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

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全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6个国有农牧场。常住人口349953人,是一个居住着汉、蒙、回、藏等多个民族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区文明城市、全区创业型城市、全区首届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称号,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的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荣誉称号,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

中文名

锡林浩特市

所属地区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地理位置

锡林郭勒草原中部

面积

15758平方千米

著名景点

贝子庙

人口

16万人(2006年)

主要街道

207国道和303国道

地标建筑

北纬43°02′-44°52′,东经115°13′-117°06′

地方特产

绒毛 蘑菇

知名产业

畜产品加工 民族用品工业

电话区码

0479

邮编区码

026021

贝子庙广场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山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整个建筑群共分为七大殿,分别为朝克钦、明干、却日、珠都巴、甘珠尔、丁克尔、额日特图等,在这7座大殿之外,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多间僧舍,规模庞大,气势雄伟。

在寺庙建成后的百余年间,该庙成为远近牧民朝拜的主要场所,香火极盛。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

锡林浩特市

成吉思汗文化广场

成吉思汗文化广场,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卓兰山南麓,占地七平方公里.广场背靠锡林河水库,南望灰腾锡勒草原,两侧是风景名胜区,东侧有著名的九典湾希日塔拉2A级风景区、希日塔拉候鸟观赏区、希日塔拉度假村,右侧有知青敖包、草原奇观平顶山。锡桑铁路与207国道分别从广场东西两穿过侧。

锡林郭勒草原既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又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中原、走向世界的地方。统一蒙古各部落过程中,成吉思汗在东乌旗乌拉盖河流域打过有名的乌鲁辉之战、在西苏旗境内的乌沙堡第一次突破金朝防线,开始了灭金之旅、在太旗及其以南地区打了著名的野狐岭之战,一举歼灭了金朝30万精锐……因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至今留传着许多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

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继承帝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筑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后的元朝八位皇帝也都在元上都继位。因此,自世祖忽必烈始元朝历朝历代皇帝已经真正成为锡林郭勒草原的家乡人。

锡林浩特市

锡林广场

广场建成于1999年7月,位于市区南部,总面积22万平方米,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广场,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保型广场。

广场分为南北两区,南半区主要以草原自然风貌、野生花卉、牧草为主,北半区为人工草坪、花草种植区。整个广场的设备、设施由六大部门组成:一是铺装系统。花岗岩和彩砖铺装面积6.5万平方米。二是照明系统。有各种灯具369盏。三是喷灌系统。采用现代化全自动升降喷灌装置,覆盖全部绿地。四是绿化系统。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广场内部、周部共种植各种树木2250株,2003年引进了大雪松、白皮松、油松等新树种。五是音响系统。大功率调频音响覆盖整个广场。六是工艺系统。广场建有下沉式广场、人工湖、彩色喷泉和园林小品等艺术景观。同时,还引进放养了梅花鹿和马鹿。

经济发展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2.8%,一年增加16亿元,增速为历史上最快的一年。工业增加值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24.8%,保持了在全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工业项目少、投资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重点项目由34项增加到43项,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势强劲,完成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24%,为近20年来的最好水平。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4.1、和7.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4亿元,同比增长51.6%。财政总收入完成11.5亿元,一年增加3.12亿元,增速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盟的26.3%、31.6%、26.9%、17.6%。肉乳皮毛的加工能力分别占到全盟的31%、27.4%、100%、76.3%,骨、脏器加工量近100%。

参考资料

1.锡市概况·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官网

关键词: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