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煤业集团(山西省无烟煤生产基地企业)

晋城煤业集团山西省无烟煤生产基地企业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城煤业集团”)是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股权结构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晋东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个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晋城矿区的骨干企业,是我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基地,位列2008中国企业500强第149名。

公司名称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

总部所在地

山西晋城

产品服务

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化工、坑口电厂等

净利润

39.32亿元(2008年)

总资产

633.64亿元(2008年)

简介

晋城煤业集团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城煤业集团”)是在原晋城矿务局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和山西省工业企业30强与13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企业自1958年成立以来,经过建设、发展和创新三个时期,现已成为全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基地。截止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达129.3亿元,员工38350人。现有古书院矿、王台铺矿、凤凰山矿、成庄矿、寺河矿、长平矿六对生产矿井,核定年生产能力1940万吨,实际年生产能力已达3000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的赵庄矿井正在加紧建设。有16个控股子公司和12个分公司。2003年,集团公司生产原煤1885万吨,实现生产经营总额51.9亿元。

晋城煤业集团是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和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基地。现有50个控股子公司、14个分公司。有9对生产矿井,5000万吨/年的原煤生产能力。截至2009年8月底,企业总资产799.65亿元。位列2009中国企业500强第132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79名、煤炭采掘及采选业第8名、全国煤炭企业100强第9名。2009年预计完成生产经营总额500亿元以上,实现利润40亿元。

近年来,集团公司加快实施“煤气电化综合发展、建设环保型绿色矿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煤气、煤电、煤化三大主导产业和其它非煤产业相互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企业经济规模和效益实现持续跨越。目前,集团公司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打造“亿吨基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战略愿景,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1亿吨煤炭生产和建设能力框架、5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能力、2000万吨总氨生产能力、25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实现生产经营总额1000亿元以上,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主业规模大、体制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美、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极具竞争能力的现代化能源旗舰型集团。

优势分析

煤炭产品

晋城煤业集团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和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基地。现有55个控股子公司、12个分公司。截至2010年6月底,企业总资产1075亿元,省内员工6.9万人、省外员工5万人。2009年,公司完成生产经营总额554.35亿元,实现利润43.70亿元,位列2009中国企业500强第132名、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116名、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第103名、全国煤炭企业100强第9名。

近年来,公司在加快实施“煤气电化综合发展,建设环保型绿色矿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持续跨越发展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了实施“亿吨基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的战略愿景,构建起了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电力、煤机、多经等六大产业板块相互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1亿吨煤炭生产和建设能力框架、10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能力、2400万吨总氨生产能力、2100兆瓦总装机容量、生产经营总额2000亿元、利润170亿元,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主业规模大、体制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美、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极具竞争能力的现代化能源旗舰型集团。

晋煤集团的迅速崛起令人瞩目。但是,企业的强大,是否就意味着员工生活得尊严,劳动的体面?从一些曾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来看,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真正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生活与劳动,并把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员工的生存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实现发展成果普惠,才谈得上员工的体面与尊严。

晋煤集团员工的收入水平,在全国算不上一流,但公司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在收入分配机制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却足以使劳动关系和谐之光普照全体员工。晋煤集团决策层认为,收入待遇问题是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加快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党政始终坚持这样一个理念:“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普惠每一位员工,让企业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得员工工资福利待遇逐年稳步提高。

即使在遭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年,在面临异常严峻的经营形势下,在岗员工人均收入依然同比增长14.59%,达到了54,704元,兑现了企业“不裁员、不降薪、不降低福利”的庄重承诺。晋煤集团员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这里的福利待遇也非常丰厚。晋煤集团在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险等补充保险,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特别是针对晋煤集团年轻员工购房难的问题,先后两次调高住房公积金企业补贴标准,使员工住房公积金补贴标准达到每月至少760元,为解决员工住房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信用支撑。

科学合理的分配才能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长期以来,晋煤集团按照“效益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分配模式:在不同产业之间,工资分配坚持向主导产业、亮点行业、重点行业倾斜,从而使煤炭行业员工收入节节攀升,煤层气员工收入迅速增长,煤化工员工收入稳步提高。

在不同单位之间,工资分配在兼顾历史贡献原则的同时,坚持向投资收益率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高的单位倾斜。在不同用工形式员工之间,工资分配一视同仁,实行同工同酬。煤炭产业的农民合同工,在八年合同期满前,除按国家相关规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外,其他方面与城镇合同工执行同等待遇。八年合同期满后择优留用的农民合同工,则及时为他们建立住房公积金,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同工同酬。

