳门、安徽等有神庙的地区
故事传说:哪吒闹海(中国民间传统神话故事)
主要出处:《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
代表作品:《哪吒闹海》、《哪吒传奇》、《封神榜传奇》等多部国产经典作品影视形象.
战绩和成就:封神—元始钦定大先锋,七岁宰夜叉、闹海屠龙抽筋送父,天宫隐身殴打龙王,射妖童,削肉救母、翠屏显圣百姓敬拜、反抗父权、顺应天命、保周灭商、打仗杀敌、完成使命、肉身成圣。搜神—奉玉帝圣命下凡除魔灭怪,出生五天战东海,从小杀九龙、天门截杀龙王、杀魔头石记(石矶)、诛群魔,拜师世尊,伏尽天下各种孽龙和妖魔鬼怪恶兽,杀伐邪众,灵山封太师,天庭加封天帅。
西游—出生三天大闹龙宫水府,踩倒水晶宫降龙,自幼降伏九十六名妖魔,反父精神,拜佛祖干爹,当上天庭太子成为三坛海会大神,统领神兵荡除邪魔,擒牛魔王,收降地涌夫人等。南游—斗平华光,兵胜华光(缴获三角金砖)。家庭美满,从古至今英雄事迹传遍天下受众欢迎,享有大众香火供奉,后于各影视化传颂,名气越传越广。更多的真人影片、动画影片、漫画作品、小说及游戏或歌曲等娱乐形式,都在该角色上进行不同版本的加工渲染,这也使得哪吒的故事在现代更加家喻户晓。
形象来源
哪吒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正统神仙之一,同时又是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及影视角色,最早约东晋北凉时期传入中国,在本土以佛教护法神的形象出现;是结合民间传说、宗教作品及文学作品创作的虚拟人物,最初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最早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和中亚一些国家,中世纪在西域就有人信仰,后来传到唐朝后期中原才形成外来本土化。其主要故事源自宗教文化与古代名著的内容,传统神话主要分为四大体系:正统佛教体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在佛教体系中,哪吒作为威武的护法军神,起到了护持佛法的作用;在道教神话体系中,哪吒身为专司伏魔的正道天神,其神祇行宫规格定性很高。
哪吒最早的原型即为古波斯一神“努扎尔”(拜火教之神,一说是苏赫拉布),后入释收录为佛教护法战神“那咤俱伐罗”,之后又纳入道家文化,最终演变成为道教神仙的形象。相传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原型是“毗沙门天王”+唐代同名将领)的三个儿子之一,身为金吒与木吒(《西游记》写为“木叉”)之弟,出身王室贵族,在三兄弟之中排行老三,所以称为三太子或三王子。封神小说中,其师从昆仑上仙“太乙真人”门下(之前的记载中均为“如来佛祖”的弟子),乃道教与佛教结合的神祇,同时是并列于民间信仰中大名鼎鼎的孩童天神。最完整且权威的神话故事记载于《三教搜神大全》,在后来诸多版本的记载中,基本情节都是参照这本书的设定加以叙述。
哪吒形象主要显著于《封神演义》《西游记》两本明代小说之中,继承了传统的“闹海杀龙”、“削肉剔骨”、“反抗父权”等经典事迹。虽然为看似柔弱的“孩童”外表,却武功高强,善于打架、打仗、统军等战斗职业,司掌杀伐工作、军事、财富、王权等,属于军神、守护神、首领神的阶级职位;上天下海,屠龙伏虎,法力无边,是一名神通广大的降魔之神,具有三头六臂或八臂的法身能力,又拥有诸多神器法宝在身,加上身体是由美丽高贵且神圣的莲花所化,免疫摄魂、瘟疫、痘疹等旁门左道的攻击,因此性格顽皮骄傲、胆大包天、不容人欺。封号有三坛海会大神、威灵显赫大将军、通天太师、太子李元帅等众多神衔尊位,为统帅道教五营神军的“中坛三秦军”主帅。
小说故事
哪吒
《封神演义》
在明朝小说《封神演义》一书之中,哪吒是从小经历过闹海杀龙、削肉剔骨、封神大战后修道成圣的阐教传人,为玉虚镇派之宝“灵珠子”的投胎转世,被母亲怀胎三年又六个月后从肉球中出生,身为陈塘关总兵李靖与殷夫人第三个孩儿,两个哥哥为金吒、木吒;为阐教仙师太乙真人的得意弟子,姜子牙的师侄,西周大军中伐纣开路的预订先锋官,为了讨伐扰乱人间朝纲的商王殷受而出动。
