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鱼(中药材)

石首鱼中药材

石首鱼,中药名。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或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Bleeker的肉。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具有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之功效。用于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

中文学名

石首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鲈形目

亚目

鲈亚目

石首鱼科

分布区域

分布暖海或热带沿海,少数生活于温带或淡水水域。

功能

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

主治

用于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

【性味归经】

甘,平。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入脾、胃二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炖食,100-250g。

【用药忌宜】

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别 名】

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鱢(《医心方》)、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纂要》)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②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药用部位】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

①大黄鱼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②小黄鱼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冬采收。

【拉丁名】

①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②小黄鱼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考 证】

食性本草。

中药化学成分

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0.01,0.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0.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营养价值

淡水石首鱼的含肉率平均为65.95%,鱼肉水分含量为80.45%,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16.10%,脂肪为0.507%,粗灰份为1.14%。干物质中氨基酸总量为76.93%,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79%;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4.80%。

参考资料

1.石首鱼·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关键词:石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