在不同岗位员工之间,工资分配坚持向井下生产岗位苦、脏、累、险岗位以及技能要求高、个人贡献突出的员工倾斜。在不同岗位序列之间,工资分配坚持向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员工倾斜。对矿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或年度绩效薪酬制,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提升管理效益和效率。对技术人才,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通过岗位技能津贴、年金补贴标准等方式加大对技术能手的奖励力度。

晋煤集团下辖55个控股子公司、12个分公司,这样的管理规模,高管薪酬与薪酬总额管理成为薪酬管控的两大关键点。为此,晋煤集团在薪酬总额管理中按照“机关管理转型、矿井自主管理”的原则,根据各个产业在集团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对六大板块所属子分公司薪酬总额采用分级管理方式:省外子公司采用业务监督型薪酬宏观管理模式,各公司自行确定薪酬总额、薪酬水平及分配方案,向晋煤集团备案;对新建、筹建类子公司实行业务指导型薪酬宏观管理模式,根据晋煤集团确定的工资水平,采用工资总额与工程进度挂钩方式进行薪酬总额宏观调控;对煤炭生产单位、省内非煤子分公司和经费包干单位实行业务操作型薪酬宏观管理模式,在晋煤集团核定挂钩工资总额基数后,实行复合指标挂钩办法;为推进集团机关瘦身,切实解决冗员问题,对集团机关部室实行定员工资包干制,编制内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

几年来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晋煤集团已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分属于各地的子公司都有各自的薪酬政策,这就必然出现外派产权代表和高管人员之间同工不同酬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晋煤集团对外派产权代表实行委派制,即:外派高管人事关系保留在晋煤集团总部,其应得薪酬水平由晋煤集团考核确定,子公司按本单位薪酬政策,以劳务支出形式向晋煤集团支付劳动报酬,再由晋煤集团按应得薪酬与劳务收入的平均值向其支付任职薪酬。

像晋煤集团这样省内外员工近12万人的企业集团,在整合发展的过程中,各子公司由于历史、行业、环境、工种等种种因素,分配关系纷繁复杂。这样一套能兼顾各种因素,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科学合理分配机制,便成为全集团公司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石。

推介项目

煤炭主业是晋城煤业集团支柱产业之一,是发展煤与煤层气、煤电、煤化工,延伸煤炭产业链的基础。

在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晋城煤业集团隆重推出7个拟签约项目、7类招商推介类项目,成为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最大的签约合作单位。

晋城煤业集团具有良好对外合作传统,在50多年的市场风雨洗礼中,晋城煤业集团始终以诚信为本,以合作为媒,走出去,引进来,与社会各界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起长期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互利双赢的骄人业绩。

在7个拟签约项目中,采掘关键设备、千米钻机设备采购类项目3个;寺河矿井扩建工程(二期)、寺河矿盘区接替工程金融合作类项目2个;与武钢公司签订无烟洗末煤、与山东联盟化工签订洗中块购销合作类项目2个。以上7个项目,合同金额共计54.16亿元。

在7类招商推介项目中,一是为了贯彻落实“气化山西”战略部署,扩大民用、汽车燃料、工业用气等煤层气利用规模,晋城煤业集团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布点,加快推进煤层气加气站、压缩站、输送管网、LNG/CNG接收中心等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二是为了全面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晋城煤业集团将立足全省、乃至全国煤炭矿区,积极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煤层气地面抽采利用项目;三是与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瓦斯治理技术咨询和服务,提升企业瓦斯综合防治水平;四是大力发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品、精细化工等现代新型煤化工项目;五是积极筹划王台、成庄瓦斯发电扩建工程,以及大型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坑口电厂建设;六是继续发展大型矿井、中小型现代化矿井成套煤机装备制造项目;七是精心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贸易、铝材深加工、LED等新兴产业项目。

以上7类项目,充分依托晋城煤业集团的资源优势、团队优势和技术优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真正体现了“绿色能源、循环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主题,真诚希望大家能够把握先机,捷足先登,用你们的战略远见和经营魄力,与晋城煤业集团一道努力,大显身手。

