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汉语成语)
拍案而起汉语成语
拍案而起,汉语成语,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形容人非常愤慨。
中文名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义愤填膺、忿然作色
悠然自得、泰然处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褒义,谓语
联合式
他听了手下的汇报就~、怒不可遏
解释
案:桌子。一拍桌子愤然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
示例
他听了手下的汇报就~、怒不可遏。
参考资料1.拍案而起·汉语词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