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神话传说概念)

九重天神话传说概念

中国传统说天有九霄,“九重天”是数量词,九重天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 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重天是指天有极多极多重。《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中文名

九重天

拼音

jiǔ chóng tiān

释义

天有极多极多重

出处

《吕氏春秋》

基本解释

天为“九重天”

外国九重天

第一重月天到第九重水晶天

基本解释

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

《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晟非,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引 宋善威 诗:“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

《封神演义》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败兵随地拥。” 李瑛 《我们的飞机》诗:“等信号,一步跨上九重天,回头看,全国人民望着你!”

指帝王或朝廷。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宋,晏殊《浣溪沙》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稳请受着九重天雨露恩和宠。”

清,李渔《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伫望旌旗自日边。”

中西方差异

中国

《太玄》曰: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 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又曰:天以不见为玄。[2]

《正义太玄经》云:“九天谓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淮南子》云:“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魭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也。

外国

但丁写《神曲》,就有第一重月天到第九重水晶天。

第一重天——月天,居住着信仰不坚定的灵魂。

第二重天——水星天,居住着为追求世上荣耀而建功立业的灵魂。

第三重天——金星天,居住着多情的灵魂。

第四重天——日天,居住着智慧的灵魂。

第五重天——火星天,居住着为信仰而战亡的灵魂。

第六重天——木星天,居住着公正贤明的灵魂。

第七重天——土星天,居住着隐逸默想的灵魂。

第八重天——恒星天,代表基督的胜利,对玛利亚的赞美。

第九重天——原动天(水晶天),代表天使的凯旋。

此外,还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净火(即上帝所在的严格意义上的天国)。

参考资料

1.俄语的“七重天”到底是几重天呢?·沪江俄语

2.九重天的来历九重天是什么意思·趣趣网

关键词: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