此外,晋城煤业集团在展览馆内外的E071到E080展位和g08展位,分别设立了煤炭及煤层气、大型设备两个展区,展示新型能源、新兴产业、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蓝图。

管理策略

晋城煤业集团

晋城煤业集团综合发展 

在煤炭主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晋城煤业集团气、电、化及其他非煤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喜人景象。非煤产业生产经营总额占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29%提高到50%以上。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城煤业集团),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19个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和山西省工业企业30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目前,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22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十一五”规划省属第一大企业方阵第5位、煤炭行业第三位。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企业改革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晋城煤业集团公司总资产突破26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生产经营总额突破18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三番;实现利润10亿元,比2000年翻了六番,标志着企业经济规模、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原煤产量跃上3000万吨平台,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零,标志着煤炭主业的产业素质显著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晋城煤业集团在实施煤、气、电、化综合发展,建设环保型绿色矿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始终把煤炭主业发展放在中心位置。紧紧抓住建立大型煤炭基地的机遇不放,努力挖掘老矿井的生产潜力,同时开发建设新矿井。目前,“新三矿”接替“老三矿”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

2005年,集团公司原煤产量跃上3000万吨新平台,比2004年增加了近600万吨。煤炭洗选、销售和出口量大幅增加。值得可喜的是,两个高瓦斯矿井实现历史性跨越。寺河矿提前43天实现原煤产量1000万吨、外运量1000万吨的双千万目标,成庄矿800万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0万吨的矿井已试投产,其他生产矿井老矿挖潜保持高位运行。集团公司仅用两年时间将煤炭生产能力从2000万吨提升到3000万吨。

作为“新三矿”接替“老三矿”战略的重要补充,他们通过入股、控股、重组、兼并、改造等手段,成功地进行了与地方煤矿的合作,成立了长平公司和晋城沁秀煤业有限公司,实现了对资源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统一规划和开发。目前,长平公司300万吨/年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胡底煤矿300万吨/年改扩建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鑫海能源公司新井建设正在规划运作。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拟在全国建设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要求,在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下,编制了晋城矿区煤炭发展规划。按照规划部署,晋城煤业集团将加速推进樊庄矿、郑庄矿、柿庄矿等接续和后备矿区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的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集团原煤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用10年左右时间达到年产原煤8000万吨。 

在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上,他们本着开发利用新型洁净能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思想,与美国美中能源公司及中联煤层气公司合作开发利用煤层气,目前该项目已成为国内大规模、较早实现煤层气地面产业化开发的项目,并获得重大进展。2005年,晋城煤业集团在地面完成180口煤层气井,实现了1.2―1.5亿立方的产气能力在井下实现了1.5亿立方的产气能力。3年内全公司在地面要形成500口左右的煤层气井,井上井下实现年产气5亿立方的产气能力。在煤层气利用方面,煤层气替代水煤气工程已全面完成,用煤层气作汽车燃料正在进行大胆尝试。同时,寺河矿井上、井下煤层气抽放项目,12万千瓦寺河煤层气发电厂项目和公司内部电网改造项目,成功获得亚洲开发银行贷款。 

在电力产业的发展上,晋城煤业集团成庄2×5万千瓦煤泥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一期工程,寺河12万千瓦煤层气电厂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同时,他们紧紧抓住100万伏特高压输电项目落地晋东南这个契机,和山东鲁能集团、山西和信电力公司三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共同出资组建了山西晋东能源开发公司,并依托我国首条超高压输电线路,规划赵庄、樊庄、郑庄三大煤电大型项目。

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装备国际先进的亚临界直接空冷机组,采用高效洁净燃烧等国产成套技术,建设3个大型坑口电厂,装机容量分别为4×60万千瓦、一期2×60万千瓦的赵庄电厂,4×60万千瓦的樊庄电厂(一期),4×60万千瓦的郑庄电厂(一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煤工产业的发展上,按照“新建、并购、研发”并举的指导方针,晋城煤业集团与山西丰喜肥业集团强强联合,2003年8月8日共同发起成立了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高平“3652”(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联产6万吨甲醇)和闻喜化肥厂“1830”(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联产4万吨甲醇)改扩建两个项目;通过低成本扩张,控股成立了开封晋开化工公司和石家庄金石化肥公司,相对控股了江苏恒盛化肥公司;通过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相对控股了山东明水化工公司和山东联盟化工公司。2005年,集团公司控股的7个化工企业,年产合成氨140万吨、甲醇44万吨、尿素185万吨,年产值达到44亿元,成为集团公司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了煤化工产业的规模经济。

