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原副部长、中将)

王近山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原副部长、中将

王近山(1915.10—1978.5.10),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湾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野战军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3岁。

本名

王近山

别名

王文善

出生地

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区许家田村

出生日期

1915年10月29日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

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红军大学、中共中央党校

职业

军人

军衔

中将(1955年)

离婚大祸

新中国成立那年,王近山才34岁。这位风流倜傥的12军军长,成为年轻女性的偶像,特别是他的小姨子对他更是如痴如狂。妻子韩岫岩向组织上递交了声讨“陈世美”的状纸,王近山则一不做二不休,向组织递交了离婚申请。毛泽东指示刘少奇亲自处理此事。1964年,王近山被开除党籍,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降为大校。小姨子顶不住各方压力,最终退出并远走异乡。幸有保姆小黄陪伴将军落难河南周口的黄泛区农场,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弥留号声

中共“九大”召开后,红四方面军将领许世友把王近山的一份认错信转交毛泽东,诚恳进言:“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能打仗,现在日子很不好过,建议过问一下。”王近山的命运有了转机,出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王近山在南京军区平静地度过了最后的岁月。1978年5月,王近山在南京病逝。

亲属成员

亲属成员

妻子:韩岫岩

子女:王少峰、王岩、王媛媛、王珍珍

所获荣誉

1951年至1953年,王近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军队评价

王近山被誉为二野的“朱可夫”,同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花”。

领导评价

王近山屡建奇功,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邓小平为其题词“一代战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刘伯承:“王近山是一员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啊!”“王近山同志,人家说你是‘王疯子’,我看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你这—仗把那位胡宗南打得可快要疯了啊!”“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漂亮仗!”

江泽民: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

杨尚昆: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李先念: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薄一波:一代战将非凡战功。

宋任穷:战功垂青史战将留芳名。

刘华清:近山同志我军名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国立功永垂不朽。

段君毅:王近山同志是二野一位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战将。

廖汉生:弘扬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的精神。

新华社:王近山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伟大领袖和导师毛,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坚决贯彻毛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跟随毛转战南北,屡建战功。在我们党的历次路线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站在毛革命路线一边,坚决拥护毛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积极参加反对林彪和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斗争。他坚决拥护英明领袖华为首的党中央,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大路线,对革命事业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王近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个损失。(1978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后世纪念

后世纪念

著作

《百战将星王近山》

《“战神”王近山》

《开国战将》

《骁勇善战 战功卓著——怀念王近山同志》

《一代战将——回忆王近山(本书序言)》

《王近山:亮剑人生》

影视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据说原型就是王近山。

活动

视频:《别样的李云龙——王近山诞辰100周年》

《铁血丹心 战将情怀——纪念王近山将军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开国将军王近山诞辰100周年

故里

王近山将军故居 位于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湾,占地500余平米。2015年10月11日,修缮一新的王近山将军故居不但是一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

1.王近山·中国共产党新闻

关键词:王近山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