外表为一个英气俊秀的青少年,身长一丈六尺之高,具有强大战斗力,手使“火尖枪”杀敌及作战,又拥有一身众多师传的镇洞法宝加成威力,手臂上所戴“乾坤圈”可投掷而出杀伤敌人,肩上所披“混天绫”可缠住对手,双脚下踏着“风火轮”飞行及空战;当变成“三头八臂”的法身形态打斗时,手上又持有“金砖”、“九龙神火罩”、“阴阳双剑”多种神器,满手驱使着七种八件装备与敌厮杀搏斗。因为自杀后是由“莲花化身”塑成人体而复活重生,不再是血肉凡胎,没有三魂七魄,因此免疫多种左道攻击的伤害。
其性格火爆冲动、争强好战且刚烈,打仗时曾经常叫嚣骂阵、对敌人嘲讽,而且下手凶狠爆表,并在生存到整个伐纣战争结束后,最终一家人成为肉身成圣的上位者,与父亲及俩哥共四人独占七圣者的大半位置,完成史前仙界乱斗并圆满成为活神仙。
《西游记》
在《西游记》一书版本中,哪吒是玉帝身边一位护驾统军的先锋神将,被封为“三坛海会大神”,位高权重,身为天界精锐的降魔战神,由父亲李天王领导。
虽然是可爱小儿童的外表,但神通广大,扮相威武,打斗时会以法身“三头六臂”和六件降妖神器作战(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火轮),可以用降魔法力发动“千万兵器雨”进行轰杀攻击;身体是在自杀后由如来佛祖用莲藕重塑。个性粗暴、勇猛顽强且叛逆,但因出身军事的豪门世家而富有礼数;小时候曾闹海抽过龙筋、削骨还父而亡,复活后并以一己之力降伏九十六洞妖魔,并因不满李靖的无情而试图弑父,在见到佛祖之塔而开悟,还曾为了讨伐扰乱天界的孙悟空而出动,在天庭和西天两方势力来回行职。
多次帮助孙行者一行人对付妖怪,曾向真武大帝借用皂旗遮天骗宝(对付金、银角二妖)、对付红孩儿时,将天罡刀借给二兄长木叉交给观音,单挑攻打青牛怪(老君坐骑)时,和孙悟空一样被收走了武器;为唐僧师徒解决了八十一难的其中两难,分别是亲自出手捉拿牛魔王(红孩儿之父)和白鼠女妖(哪吒的义妹)。哪吒一共出场帮助了西游团队五次。在哪吒的所有家庭成员之中,除了自己的父母和两位哥哥之外,还额外多了一个亲妹妹全名叫李贞英。
著名动画
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
上世纪1979年的老动画《哪吒闹海》更是万人空巷的“经典神作”,京剧风的打戏乐曲之中体现出中国神话文化的精髓,延伸戏剧的美术化形态,并把哪吒的「出生」「屠龙」「自刎」「复活」「终结龙宫」这五大桥段完整精良地手绘出来,承包了诸多80、90后的童年记忆,细节生动全面、引人入胜,且极具鲜活浓重的生命力,甚至令外国人都过目难忘。
此片由上海美术制片厂电影公司创作,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国外均获得过多个奖项,且获百花奖、菲律宾电影节特别奖等,同时还是第一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而且是在条件不发达的老年代时发扬的国漫佳作。这是哪吒第一次以身穿红肚兜、丸子头、四武器齐全的形象出现于动画影片中,同时也是哪吒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于动画之中。左手乾坤圈、右手火尖枪、身披混天绫、脚踏风火轮这一经典模样也被普遍认定为常用的传统四件套装备。
影片中穿肚兜持枪的小哪吒是正义且孝顺的可爱孩子,他的故事是为了拯救童男童女和父母与四海恶龙做斗争;该片以色彩鲜艳、风格雅致、角色传神、想象力丰富、内含浓重的戏曲元素而出名,符合现代的传统审美。这一怀旧的艺术形式至今仍在以哪吒的基础造型奉为传统版颂扬,民间根据这段耳熟能详的神话演绎出了多种多样的戏曲、评书、话本、工艺等形式展现出来,并将这个故事不断地向后传承,而街头艺人也开始使用这样的形象进行表演,这部电影之所以在美工艺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中国文化的充分融合不可或缺,与其他商业流量动画不同的是,此作品更具美术片的文艺价值,无一是哪吒动画的领头之作。
本片根据《封神演义》故事改编,并荣获1980年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2]
央视出品的动画《哪吒传奇》
哪吒传奇
本世纪初的2003年,由央视出品的大型动画连续剧《哪吒传奇》再一次创造了精彩的哪吒故事,与《哪吒闹海》同为中国著名的经典动画著作,但与老动画《哪吒闹海》只截取了哪吒“从出生到闹海”的片断不同的是,《哪吒传奇》讲述了哪吒作为一个小英雄的全部成长经历,剧情偏向合家欢向,除了保持国产动画的民族性和健康主题外,也增添了一些生动幽默的现代色彩,并且加入了“龙珠事件”、“解救太阳”、“大地之脉”等原创剧情,甚至连“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种《山海经》中记载的远古神话也添入了其中;哪吒主要与大魔头石矶斗智斗勇,以及成为伐纣大将,帮助明君周武王攻打恶君商纣王,推翻暴政解救天下众百姓。