发展模式

晋城煤业集团原煤产量实现4260多万吨,煤炭资源储量近150亿吨。该集团坚持把亿吨基地建设摆在战略的核心地位,全面实施“老矿稳产、大矿挖潜、新矿建设、资源整合”的战略构想,坚持依靠科技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将大采高、大断面、二代连掘机、采煤采气一体化等一批先进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生产矿井,使新建矿井的产能得到快速释放。

立足煤,做强煤

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原煤产量实现4260多万吨,煤炭资源储量近150亿吨。该集团坚持把亿吨基地建设摆在战略的核心地位,全面实施“老矿稳产、大矿挖潜、新矿建设、资源整合”的战略构想,坚持依靠科技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将大采高、大断面、二代连掘机、采煤采气一体化等一批先进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生产矿井,使新建矿井的产能得到快速释放。

同时,晋城煤业集团持续优化老矿井生产布局,对9号煤和新建矿井的优质煤进行科学配采,对15号“三高”劣质煤进行洁净化开发利用,并抓住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机遇,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每年3000万吨的整合规划产能和每年4000万吨省政府新配置规划产能,加上原有资源储量,拥有了近150亿吨的资源储量,为亿吨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延伸煤,超越煤

以科技为先导,晋城煤业集团的煤化工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了每年1200万吨的总氨产能和每年1000万吨尿素产能。2009年,该集团煤化工产业整体赢利,氨产量达到789.47万吨,比2008年增加230.25万吨,实现利润11.89亿元。同时,该集团针对所属煤化工企业基础化工比例大、能耗高、产品销售分散的实际,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和煤制油,于2009年7月17日成立了北京市晋煤太阳石煤化工有限公司,为实现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提供了条件。

依托煤,升华煤

借助低碳经济的优势,晋城煤业集团的煤层气产业焕发出无限生机,煤层气抽采能力达到1500万立方米/年。2009年,该集团累计施工完成2001口地面煤层气井,形成了15亿立方米/年的煤层气抽采能力、7亿立方米/年的利用能力,地面煤层气年抽采能力占全国的61.2%,煤层气年利用总量占全国的30%。

晋城煤业集团抓住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契机,把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作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坚持“井上井下同采、抽采利用并举”,通过实施“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利用商业化”等办法,积极开拓煤层气产业,使其由晋城地区延伸到阳泉、甘肃和内蒙古,销售范围辐射到河南、广东、福建、江苏等省。2009年11月13日至15日,在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暨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颁奖典礼大会上,晋城煤业集团被授予“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称号。

利用煤,转化煤

为更深入地开发清洁能源,晋城煤业集团努力建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瓦斯发电厂。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以“高效开发、清洁生产、产业延伸、综合利用、持续发展”为核心,着手构建寺河、成庄、长平、赵庄等4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并投入节能技改资金2.18亿元。截至2009年底,该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6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81%;投入环保资金1.71亿元,完成了寺河矿储煤场防风抑尘网建设、古书院矿西风井噪声治理等23项重点工程;继续实施矿(厂)区造林绿化工程,全年绿化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51%。

围绕煤,服务煤

为规范第三产业,晋城煤业集团将原来多、散、小的多种经营项目的发展定位逐步回归服务煤炭这一核心,2009年实现生产经营总额46亿元,实现利润1.46亿元。

据了解,该集团坚持集聚产业优势,实施“归核化”战略,让煤机板块、多种经营板块紧紧围绕煤炭主业这一核心,在煤机板块形成了集煤机制造与检修、矿井建设与安装、煤炭整合与生产、物资装备与物流四大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多种经营板块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使矿建土建、房地产开发、电缆制造、印刷等相关产业稳步发展,全部实现赢利。

同时,该集团稳步推进了内部管理改革,将各机关部室相近业务进行了重组,使机构得到精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集团还构建了老矿经济共同体,为衰老矿井在新井建设等方面提供发展机遇,为老矿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年,是晋城煤业集团建设亿吨基地、提升发展水平、积聚发展势能的重要一年。该集团将加快转型创新步伐,着力发挥产业链优势和集群优势,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资料

1.晋城煤业集团·新华网

关键词:晋城煤业集团