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横遍野(汉语成语)
尸横遍野汉语成语
尸横遍野,汉语成语,拼音:shī héng biàn yě,意思是尸体遍布荒野,形容死的人极多,都来不及掩埋或无人掩埋。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形容战争场面。
拼音shī héng biàn yě
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谓语
出处
1、隋·祖君彦《檄洛州文》:“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2、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杀得术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
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5、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和纣王的兵大战,杀得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造句
1,向前走就好了,不管等待着你的是什么,即使前面尸横遍野也要勇往直前。
2,淝水之畔,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风晨也倒在了血泊中。
参考资料1.尸横遍野解释和意思·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