此剧的片头曲《小哪吒》和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更是成为了经典的儿歌神曲。之后此版本也成为了哪吒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形象之一。片头曲开头:“说一段神话,话说那么一家”等,从全歌词中就能看出,主题曲所表达的含义就是在讲述哪吒的传奇人生,他从一出生就不同凡响,直到千征百战、斗邪魔的英勇事迹,并介绍了哪吒身上的特征、武器、法力等因素。
“票房神话”《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
2019年暑期火热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中国影史上“最高票房”记录的中国动画电影,总票房位于国漫第一名,同时还是2019年名列跃居全影票房第二名的电影作品,仅次于某真人电影;该片致敬并重现了老动画《哪吒闹海》的一些经典桥段,再经过颠覆性地改编,斥巨资创作,最终成为了收获”50多亿元“成绩的票房神话;那一句简单却不失共情的励志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充满着打破偏见的精神,通过关键的一语道破天机。
《哪吒》的成功无一是引领中华国漫崛起的一场光辉奇迹,因此被广大观众视为当之无愧的“国漫之光”,成为国内动漫兴起的新标杆,为中国动漫发扬光大甚至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不断刷新人们对于国漫崛起的期待。而“封神题材”系列正好就是由“哪吒”这一角色开头带火的端倪,自从哪吒电影开始热映后票房热销大爆款,就掀起一波封神热潮,甚至“封神宇宙”这种庞大的构想框架也随之焕发。
民间形象
民间传统的小哪吒活泼可爱、顽皮好动勇敢善良、天生开朗聪颖绝顶,充满着纯真和童真的生动形象,被誉为正义好战、智勇双全的少年小英雄。常见的传统形象是:扎着双丸子头,长着包子脸,穿肚兜、莲花衣、荷叶裙、光大腿、光脚丫、光屁股、粉雕玉镯,长得像女童的可爱男孩子,拿着枪和圈,披着布条踩着轮儿的胖娃娃(有些民间形象则是少年或青年的外表)。
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伏龙的神话传说主要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记载中的神话故事。因其主角人物——哪吒的天真勇敢与不畏强权的精神,备受人们喜爱。故事中因妖龙作祟,残害百姓,兴风作浪,引出哪吒大闹龙宫水府的行为。
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于是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巡海夜叉,与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见此恶徒,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夜叉与三太子敖丙又抽了它的龙筋。
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后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淹没陈塘关。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仙师太乙真人借着荷叶莲花之力,为其脱胎换骨,化作莲花化身的哪吒。后来大闹东海,砸了龙宫,捉了龙王,为民除害。现代人们借助这个神话故事,发泄对造成水害的龙王——最高封建统治者——“真龙天子‘的怨恨;故民间信仰之中,沿海的百姓常常把哪吒奉为镇水之神来敬贡。
参考资料1.哪吒的解释·汉典
2.哪吒闹海简介·豆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